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供電局,廣西 柳州 545000)
電力設施是城市主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對于城市的發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都有極大的影響,加強城市電網建設,完善電力基礎設施,可以有效滿足城市居民生活以及城市經濟發展的需求。由于城市發展對于電力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電網的可靠性就極為關鍵。分析評估電網可靠性,使配網規劃更加合理,從而提升配網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經濟性,這對于促進城市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電力系統當中,電壓等級為6 kV與10 kV的是中壓配電網,電壓等級為220 V與380 V的為低壓配電網,配網規劃的基本要求是滿足城市配電系統負荷增長的需求,提升配網運行效益,為城市提供高質量的用電服務。配電網規劃按照時間維度劃分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短期規劃、中期規劃以及長期規劃[1]。短期規劃一般是1~5年的規劃,時間跨度相對較小,因此,規劃內容比較細,短期規劃在城市配電網規劃中應用比較普遍,但是需要與長期規劃相協調,否則可能會出現一些矛盾,增加成本投入。中期規劃的時間跨度一般在5~10年,其規劃的重點是主變壓器以及配電網結構,側重點與短期規劃有所不同。長期規劃的時間跨度一般至少在10年以上,其規劃內容比較粗略,更多的是具備指導意義,對城市未來10年以上的發展做出整體規劃。
某地區中低壓配電網的總體目標是以現有配電網為基礎,滿足當前某地區經濟發展以及居民生活的用電需求,并適當超出,根據某城市發展規劃,著重優化配電網結構,提升供電的可靠性以及供電能力,并降低損耗,提升配電網的經濟性[2]。技術目標主要以《中國南方電網及以下配電網規劃指導原則》為參考,在3年內提升10 kV配網線路環網化率至75%,同時使城市中低壓配電網的可靠性提高至99.95%,將線損率控制在4%以下。
根據城市整體規劃確定中低壓配電網規劃方向,根據城市實際情況確定具體規劃思路,核心內容是滿足負荷需求,主要目的是解決城市中低壓配電網現存的問題,基本目標是進一步優化城市配電網結構。
中低壓配電網規劃包括新建10 kV線路以及優化原有線路,變電站新出線工程主要是利用新出線增加供電能力和對原有問題的線路進行負荷轉接,以解決重過載、單輻射、不可轉供等問題;線路改造工程主要是對單輻射接線模式進行環網改造、更換線徑偏小線路導線、淘汰老舊設備,更換新設備,進一步優化網架結構,進而提升配電網的可靠性。
1)中壓配電網現狀分析。該城鎮55回10 kV中壓配電線路共計裝設配變747臺,容量31.89 kVA。其中,公變共計272臺,容量11.61萬kVA,專變476,容量20.32 kVA。單回線路配變平均容量為5 767.63 KVA,配變型號主要是S11-M,沒有高損配變。
2)低壓配電網現狀分析。到目前為止,該城鎮低壓配電線路總長162 km,其中單相供電線路總長78.65 km,三相四線制線路總長87.55 km,單個臺區的低壓線路的平均長度0.6 km,其中低壓供電半徑在0.5 km以上的臺區共計10個。
為了對現有中低壓配電網的運行可靠性進行準確評估,選取以下幾項評價指標,以此評估配電網可靠性,為后續配電網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當前,我國規定城市配電網的可靠率要達到99.9%,根據上述指標評價某地區某城鎮的中低壓配電網,結果顯示其供電可靠率為99.85%,用戶平均停電時間1.75 h/戶,平均停電的次數為0.8次/戶,預安排停電持續平均時間為4.37 h/戶,因故障停電持續平均時間為1.37 h/戶,由于外力破壞或者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電網故障率分別是26%與24%。
第一,要加強供電單位停電計劃的管理,實現對部分關鍵性數據的自動化采集;第二,要利用多種手段保持穩定持續供電,滿足用戶用電需求;第三,供電單位要建立配網指揮部,提升指揮管理水平,實現協調統一;第四,要優化中低壓配電網的作業方式,積極探索不停電檢修方式;第五,要積極提升運維管理水平,加強配電網運行管理;第六,要加強中低壓配電網的狀態檢修,實施標準化的作業管理。
城市中低壓配電網的可靠性關系到是否可以有效滿足城市發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用電需求,對于配電網的可靠性進行評估,可以促使配電網規劃更加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