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本文以北京地區某某大廈為例,探討了小微型企業發展政策支持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為政府及相關金融機構制定融資政策支持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資金不足的現象,并日漸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本文通過調查北京地區小微企業的融資狀況,找出原因,根據其融資需求特點以及出臺的相關政策,提出對策。
一、問題調查及原因分析
(一)融資現狀調查
本文選取北京地區某某商廈900余家小微企業為調查區域,其中選取280家企業作為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280份,收回問卷223份,問卷回收率71.94%,其中有效問卷20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4.84%。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情況如下:
從融資渠道上看,某某商廈小微企業所選擇的融資渠道還是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銀行,占比高達90%,被調查企業中向小額貸款公司獲得貸款的企業占到 28.3%;其余融資渠道使用較少。其中,小型企業更傾向于銀行融資,微型企業更傾向于向親戚朋友借款,如圖1-1所示。
從企業擔保方式上看,某某商廈小微企業在貸款中普遍存在有效抵質押品及擔保不足的現象。有三成以上的企業表示沒有任何銀行認可的擔保和抵質押物,剩余近2/3的企業有可供抵質押的資產,但是可供抵質押的資產卻很難被銀行接受,或者僅能獲得很少的融資額,如圖1-2所示。
從企業融資難原因上看,小微企業融資難是其內部、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外部經濟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一半以上的企業都面臨著融資手續繁瑣以及企業無法提供金融機構貸款所需資料這些外部原因;還有部分企業存在人為貸款利率太高、內部管理不當等企業內部原因導致融資難,如圖1-3所示。
(二)融資存在的問題
從融資成本看,小微企業成本呈現上升的趨勢。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所收取的費用已高達貸款總額的10%-15%。然而,近80%的企業僅能承受10%以下的貸款利率,此外,申請企業除負擔銀行利息外,仍然需要支付手續費等額外費用。若引入擔保公司,將相應增加貸款額2%-3%左右的擔保金。
從貸款期限看,小微企業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期限太長。有80%多的企業希望在15天內獲得貸款。實際上,小微企業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平均獲得貸款時間也在30天左右,一些小微型企業貸款審批時間甚至達到3-4個月。
從融資機構看,銀行信貸融資依然是其最主要的融資手段,小微企業融資方式還是較單一。其中,銀行渠道貸款額占比90%多。而銀行貸款中,國有銀行占比較高,為38.03%;其次由高到低依次為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信社、政策性銀行等,其他金融及金融服務機構占比很低。
(三)融資難原因分析
從企業內部看,首先,小微企業管理制度落后,信用程度低;其次,小微企業抵御風險能力較弱,經營風險高。一般而言,小微企業都存在的生存周期短的問題,會導致銀行貸款回款風險高。
從企業外部看,首先,銀行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不足,內部信用評級體系不完善,導致審貸時間長、所獲得融資額度小;其次,政府扶持政策的惠及面和優惠力度落實不到位,使得許多小微企業很難享受到這些政策帶來的好處;最后,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有限,和小微企業相匹配的中小銀行數量少。
二、應對策略
要想有效解決北京地區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企業應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強化財務管理,提高小微企業抵御風險能力;加強誠信意識。政府及金融機構應從融資渠道、抵押制度、信用服務體系三個方面加強配套政策的具體落實。
參考文獻:
[1]蔡家樂.金融動蕩環境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的管理研究[J].中國商論,2020(06):87-88.
[2]萬里紅.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探討[J].中國商論,2020(06):110-111.
[3]徐倩雯.關于中小型企業融資難原因分析及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03):26-27.
[4]杜健.“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融資困境和解決之道[J].中國商論,2020(0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