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榮勵 林云

▲ 戚發軔院士認真傾聽學生的提問
今年的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的特殊時期,位于浙江省瑞安市的集云實驗學校組織小學部的學生開展“航天日,我給航天人寫一封信”活動,以此特別的方式迎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的到來,并向中國航天人致敬。
這一切都源于去年的10月28日,戚發軔、龍樂豪兩位院士來到瑞安市集云實驗學校,做客“集云講壇”,與集云學子面對面互動交流。兩位院士為同學們作了精彩的航天科普報告,使同學們與兩位中國航天“大咖”有了一次零距離接觸的機會,不僅在交流中享受了一次航天科學知識的盛宴,更感受到兩位航天人身上為航天事業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偉大人格魅力和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科學精神。
當天,首先是戚發軔院士與學生代表進行面對面的“深度對話”,由學生提問,戚院士來回答。
對著面前的神舟飛船模型,戚發軔院士詳細介紹了它的結構組成以及發射飛船的五大要素,還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航天要突破的四大關鍵技術、空間站上可以做哪些實驗等……
當有同學問道:“您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有想過要放棄嗎?又是怎么堅持到底的呢?”戚發軔院士堅定地回答:“國家需要我,我就要去干,無論有多么困難,都要去完成!”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在場的人,會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最后,戚院士寄語孩子們:“中國航天事業的未來在你們!強國,靠年輕人!”
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深度對話”中,孩子們問了很多自己疑惑的有關航天的知識,戚院士一一作答,為他們描繪了廣闊的航天藍圖,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對航天事業的興趣。
接下來,龍樂豪院士為同學們作了題為《走進航天》的科普報告。他從“什么是航天”這一問題開始展開,詳細講述了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展歷史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他用“顆顆螺釘連著航天事業,小小按鈕維系民族航天”提醒孩子們學習也是如此,一定要非常細致,任何一個小小的環節都不能略過。并勉勵孩子們要愛祖國、勤學習;愛科學、快成才;重修養,提素質!
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即將到來之際,集云實驗學校組織小學部的學生開展“航天日,我給航天人寫一封信”活動,在這個非常時期,以此特殊方式向在新冠疫情期間奮戰在航天一線的航天人表達他們的敬意,并送上真誠的祝福。
這些書信有寫給孫家棟、張履謙、戚發軔、龍樂豪等院士、專家的,有寫給航天英雄楊利偉的,還有寫給長征三號火箭團隊、長征七號火箭團隊的等等。
四年級2班的謝伊蕓同學在給戚發軔院士的信中寫道:“當您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時說,‘國家需要我,我必須干,再困難也要完成!’聽了您的回答,我欽佩極了,您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我要學習的。您的話我會牢牢記住,我今后遇到任何困難,都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去克服!”

▲ 龍樂豪院士為同學們講解火箭知識

▲ “航天日,我給航天人寫一封信”活動中的部分書信
一年級2班的戴朝飛同學在給龍樂豪院士的信中寫道:“我經常夢見自己坐火箭去太空,雖然我知道這對我來說似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我想只要我永不放棄,一定能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點。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努力實現自己的航天夢,成為像您一樣酷的人。”
四年級4班的蔣子豪同學在給航天英雄楊利偉的信中寫道:“您是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人,是中國航天事業的英雄,更是我心中的偶像。在我內心也有一顆小小的航天夢的種子,它在校園濃濃的航天氛圍中不斷地汲取陽光雨露,和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