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娥
編輯同志:
前不久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個語焉不詳的信息,說身高越高,患糖尿病的風險越低,還說這是國外醫學研究的結果。我身高1.76米,在女性中算高的,是否意味著我可以放心吃甜食呢?
讀者 潘俐
潘俐讀者:
您看到的信息屬實。日前,國外的一項研究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身高越高,Ⅱ型糖尿病發生風險越低。
該研究旨在評估身高、坐高、腿長與Ⅱ型糖尿病發生風險的關系,并且探究了肝臟脂肪含量、心血管代謝危險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這種相關性。研究人員從上萬名參與者中隨機選擇了2029名非糖尿病患者,收集了他們的相關數據,包括體重、身高、坐高、腿長(身高和坐高之差)、腰圍和血壓,以評估這些指標與Ⅱ型糖尿病發生風險之間的相關性。在平均7年的隨訪時間內,共有698名參與者被確診患有Ⅱ型糖尿病。研究者通過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身高越高,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越低。研究發現,身高與患Ⅱ型糖尿病風險呈顯著的負相關,其中男性身高每增加10cm,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41%;女性身高每增加10cm,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3%。
2.健康體重人群中,這種關聯更明顯。研究發現,相比于超重人群,在健康體重人群中,身高與患Ⅱ型糖尿病風險的上述相關性似乎更強,其中健康體重男性每增高10cm,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86%,而健康體重女性每增高10cm,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67%。而在超重人群中,這個數字分別為36%和30%。研究人員認為,較大腰圍可能會抵消身高帶來的有益影響,增大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由此看來,體重和腰圍始終是健康之路上必須要控制好的兩項關鍵指標。
3.腿越長,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越低。進一步研究發現,腿長與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同樣呈負相關。不過,隨后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明顯的性別差異,即腿長帶來的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獲益僅在男性中表現顯著,女性則不那么顯著。
研究人員進一步評估了身高與患Ⅱ型糖尿病風險的相關性,以及與肝臟脂肪指數和心血管代謝風險因素的關系。果不其然,在調整過肝臟脂肪指數后,身高帶來的糖尿病風險獲益大幅度下降。研究人員認為,身高與患糖尿病風險的負相關,很大程度上可歸因于高個子人群往往具有較低的肝臟脂肪含量以及較低的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尤其對于女性而言。
所以,建議您不要掉以輕心,應該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少吃甜食,把肝臟脂肪含量、血紅蛋白等指標控制在健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