我國缺牛缺肉,目前有母牛約2 700多萬頭,有537個貧困縣是通過肉牛母牛養殖產業來扶貧的,2019新冠疫情對貧困戶和一般養牛戶以及對產業都有較大影響,需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曹兵海建議如下。
首先,肉牛養殖面臨草料青黃不接的局面。冬天預備的草料吃得差不多,現在草料不能運輸不能及時補充,儲備有,但不能運輸,養殖戶著急。目前,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政府執行得很到位,一定要按照隔離要求提前準備、運輸。
第二,母牛配種難。母牛恰好趕上這段時間處于發情期,人工授精員現在進不去村。希望地方政府能琢磨一條變通方法,進行人工授精。與此相關的是配種站保管精液要用液氮罐,隔一段時間需要補充液氮。如果不能及時補充,凍精在缺氮的情況下5 s就會死,會在更深層對肉牛品種改良和母牛配種上有影響。
第三,牛的流通受影響,交易幾乎全面停頓。農戶養的母牛生了小牛養斷奶之后即出售,現在沒法賣,農民再接著養,進一步加劇草料短缺。育肥牛不能交易。地方政府要加速屠宰場開工,點對點交易。
第四,獸醫和獸藥的流通也要在村里設點?,F在獸醫不能流動,生病的牛如果不及時看病,一是病死牛怎么處理,二是人畜共患病也好,牛豬羊共患病也好,有可能引發流行病,造成二次性災害。
(來源:中國畜牧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