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熹
摘要:作為一名武警警官學院的學員,我認為在平時進行基本的軍事體育訓練將會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基本軍事體育訓練的方法,并分析在訓練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希望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軍事體育訓練;重要意義;重要方法
引言:
多數的武警院校都能夠培養新型的軍事人才,也能夠在發展的過程中給國家輸送高素質的人才。因此,廣大武警院校必須要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通過轉變自身的觀念來辦好高標準的學校,這樣才能夠在之后打勝仗。高質量的軍事訓練更能夠直接提升武警學院學生內在的戰斗力。因此,只有研究基本的軍事體育訓練法才能夠獲得好的訓練效果。
一、進行基本軍事體育訓練的重要意義
1.1提升學生國防意識,提高其愛國熱情
如果能夠幫助武警部隊的學員進行軍事訓練,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國防意識,另外一方面更能夠增強部隊學員的凝聚力。很多部隊的學員反映,自己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基本軍事體育訓練之后,自身內在的愛國熱情被完全地激發出來,其國防意識也得到了完全地提升。很多學員也反應自己在參與了軍事訓練之后,有了更強的愛國情懷。
1.2全面地改善學員的精神面貌
目前,學院內部的軍事訓練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精神面貌,并不斷地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成效。我們在經過基本的軍事體育訓練之后,精神面貌往往煥然一新。在進行平時活動、課間操和集隊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展現出了更快、更靜和更齊的精神面貌。
在開展基本軍事訓練的過程中,所有的學員都需要根據教師的“口令”來做動作,并讓自身的行動和集體有效地協調一致。因此,在經過訓練之后,我們的組織紀律觀念往往會變得更強[1]。不僅很少有學員違反課堂的紀律,甚至也沒有多少人違反學院的校規。從實踐過程看,在進行最基本的軍事體育訓練之后,學生的思想品德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得以提升。
1.3有效地提升學員的素質
在進行基本的軍事訓練之后,學生自身的素質能夠有效地被提升。所有學員在經過訓練之后,其站姿、坐姿和走路的姿勢會在最大限度上被矯正。這樣學院的肌肉和骨骼也能夠直接恢復正常,并更好地協調發展。因此,部隊里學員很少出現駝背和雞胸等問題。在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意志力、凝聚力、集體主義精神和優良的作風也會更好地被提升。
二、關于武警院校進行軍事訓練的相關方法
2.1讓軍事基礎訓練朝著實戰化轉變
所有軍事基礎的教學和訓練都只有嚴格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從實戰出發來更好地進行軍事教學,這樣才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廣大武警學院的人員確保所有的教學和訓練能夠真正走上實戰化的道路。并在遵循實戰化要求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教學改革。這樣才能夠讓軍事化的基礎訓練和實戰的條件更加貼近。
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多個方面來改革實際的教學內容,并有效地突出實戰化的教學目標。也只有讓教育訓練中的各項目標都能夠有效地推進,才能夠更好地提升作戰能力。此外,專業的訓練人員從橫向和縱向上精心地進行設計,這樣才能夠構建起嘴基礎的軍事訓練基礎體系。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更需要將軍事體能、戰術基礎、執勤基礎、射擊內容和其他訓練內容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2.2讓學員都參與到訓練中
只有為武警院校學生設計出近似實戰化的教育訓練環境,才能夠更好地保證軍事基礎教育的質量。因此,在建設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從實戰出發來創設軍事基礎教育的環境。也正因為讓每一個學員都參與到實戰性訓練過程中,才讓學院內部學生的實戰技能能夠更好地和戰場相適應。
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教員也可以通過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視頻激素和網絡教學平臺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于是,更多的學員能夠在觀看和了解戰爭史的基礎上來更好地掌握科學的軍事理論和規律,以便在之后更好地了解戰爭的殘酷性[2]。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自然也就能夠將中國革命“敢打敢拼”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
2.3運用語言來直觀教學
語言一方面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另外一方面也是訓練學員的重要手段。因此,廣大教官在講解內容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能夠注意聲音的快慢、大小和高低的變化,這些細節甚至會直接影響到訓練和教學的效果。廣大教員要學會用自己生動的語言來吸引學員的注意力,并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的內容和任務有效地聯系在一起。例如,如果在講解新課的過程中學員遇到了任何的困難和障礙,教員則可以運用比喻法來幫助學員解決困難。在講解蹲踞式起跑的過程中,教員可以將蹲踞式起跑看作是拉長的橡皮筋迅速地彈出,之后再做出一個手勢。只有這樣,學院才能夠在短時間內領會蹲踞式起跑的道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基本軍事體育訓練的意義”和“基本軍事訓練方法”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如果采用正確的方法來進行軍事訓練,自然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斌.軍事教育訓練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7(2):169-174
[2]張愛華.軍事教育研究[C].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6(4):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