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玲
【摘 要】此文簡要的分析了我國兒童在用藥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以及對策,旨在能夠保證兒童在用藥過程之中的安全。
【關鍵詞】兒童;用藥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R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2
有關數據表明,在我們國家有近4億左右的兒童,在這些兒童之中患有疾病的比例占據著所以的患病數目的近20%,這表示兒童在用藥方面的體量是相當巨大的。而且對于兒童來說是有著特殊生理和身體階段的一個特殊群體,而且其在每個發育的階段對于一些藥品產生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對兒童使用藥品時需要做到小心仔細。這些年以來,因為藥品相關的不良反應的檢測工作的施行,有關于兒童用藥的不良反應相關新聞慢慢增加,在兒童方面的用藥安全性問題逐漸的凸顯出來,而且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持續性關注。
一、兒童的生理特點以及不良反應
如果從兒童相應的生理特點來討論,兒童的生理是處于發育十分迅速的一個身體階段。對于兒童來說,其身體的組織和一些器官都在快速的增長以及完善。在這個過程里十分容易的遭受各種各樣疾病的的損害。依據現代的藥效學研究結果表明,同一兒童如果處于不一樣的年齡階段以及一個不一樣的時期,其對于藥物的存在的不良反應也有著一定程度的不同。兒童和成年人相比,是更加容易產生藥品不良反應的。在醫院里的兒童藥品出現的不良反應,最為尋常的是胃腸道方面的不良反應,之后是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皮膚以及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等方面的不良反應。在醫院外面的兒童最經常出現的不良反應是比較嗜睡、發生皮疹以及胃腸道出現不良癥狀;而在一些新生兒里,腹瀉反應、幼兒血壓偏低以及電解質出現不均衡、發生心律改變以及胃腸道出現出血的問題是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
二、兒童用藥出現的安全性問題
(一)抗生素使用不規范不合理
根據WHO的數據顯示,在2006到2009年之間,全球范圍內的兒童死亡有約1000萬例。而在里面的5周歲之下的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里,其中大約有72%是因為6種疾病,其中的第一位就是因為肺炎所導致。因此呼吸系統位置出現感染使兒科所患疾病的關鍵點。對于臨床的一些兒科醫師在為患兒開展相關的抗炎治療時,經常會在沒有去使用細菌培養以及相關的藥敏試驗的基礎之下,就給兒童直接的使用抗生素,這會導致兒科的抗生素用藥情況十分的不合理,之后導致的結果就是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大大的增加,兒童的用藥安全性沒有得到保證。
(二)無安全常識,兒童用藥的隱患比較大
有部分家長沒有相關的兒童用藥知識,有些家長為了方便以及節省錢,會將治療成人的一些藥品給兒童進行服用;而且有一些不聽從醫生的醫囑,自己私下的給患兒進行復合用藥以及加大劑量的使用藥品;更有甚者,一些家長有著“有病就治病,無病就健體”的荒謬思想,讓孩子去食用大量的補益類的藥品以及一些維生素類型的藥品,而且有一些藥品之中的廣告進行了夸大的宣傳和營銷,導致家長會給孩子進行盲目性的用藥,這給兒童在用藥方面的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三、兒童用藥安全的建議以及對策
(一)增強于兒童用藥監測工作
有關的政府部門需要去增強醫藥類型的產品相關安全的檢測和評估工作。在我國的一些文獻以及資料之中所敘述的兒童用藥產生的一系類不良反應在多數資料之中是以個案的方式呈現的,但是在生活之中出現的兒童用藥方面的不良反應是要比如今新聞之中的報道要多的多的。如今,還沒有一個關于兒童用藥在上市之后,能夠對藥品安全性以及效果進行完善的監測的檢測系統。因此需要去增強于兒童用藥出現的不良反應相應的監測工作,搭建出兒童用藥產生的不良反應系列事件的完整監測方案,構建出兒童安全用藥的完整評價體系結構。
(二)完善用藥指南,協助進行兒童合理用藥
如今,我們國家缺少一個完備的兒童用藥的指導指南,但是如今的許多國家都已經落實和完善了這些工作。比如說在英國,政府就去積極的鼓勵一些企業制定和完善已經存在的藥品對應的兒童處方,出臺了對應的《兒童處方標準操作方案》,編著了《兒科藥物用藥警戒》等,而且對有關于兒科用藥量方面的信息指南做了大量的實踐性工作。我們國家可以再此基礎下,吸收一些外國國家的經驗,構建出對應的兒童使用藥物的用藥指南,能夠把兒童安全用藥方面的具有權威性、規范性和安全性有關的信息資料迅速的提供給醫生、以及患者家屬與相關人員。通過這樣的方式,是對藥品安全使用有著明顯的幫助的,而且在這種背景之下,還能夠讓醫生開處方相應行為做出一個個規范和明確的引導、監督以及制約,可以很大程度的幫助醫生進行規范的、及合理的對兒童用藥。
(三)增強兒童的用藥安全知識普及
對于兒童在治療過程之中的用藥雖然和成人的用藥有著某中共程度的相同之處,但是和成人用藥有著顯著的區別。因此,需要相關的醫務工作者增強自身進行診療的技術水平,能夠采用辨證的方法進行施治,防止醫藥賄賂的情況出現,對兒童進行合理安全的用藥;此外,其家長需要去對醫藥的一般常識進行了解,在給兒童用藥的過程之中能夠做到不盲目以及不偏信謠言,防止亂吃藥的情況以及吃錯藥的情況。最后,還需要去增強宣傳相關的兒童用藥科普性知識,提升人們的醫藥衛生方面的保健意識,對藥品相關的安全知識有著一個充分的了解以及認識,同時需要去重視兒科醫師相關的醫藥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培訓工作。
四、結束語
對于兒童用藥安全不僅僅于個體的家庭的和諧幸福有著緊密聯系,同時與整個社會以及整個民族的發展有著緊密聯系。確保兒童在用藥方面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需要政府相關機構、監管部門以及相關的醫務人員和兒童家長一起努力。爭取做到讓每一個兒童都不會遭受“藥害”。
參考文獻:
李慶南,楊應霓.中藥注射劑型致兒童藥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分析[J].藥品評價,2006,3(1):42-44.
郭曉昕,顏敏,李少麗.國內外兒童用藥現狀與思考[J].中國藥房,2000,11(5):198.
陳海嬰,熊志偉,范義兵,等.南昌市兒童傷害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8(04):33-35.
王剛,梁荊芬.252例小兒藥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分析[J].醫藥導報(5):298-299.
金嶸,鄭榮遠.兒童神經系統藥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分析[J].疾病控制雜志,2001(0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