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葳
摘要:小微企業是我國宏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就業崗位等方面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而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制約了它本身的發展。本文基于我國小微企業的現狀,對政策性擔保模式、商業性擔保模式和互助性擔保三種模式進行了介紹和分析,探討我國小微企業融資擔保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擔保機構
一、小微企業基本狀況
我國小微企業的總體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增加我國的財稅收入、提供就業崗位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我國經濟增長的大環境下也在蓬勃發展。但目前我國小微企業面對極具競爭力的市場,卻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
融資難。由于小微企業的財務制度不規范,銀行難以考察到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難以客觀地評價企業的還款能力,同時小微企業通常固定資產較少,無法為其申請的貸款金額提供足夠的可抵押資產,也缺乏機構、其他企業為其做出有效的擔保,在進行貸款申請的過程中難以滿足銀行的放貸條件,而銀行則不愿在這樣的情況下承擔風險,不愿為小微企業辦理貸款。
融資貴。在小微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的過程中,銀行等金融機構通常難以對小微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償債能力進行判斷,小微企業在提供抵押物、擔保等方面也存在困難,銀行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會較高,增加了小微企業獲取資金的成本,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會承受較大的融資壓力。
二、我國小微企業擔保模式的分析
目前,我國小微企業信用擔保呈現多元化的現狀,成立的擔保機構資金來源也多樣,有政府預算劃撥的,也有民間投資、社會募集、國內外捐贈等社會資金的入駐,共同出資成立擔保機構。
從內部來看,小微企業擔保機構的資金規模較小,使得依靠擔保機構這種模式的放款規模也較小。針對小微企業的擔保機構多是由政府出資組建,囿于財政壓力此類擔保機構的資金規模較小,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被擔保企業違約的情況,破產的風險較大。由于機構本身的資金規模較小,能夠為其提供擔保的貸款額度也較小,有時不能滿足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擔保機構不能很好地實現其便利小微企業融資的作用。
從外部來看,針對小微企業的擔保機構遭遇道德風險的可能性較大。在小微企業申請擔保進行融資的過程中,小微企業自身還款能力存在問題的可能性較大,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正是因為小微企業自身的還款能力存在問題,直接向銀行申請貸款不符合銀行的條件,轉而通過擔保機構,用擔保機構提供擔保,向銀行申請貸款,而銀行在有擔保機構的情況下,考慮到有擔保機構進行風險的分擔,便有可能弱化對申請融資的小微企業的考察以及后續還款能力、經營狀況的監管,無形中對擔保機構形成壓力,增大了擔保機構承擔的風險。
三、我國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模式的展望
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為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形成與之匹配的擔保體系顯得尤為重要,為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我國小微企業的擔保體系還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提升:
1.資產抵押
以資產抵押作為擔保的模式是傳統的擔保形式之一,傳統的資產擔保形式貸款多依賴于固定資產,而針對小微企業的規模小、固定資產少的特點,可充分將企業所擁有的存貨等流動性資產利用起來,對流動性資產進行評估,以流動資產作抵押進行放貸,不止是現有的以車輛作抵押的形式,可以充分挖掘其他流動資產的特點,基于對資產的評估放出貸款,創造新型的貸款產品,豐富小微企業的融資形式。
2.互助擔保
互助擔保,將小微企業聚集在一起,集體對其中成員的貸款需求進行擔保,未來可以采用分區域的模式,由各地的商會牽頭,讓各地的小微企業形成集體,共同為成員的貸款需求提出擔保,同處一個區域的小微企業互相間能夠更加了解,在有成員企業申請貸款而需要集體提供擔保的時候,集體內部能夠對申請貸款成員的還貸能力、資金用途、經營狀況起到很好的監管作用。
3.政府出臺政策扶持針對小微企業的擔保機構
雖然已經存在一些針對小微企業的擔保機構,但在機構的資金規模和數量上都不能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主要是因為此類機構多由政府出資,但政府資金有限,使得這類機構的發展受限,不能滿足小微企業的需求,政府可以出臺針對為小微企業提供擔保的擔保機構的扶持政策,使社會資金流向這類擔保機構,擴大擔保機構的資金規模,增大它的風險承受能力,更好地在小微企業融資的過程中發揮效應。
四、結束語
小微企業的發展是近幾年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小微企業在整個經濟體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發展受到資金的制約,而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一直是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問題。目前,我國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產品、擔保機構也日益增多,針對于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逐漸多樣化起來,同時,我國目前對于整個金融市場呈現有改革、逐步開放的態勢,從上海自貿區開始,逐步探索醞釀我國金融市場的改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小微企業的擔保體系也會隨著金融市場改革而逐漸完善,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也將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參考文獻:
[1]楊再平、閆冰竹、嚴曉燕,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最佳實踐導論[M],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245~264.
[2]張維德,融術攻略[M],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3:109~124.
[3]閻竣,私營中小企業主融資行為研究[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147~158.
[4]周軍霞、羅剛,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制度性缺陷與發展對策[J],企業戰略,2011(1):29~31.
[5]王麗珠,我國中小企業的國際借鑒——以日本為例[J],國際金融研究,2009(7):87~96.
[6]李德志、賈明東,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模式構想——以成都市為例[J],企業經濟,2012(6):171~173.
[7]付睿嘉、郭晶晶,我國亟待構建統一完善的融資擔保行業監管體系[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8):118~120.
[8]王華寧,建立“四位一體”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模式[N],中國證券報,2012-5-4(A07).
[9]李彬,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2(3):204.
[10]段艷彩,中國小微企業信貸融資的信用擔保問題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2.
[11]蔣平,中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制度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12]晏露蓉、賴永文、張斌、朱敢,創建合理高效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7(10),15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