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中圖分類號】R5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小兒麻醉專指對14歲以下病兒的麻醉,由于面向群體的特殊性,小兒麻醉已成為麻醉專業中的一門專業醫學科目。
一、小兒麻醉的特點
小兒麻醉與成人相比,最顯著的特點就在于年齡小、病情變化快且多樣。6歲以上的小兒,只是在精神狀態上與成人有差別,具體的麻醉用藥和方法是基本類似的,唯一的不同在于比成人所用的劑量相對減少。6歲以下的小兒,在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和成人有著明顯區別,麻醉處理就會有著很明顯的特點。
小兒對藥物的反應與脂肪、肌肉、體溫、蛋白結合、心排血量等很多因素有關,小兒的體液總量、血容量與細胞外液量之比也大于成人,在使用水溶性藥物時分布容積比較大,所以要想小兒能夠達到合適的血液藥物濃度,就要按照體重給出偏大的劑量[1]。
新生兒的血腦脊液屏障還未發育好,劑量一樣的藥物,在新生兒腦內的濃度就會較大。藥物主要經由肝臟代謝,代謝速率受肝臟大小與肝微粒體酶系統能力的影響,小兒肝臟與全身體積的比例略大于成年人。腎臟為藥物及代謝產物進行排泄的主要器官,但小兒的腎小球濾過率不如成年人高。小兒麻醉在劑量上和成年人有著不同,還要顧及病兒生理未成熟的適應能力,因此小兒麻醉多采用全身麻醉,口服給藥途徑運用比較多。
總體來講,小兒麻醉的顯著特點就是病兒的身體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劑量的選擇和麻醉的方式有著明顯特點。
二、小兒麻醉的風險
相比成人麻醉,小兒麻醉的風險是要略高的。小兒麻醉的風險主要分為呼吸系統風險、心血管風險和其它風險。
盡管醫療技術在不斷進步,但是呼吸不良事件仍比較常見。超過60%的圍術期緊急事件是呼吸不良事件,而且有30%的小兒圍術期心臟驟停是由呼吸原因引起的。呼吸不良事件具體包括喉痙攣、上呼吸道感染、呼吸暫停和氣道梗阻等。應針對容易產生風險的因素,克服圍術期內的治療難度,以達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在預防喉痙攣中,要避免淺麻醉下的不適當刺激,此外還要在深度麻醉下清除分泌物,避免不必要的氣管插管和反應性氣道刺激。
在心血管風險中,對于有些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如何保障其在圍術期內的血流動力學穩定尤為關鍵,以此避免病兒呼吸急促和在手術中耐受性差的問題[2]。在其它風險中還要注意低體溫和人為因素。人為因素上,有些麻醉醫師專業技術不精,對有些生理知識掌握不牢,這也是小兒麻醉中比較重要的風險。此外麻醉藥劑量可抑制體溫調節,會在圍術期內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麻醉恢復延遲、凝血功能障礙等。為了減少這種風險的產生,提高手術室溫、圍術期中進行保暖等,都是小兒麻醉中容易被忽視的難點之一。
三、小兒麻醉風險的影響因素
對于小兒麻醉并發癥等一系列風險的產生,圍術期內的各個階段都存在著影響因素。如果手術前的準備不足,片面強調急診手術,對手術的重視度不夠,就會加大并發癥產生的幾率。這主要表現在麻醉器械上,小兒麻醉的器械比較特殊,對整個麻醉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小兒麻醉期間的身體機能變化很快,麻醉醫師有時候需要寸步不離地進行嚴密觀察,這對應付麻醉中的突發風險也有著影響。另外兩個影響小兒麻醉風險的關鍵因素就是輸液標準和誤吸嘔吐物。小兒輸液必須要由主治醫師根據小兒的生理機能和麻醉情況合適進行,劑量的稍微不同就有可能會引發小兒麻醉的風險。誤吸嘔吐物常會造成小兒在麻醉期間死亡,對于一些飽食患兒,應該盡早地進行氣管插管并選用部位麻醉,以杜絕誤吸嘔吐物[3]。
四、小兒麻醉的注意事項
小兒麻醉手術前,首先要對病兒設置禁食禁飲時間,用輸葡萄糖的形式來保證病兒的身體能量,確保病兒胃內沒有食物,不會對小兒麻醉手術產生影響。禁食時間上,新生兒應術前禁食2-4小時,1-6個月的寶寶需要禁食4小時,6-36個月的寶寶應禁食6小時,而36個月以上的寶寶應禁食6-8小時[4]。此外,除了禁食外,還要防止病兒感冒,如果在術前有感冒的現象,要及時聯系醫師進行延期治療,因為感冒會增加氣道反應性,大大增加麻醉的風險。此外,術前麻醉醫師還要和主治醫師共同進行一次訪視,要將孩子的以往病史、家族病史和用藥史都了解清楚,這樣才能做好麻醉安全評估。
在手術中,應嚴密觀察生理指標的變化和唇色的變化,一旦嘴唇青紫,就要立即停止麻醉并且加壓給氧。此外還要保持有效的靜脈通路,根據手術中的患兒情況來控制輸液速度。在麻醉之后病兒還沒有清醒前,應將病兒的頭偏向一側,目的是為了保證呼吸道通暢,如果發現口腔或鼻內有嘔吐物,要及時處理防止誤吸。此外,術后也要注意寶寶的唇色,紅潤狀態即證明寶寶的呼吸很好,如果有青紫色出現,就要立刻緊急處理[5]。
一般來講,寶寶在術后2-4小時內才可以適量飲水,6小時以后才能進食,在6小時之內一般都會給病兒選擇吃流質食物,這是為了防止嘔吐現象的出現。除了這些,術后病兒有時傷口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程度較低的疼痛,可以利用撫摸、轉移注意力等方法解決,至于創傷較大的手術,可以使用鎮痛泵在病兒清醒的48小時內緩解疼痛。
綜上所述,小兒麻醉的特點就在于病兒的生理發育不成熟,因此在劑量上要特別注意。小兒麻醉的難度和風險,在于病兒有無疾病史、圍術期準備保養是否充足等。麻醉醫師在進行麻醉時一定要嚴格按照病兒特點及具體手術情況操作,謹慎避免手術風險。
參考文獻:
周奇韜,蔣毅,陳婕嬙,等.不同麻醉深度對小兒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及炎癥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8,28(35):59-63.
邱海艷,孫亞玲,錢斌.依托咪酯對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麻醉應激反應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19(6):711-712.
王學清,許幸,張小玲.圍麻醉期患者誤吸的預防和處理[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0):151-153.
韓飛,謝力,洪巖,等.右美托咪定與氯胺酮用于小兒手術麻醉的效果比較[J].西南國防醫藥,2019,29(3):373-375.
夏銀元.七氟醚聯合氯胺酮在兒科手術中的麻醉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