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潤 張影 灼離
德國吸引留學生之處不僅在于“嚴謹”的文化,還有各種相關政策。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了數月后,各國積極參與對抗疫情,德國疫情的情況也不容樂觀,4月15日,德國聯邦與各州政府就全國下一步應對新冠疫情政策達成協議,決定將目前的社交限制措施至少延長至5月3日,此外,從20日起,面積不超過800平方米的商鋪在滿足清潔衛生、人員限流等前提下可恢復開放;理發店等服務業在同樣前提下,最早可于5月4日恢復營業;中小學將從5月4日起逐步復課。
當談起德國時,整個民族的個性躍然紙上的是“嚴謹”,在探索人類思想深度的哲學領域,德國的哲學大家也是群星璀璨,康德、馬克思、尼采、黑格爾、叔本華等,占據了哲學半壁江山,奠定了哲學發展的基石。德國的國家教育在世界也值得借鑒和學習,德國大學因其卓越的教學質量而聞名,在2019年QS最佳留學城市Top10排名中,德國共有兩所城市躋身前十,慕尼黑排名第四,柏林排名第五。
教育質量如此優異的國家,自然吸引著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前往留學,不斷增長的數據也表明德國對于國際留學生持非常歡迎的態度。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與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以及德國高校與科學研究中心(DZHW)共同發布的《科學大都會2018》報告內容顯示,德國高校中國際學生的數量再創新高。
德國教研部長Anja Karliczek曾表示,2017年德國高校中國際學生數量達到35.9萬人,德國高校中國際學生比例近13%。由此,原定到2020年使德國高校外國留學生數量增長到35萬的目標如今就已超額完成。2018年至2019年冬季學期,德國高校的外國留學生數量達到39.36萬人。目前,中國留學生仍是在德留學生中占比最大的人群,中國留德學生的數量在2018年就達到3.69萬,占外國留學生總數的13.1%,排名第一。報告同時顯示,按2018年吸引留學生人數計算,德國首次超過法國,成為僅次于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全球第四大留學目的地,同時也是非英語國家中最受歡迎的留學目的地。
發達的高等教育 免學費的大學
德國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各類高等院校共有近400所,分布在聯邦180個地點。所有的高校共開設18000多個專業。如今在各國,大學排名表總是在充滿爭議中公布,而德國大學卻沒有正式的、權威的大學級別和名次排列,也沒有重點大學與普通大學之分。德國的任何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特點,在專業設置上也都有自己的強項。
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和德國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向全球開放的學術2019》中對外國留學生選擇來德國深造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其中,52%的受訪留學生將德國作為第一選擇。83%的受訪留學生選擇德國是出于對獲得更好工作機會的預期,76%的人看重德國高等教育的高品質,74%的人看重德國文憑受到國際認可,71%的人看重德國高校的良好聲譽。此外,83%的受訪留學生表示,在祖國時受到朋友或熟人推薦前來德國留學。在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最新數據中顯示,2019年夏季和冬季入學的大學生數量為50.82萬,其中4.14萬人選擇計算機專業,3.15萬人選擇機械制造專業,1.63萬人選擇電氣工程和信息技術專業,1.08萬人選擇土木工程專業。
在完備的教育制度之下,不收學費的政策是使德國大學吸引國際留學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國高等教育以公立大學為主,而80%的公立大學免學費,只收取少許注冊費。德國大部分聯邦州的公立大學每學期僅收取300歐元左右的學期注冊費,折合每年5000元,通常還包含大學所在聯邦州州內的公共交通費用。對于大多數留學生來說,在學費動輒十幾萬元的眾多留學國家中,德國的性價比顯而易見。
除卻德國大學免學費的政策外,還有更多在德留學生能享受的免費資源。醫療費用是所有留學生不得不著重考慮的部分,在德國大學注冊的留學生,需要上一份國家公立保險,學生們可以享受免費的醫療,比如:普通診所就診,??圃\所就診,住院,急診(根據保險公司的不同,救護車的費用也會有全部報銷和部分報銷之分),甚至包括牙醫診所就診。
