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興趣而堅持,為夢想而奮斗
被稱為“天才科學家”的曹原,自幼就聰明伶俐。在課堂上,他的學習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同學,無論什么課程都是一聽就懂;在課堂外,他喜歡動手做實驗,拆卸、安裝電子元件,研究電子線路。為了鍛煉動手能力,他還在家里搭建了一個實驗室。由于缺乏實驗所需的硝酸銀,曹原決定自己制作,他買來硝酸,把媽媽的銀鐲子放進去,人工“合成”了硝酸銀。
讀大學時,曹原多次想起中學老師黃佳堂告訴他的話:如果誰能在常溫狀態下發現一種超導材料,誰就能夠顛覆世界。老師的一句話,成了曹原念念不忘的夢想。為此,曹原在曾長淦教授的指導下,開始進行石墨烯超晶格等離激元的理論研究。此后,曹原憑借忘我的努力,獲得了中科大“頂尖海外交流獎學金”以及“郭沫若獎學金”,并且在導師的推薦下前往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讀博四年,曹原立志要解開困擾全球物理學界107年的世界超導物理學難題,他日夜潛心研究石墨烯的超導電性,通過實驗意外發現石墨烯的排列結構中具有非規超導電性的因子。曹原據此推測:當兩層石墨烯疊在一起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的特性會發生劇變,并因此催生出超導體的性能。然而,諸多外國物理科學家對此結論都嗤之以鼻。面對種種質疑聲,曹原并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判斷并繼續研究。經歷過無數次失敗與日夜不眠,曹原把兩層石墨烯材料旋轉到特定疊加值時,超導體誕生了!全球科學界無人不為曹原的研究所震撼。
如今,數百位世界級學者正在試圖復制、拓展曹原的科研成果,成果一旦落地,將為世界能源行業節省數千億美金。
素材解讀
如果你對某個事物感興趣,不妨瘋狂地投入嘗試,忘我地付出,定會有所收獲。為興趣而堅持,為夢想而奮斗,你會發現,人生真的很美好。
夢想從來不會晚
一個84歲的小學一年級學生,就讀于一個鄉村小學,他的一生經歷豐富,他上學的過程也充滿傳奇。這是由英國與肯尼亞合拍的電影《一年級生》給我們講述的故事。主人公馬魯格參加過抵抗英國殖民者的斗爭,有過許多痛苦經歷。在肯尼亞推行免費小學制度后,時年84歲的他也去就讀,創下了世界上最老的小學生的吉尼斯紀錄。盡管中途遇到重重困難與阻力,但馬魯格最終還是贏得了上學的權利。
這個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故事的原型在去世之前,曾參加聯合國大會,給各國領導人講述教育的意義。
素材解讀
有人在71歲完成人生首個馬拉松,有人在79歲演出自己的芭蕾舞秀,有人在百歲時當上世界大師錦標賽冠軍……有夢想就勇敢去追,實現夢想從來都不會晚,心若篤定,無問西東。
拒絕誘惑 堅定前行
一個青年一直夢想著能登上一座高山。他登了好幾次,都沒能到達山頂。于是他去請教一位老人:“我怎樣才能到達山頂呢?”老人微微一笑,從地上撿起一張紙,疊了一只小船放到身邊的小河里。小船不喧嘩,不急躁,借著水流,一聲不吭地駛向前方。途中,蝴蝶在它身邊起舞,它不為所動;鮮花向它散發出清香,它依然默默前行……老人說:“在通往山頂的旅途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選定了奮斗目標,中途就不能因為誘惑而停留。應該像小紙船一樣,不為誘惑所動,向著既定目標前行。你在攀登過程中總是駐足觀賞周圍的風景,怎么能到達山頂呢?”年輕人恍然大悟,他背起行囊,又迎著風向山頂爬去。
素材解讀
追逐夢想,是一個華麗卻崎嶇的過程。我們都像一個登山者,夢想著攀上心中的頂峰,但“路曼曼其修遠兮”,追逐夢想的征程,需要堅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耐力、默默無聞的努力,還需要有拒絕誘惑的定力。為值得我們傾注心血的夢想無悔地付出,追逐屬于我們的夢想,最終,一定會擁有屬于自己的收獲和生命的幸福。
為了村民的美好夢想
“我愿意作為你們實現夢想的催化劑,只要你說出自己的夢想,我們就有動力和信心去幫助你一起實現?!痹谡憬『贾菔信R安區,有這樣一位村委會主任,5年來收集260個村民夢想,完成一個、勾掉一個,再添上新的夢想,再繼續打鉤。他用21本工作筆記、總共近100萬字的記錄,原原本本記下村民夢想和期盼中美麗鄉村的模樣,記下帶領大家共同圓夢的每一個步履足印。他就是湍口鎮迎豐村村委會原主任王豐華。直到2019年6月,他因病去世前,仍舊牽掛著全體村民。
辦過企業、包過工程,家底殷實的王豐華,聽說村集體負債100多萬元時,坐不住了。他說,自己的每一分錢,都是來自于社會發展?,F在村里有需要,他應當站出來,回饋社會。
王豐華擔任村委會主任5年多,從時間到精力,他的心都撲在了村子事務上。他沒有時間享受天倫之樂,甚至經常不能在家吃飯。他一心想著的是如何讓村民過上富裕日子,如何讓迎豐村成為美麗鄉村。彌留之際,他留給妻子的也只有一句“對不起”,可是他卻用肩膀換來了鄉親們的一句句“謝謝你”。
在迎豐村村委會門口的“心愿墻”上,“讓夢想瓜熟蒂落,與村民同頻共振”一行大字依舊清晰。村委會委員方永娥動情地說,王豐華講過,這面墻就是他對大家立下的“軍令狀”,如今,這面墻也是圓夢村民、圓夢迎豐最好的見證。
素材解讀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收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心愿,改善村民生活條件,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是王豐華的初心和使命。他還發動村兩委把收集到的村民夢想做成一面“心愿墻”,并以此作為村兩委向村民立下的“軍令狀”,時刻警示自己,勿忘初心和使命。
面對村子發展的種種困難,王豐華迎難而上,哪怕是躺在病床上,他也時刻牽掛著村民的夢想,牽掛著美麗鄉村的建設計劃。夢想心愿的實現實屬不易,其背后的心血和汗水,體現著一名基層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被呵護的夢想
多年以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兒子,靠為別人放養羊群來維持生活。一天,他們趕著羊群來到一個山坡,看見一群大雁鳴叫著從天空飛過。
“要是我們也能像大雁一樣飛起來就好了,那我就可以去天堂看看媽媽?!贝髢鹤诱V劬φf。
“做只會飛的大雁多好??!可以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毙鹤訉Ω赣H說。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說:“如果你們想飛,你們也會飛起來。”兩個兒子試了試,并沒有飛起來。
牧羊人說:“看看我是怎么飛的吧?!庇谑撬w了兩下,也沒飛起來?!翱赡苁且驗槲业哪昙o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能飛起來?!?/p>
兩個兒子牢記父親的話,并不斷努力,等他們長大后終于飛起來了。他們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他們發明了飛機。
素材解讀
每個人的心中都曾經有過夢想,都具有一種向上向善、發展自我的天性。對于孩子來說,平凡的夢想需要得到呵護。
文題訓練
夢想對于曹原來說,是努力就能照見現實;夢想對于王豐華來說,是以夢為馬,踐初心挑責任;夢想對于84歲的老人來說,是不拋棄,不放棄;夢想對于萊特兄弟來說,是希望的種子……
請以“每個人都值得擁有閃亮的人生”為題,講述你的或身邊人的夢想故事。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