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
清早,已經有些冷意,趁著秋日好天氣,去朝那湫走走。
來到湫頭山下,映入眼簾的是華胥文化苑。因為是秋日的早晨吧,還沒有什么人,只有華胥氏的塑像孤獨地立在廣場上。
順著木板鋪成的曲徑,溪水夾著冷氣侵入肌骨,略略有點寒意。小徑幽靜而獨具匠心。拾級而上,簡單的原始生活圖景回蕩著悠遠的氣息。
我是個好奇的人,久聞華胥于雷澤履大跡而生庖羲氏,于是去朝那湫一探。
一股泉水順山汩汩而下,水冽而急。順流而上必是朝那湫吧。
順著林間山路,爬了約有八九里地,順著路標,來到般若寺。般若寺坐落在一個窩坨里,山勢豁然,幽靜卻又開闊。山上的落葉松流金疊疊,美不勝收。一潭深水就在眼前,呈彎月狀,水似清似濁,不知深淺。這便是朝那湫后湫。所謂湫者,是深水潭,多為山頂湖或天池。民間稱龍隱之地為湫。龍乃神物,或隱或現,或大或小。而朝那湫也是如是,上無水源,下無水口,時深時淺,旱時不降,雨時不漲,無源頭,無出口,非人為,渾然天成。周圍樹密草深,人獸無痕,水氣森森,似真有龍隱于此。開闊地上,有巨石一個,下鑿石洞,上書華胥履大跡生庖羲氏處。我特意攀上去看,只神似形不似,許是年代久遠了吧。也許千萬年前,這里確有龍隱于此吧。這里山奇險,水奇幽,風光無限。于石洞湫邊,觀云舒云卷,思古今物事,別有一番滋味吧。
正留戀其間,天氣突變,一陣雪珍簌簌而來,該不是湫內的龍王歡迎我們的造訪吧。湫邊更冷了,還是往下走吧。
順著小路往下一兩里地,就是前湫。前湫不同于后湫的幽冥,更多的是明麗。后湫重于原始,前湫重于開發。湫水約有二三十畝,荇草蓮蓮,湫里不時有水鴨子嬉戲出沒。湫邊也是木條鋪成的小徑,潔凈優雅,亭臺水榭稀疏地綴在潭邊,時不時有游人徜徉其間。山連天,水映山,倒是有些江南的味兒。不同的是這里有優美的傳說和文章一般深邃的水。若能在此,于日升日落的時候看春紅秋葉,定能榮辱皆忘不思歸,讓浮躁的心得一些恬靜吧。
不覺間天已經不早了,聚仙潭非我們俗人久留之地,還是揮一揮手,以待他時再來游賞吧。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家川縣張川鎮學區孟寺小學)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