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河南省鞏義市八陵村旅游環境的分析,對現有旅游資源進行科學的評價,對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當前旅游發展的戰略思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針對性。
關鍵詞:八陵村 旅游 發展
一、旅游發展背景
(一)區域概況
1.行政地理
八陵村位于河南省鞏義市區西南15公里的芝田鎮境內,處芝田、西村、回鍋、魯莊四鎮交界地帶。地理坐標為北緯112°55′03.24″,東經34°39′42.24″,總面積有2.59平方公里。310國道、S237省道繞境而過,北面與隴海鐵路、連霍高速緊緊相鄰,鄭西高鐵鞏義南站與八陵村不足1Km。
2.地形地貌
鞏義市屬季風暖溫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為高山區,中部為淺山丘俊,北部為鄺嶺。伊洛河自偃師入境,向東北流入黃河,形成東北-西南向的沖積平原。芝田鎮八陵村正地處有西南向東北依次降低的淺山丘陵區,土壤肥沃,有大片農耕地。
(二)旅游發展現狀
目前,八陵村處于旅游開發初期,已修建村內的村村通公路,初步具備了生產建設的交通條件,項目建設正在籌劃、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之中,尚未全面開發。八陵村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宋代帝王陵墓以及皇后陵墓、公主陵墓共有八座在村域范圍以內,旅游吸引力較強;八陵村區位優勢明顯,緊靠高鐵南站,具有優勢的地理位置和發展旅游的良好條件;村內文體活動基礎較好,籃球、乒乓球等傳統項目,深受群眾喜愛,具有發展鄉村旅游的群眾基礎。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基礎設施落后
八陵村旅游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尤其是入村道路設施較差,道路狹窄,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流量,阻礙村域旅游的快速發展。
2.建設規模不足
村內旅游產業未形成規模,更難稱建設旅游體系。應本著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集中利用八陵村的財力、人力,抓住重點,實現突破,不斷做大做強。
3.缺乏市場開發
策劃、營銷亟待充實加強,市場定位觀念亟待轉變,資金投入不足,導致村域旅游處于低水平發展狀態。今后,重視旅游市場的營銷開發。
二、旅游資源特色與優勢
(一)國寶皇陵、石雕大觀
宋陵,北宋皇帝(960-1127年)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寢,北宋皇陵地處鄭州、洛陽之間的鞏義市,是中國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皇陵群。大的陵墓群,幾乎涵蓋了北宋所有的皇帝,有“七帝八陵”之說。著名大臣如寇準、包拯等人的陵墓也在其中。圍繞八座帝陵有皇后陵、皇室宗親墓、名將勛臣墓近千座,地面石刻現存近千件,是一座浩瀚的大宋歷史博物館。
位于八陵村域的八陵陵區包括宋神宗、宋哲宗陵墓(永裕陵和永泰陵)以及皇后陵墓、公主陵墓共有八座在村域范圍以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一五”期間國家100處大遺址保護重點工程之一,是我國現存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著名帝陵之一。八陵村的雕塑最引人興趣的莫過于“東陵獅子、西陵的象”。
(二)風水寶地、區位優越
八陵村與鞏義高鐵南站相距約千米,是鞏義市高鐵門戶,也是芝田、回郭、西村四鎮的交匯區。隨著高鐵南站的使用,八陵與外界的聯系更為緊密。對外,“坐高鐵、看宋陵”成為可能;對內,南站廣場聚集的人群成為八陵的潛在客源市場。
(三)底蘊深厚、現代新村
八陵村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不僅在村南分布有北宋皇陵群,在村內還有白鹿書院、曹氏宗祠、乾隆行宮等文化資源,以及老村區的老宅民居建筑院落。八陵村興起的以籃球、乒乓球運動為代表的鄉村體育活動,在鞏義地區也形成了較大的文化影響。八陵村委推動的以孝為主題的村民文化建設活動,正村風、順民意、聚人氣,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豐富了村域文化內容。八陵村村民經濟條件較好,外出務工人員不多,村中人氣旺盛。
(四)土肥鄉濃、特產聞名
歷史上,八陵村與其周邊鄉村,土地平坦、肥沃,是鞏義重要的農業生產區。種植內容豐富,種類繁多,自古以農為本。其中,八陵的李子村種植面積廣闊,生產的李子也以其清甜而著稱,是遠近知名的田園特產。改革開放以后,由于工業的發展,環境污染,八陵村放棄了李子樹的種植,八陵李子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五)空間整齊、易于布局
八陵村十二個村民小組、1004戶,形成團狀集聚村落形式,節約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一是村莊的民居建設空間與文物保護空間、村辦工業生產空間相對隔離,民居集中且單一,適宜鄉村休閑旅游活動項目建設;二是八陵老村區仍有較充分的宅基建設用地,尤其是村中河谷空間,保留有較多的廢棄宅基,是村域旅游開發的理想建設空間;三是村莊周邊田園整齊成片,適宜休閑農業旅游建設。
三、旅游發展戰略思路
綜合分析八陵村旅游發展的總體態勢,其旅游發展的戰略思路可以歸結為以下“五點”:
(一)以鄉村旅游氛圍營建為出發點
鄉村旅游建設空間相對寬泛,各空間的主題相對寬泛,缺少一般景區封閉的空間、統一的主題。但其核心是鄉村旅游氛圍的營建,一是鄉村環境與旅游開發相協調;二是鄉風民俗與旅游協調;三是村民旅游服務意識的全面提升。因此,鄉村旅游氛圍建設是村域旅游開發的出發點。
(二)以北宋皇陵遺址公園打造為新亮點
八陵旅游開發,目前最大的制約因素是缺乏旅游核心吸引物建設。宋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現存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著名帝陵之一。八陵村有永裕陵和永泰陵以及皇后陵墓、公主陵墓共有八座在村域范圍以內,氣勢龐大,旅游吸引力強。因此,充分重視八陵北宋皇陵的展示,打造宋陵遺址公園,培育八陵村旅游新亮點。
(三)以重點項目培育建設為著力點
目前,村域內已有多家投資實體開始初步的鄉村休閑旅游開發,但投資規模、建設空間都遠不能滿足村域旅游的發展需要,仍處于低水平發展狀態。八陵村旅游應努力開拓新的旅游空間,積極培育建設現有建設項目,并引進、上馬新的旅游項目,構建具有更大市場影響的村域旅游發展體系。
(四)以農家旅游規模發展為增長點
八陵村旅游不是一個家庭或一片區域的發展,其開發主題決定了八陵村鄉村旅游發展應是農家旅游規模化發展的結果。因此,集中布局、規模化發展的農家旅游,不僅形成八陵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解決貧困農民生計問題的根本出路,更能有效的集中排污、統一處理生活、生產垃圾與污水,保護鄉村整體環境。
做好歷史文章。遺址文化一般具有“有說頭、沒看頭”的特點,因此以文化遺址區的保護開發為出發點,以活化歷史文化為重點,在村莊美麗鄉村建設中,盡量利用遺址文化,廣泛采用紅陶元素,構建文化品牌。
二是做好鄉村文章。建設美麗鄉村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文化建設樹品牌、圍繞鄉村做產業、鄉村根本不能丟。建好三大空間。即:努力建好村莊民居空間、歷史文化空間、田園風光空間。
作者簡介:
許韶立(1962-),男,山西省芮城縣人,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主要從事旅游經濟、旅游資源開發、旅游規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