在眾多免費政策中,所有德國大學的學生們都可以免費使用學校內的計算機房,享受免費的打印(每個學校享受的頁數和次數會有不同),免費使用體育場館(游泳館、足球場等)。在生活中,也有留生意想不到的“免費”。德國大學的學生都會有一張學期票(半年的公共交通通票),有部分院校是直接綁定學生證的,也有部分院校是需要學生憑證件到交通服務中心購買的,但是價格都非常的便宜。學生學期票根據所在州不同,免費的范圍也不同,如北威州的很多院校是在本州內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巴登符騰堡州的很多院校在城市周圍一定的區域內免費。
提前準備的豐厚獎學金項目
在德國留學或研究需要組織安排和籌措資金,這方面最重要的機構是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在學生和科研人員的國際交流方面,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是全球最大的促進機構。其資助項目為數眾多,有目的和有針對性地為希望前來留學的外國學生提供幫助。例如,資助項目中有傳統的博士生獎學金、短期研究獎學金和學年、學期、短期獎學金等。提供獎學金還有很多其他的基金會,它們會根據各自的標準和重點對申請人進行選擇。
短期獎學金項目為211院校的學生(無專業限制)提供在德國大學、高校、及科研機構進行以完成碩士論文為主的短期學習機會。該項目意指幫助中國學生了解德國的高校和相關科研狀況,結識未來的博士導師。為以后在德的博士學習打下基礎;進修課程獎學金則是為來自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學生,提供在德國大學進修或攻讀碩士或博士的資助。
在德國,對博士生提供獎學金的情況會更多,博士生獎學金,申請人在申請時,需擁有德國教授的正式邀請函,邀請函中應明確表達同意招收申請人為其博士生,為申請人提供學術指導以及提供工作場所的意愿。除了優秀的學習成績外,申請人提交在德的攻博科研計劃也是重要的評審條件之一,博士獎學金的面試通常在每年的6月或7月于北京舉行。
德語不是必要條件
卻是留學生活的“橋梁”
德國留學是出了名的寬近進嚴出,雖然留學福利政策雖好,申請的門檻也不是一蹴而就輕松跨過,首先體現在在語言上,就是很多留學生擔心的問題。進入一個新的語言環境,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的。德語達到何種程度才能提出入學申請?許多大學在入學通知書中往往要求學生在入學時就直接參加DSH考試或出示其他有效的 “語言證書”如“德?!闭Z言證書。這意味著在此之前至少要讀夠一年至一年半的正規德語強化班(至少20學時/周)才能應付考試。美術、音樂等純藝術類專業(音樂教育、設計專業除外)對有特殊才能的申請者有時可降低一些語言要求。
通過了由德國的業余大學以及私立的語言學校舉辦的“telc Deutsch C1 Hochschule”德語考試者,可以不提供其他的德語語言證明。歌德學院的歌德語言證書 C2:大語言證書(GDS)的持有者,也無需提供其他的德語語言證明。目前有很多德國高校也接受歌德語言證書C1作為語言證明,有個別大學還接受歌德語言證書B2作為語言證 明。
雖然根據各大學對德語的要求不同,在德國較大的城市,外國學生不會德語也沒問題,學校也會有英語授課的專業。但無論是德語或是英德雙語授課的課程,良好的德語成績都是申請的條件之一。更何況,德語是快速適應到德國生活、交朋友的橋梁,“入鄉隨俗”融入當地人的文化氛圍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異國他鄉的留學生活的思鄉壓力。如果畢業后還有意愿留在德國,甚至工作的話,那學會德語能讓你贏得更多機會。
申請出新政 留德是否未來可期
在申請德國大學本科時,申請途徑為在211大學就讀一個學期或者非211大學就讀3個學期之后通過德適考試或APS面審才能有資格申請本科或高考后參加預科項目,預科學習一年后通過FSP考試(預科結業考試)申請德國大學。而為吸引更多的國際優秀的留學生,在2019年9月15日,德國Anabin(德國各州文化部長常設會議秘書處設立的外國學歷文憑評估數據平臺)官網發布消息:2019年開始,中國高中畢業生不需要在國內大學注冊,憑高考成績可以直接申請德國大學本科。
在消息中,憑高考成績申請德國大學申請人也需滿足一系列條件,一般要求中,高考分數至少總分的70%以上;高考成績要包含兩門語言成績和數學成績或自然科學類學科成績;對于申請不同的專業,所涉及到的要求也略有不同。在成績計算上,德國會將中國的會考和高考成績計入德國分數體系內計算;會考等級C為最低等級。高考總分的60%被視為最低分;高考的總分取決于考試的年份及地區(省、自治區或直轄市)。每年的分數劃分由北京APS審核部確定。
規定適用于自2019年春季起在普通高中或外國語中學獲得畢業證書的畢業生,適用于德國2019/2020冬季學期起的申請。由于當前疫情暴發,針對德國新冠疫情的發展現狀,德國教育部(KMK)發布了關于全國各學校2020年夏季學期教學安排和2020/2021年冬季學期申請及錄取的統一規定。2020/2021年冬季學期本科課程的申請和錄取日期將進行調整。大學和應用技術大學2020/2021冬季學期的課程將推遲至2020年11月1日開始。
可通過高考成績申請德國大學的政策,在滿足要求后,節約了在中國大學讀書的環節,節省了時間,縮短了申請戰線。除了好處,留學新政仍有難點。憑高考成績直接申請德國大學政策,考生仍需要持有APS證書才能得到德國大學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