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撫州市第三醫院,江西 撫州 344000
精神分裂癥屬于一種持續性精神疾病,具有病情遷延難愈、易復發、攻擊行為等特點,給家庭、社會帶來了而嚴重的影響。在臨床研究中發現,精神分裂癥發病原因較為復雜,主要是原則的多種神經遞質功能出現異常現象。就目前而言,臨床上均是采用藥物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其中以奧氮平最為常用,但是患者在長期服藥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而齊拉西酮作為一種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病藥物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2]。為了進一步研究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效果,以收治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總結。
1.1 臨床資料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84例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均經臨床診斷證實;②均為首次發作;③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評分≥60分;④一個月內未服用抗精神病藥物;⑤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參與其中。排除標準:①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者;②臨床資料不完善者;③嚴重的軀體疾病者;④哺乳期、妊娠期。
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將84例患者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2例,男26例,女16例,18~65歲,平均年齡為(41.5±23.5),病程為1~6月,平均病程為(3.5±2.5)月;觀察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為17~69歲,平均年齡為(43.0±26.0)歲,病程為1~5.5月,平均病程為(3.25±2.25)月;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呈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奧氮平:奧氮平片(常州華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30512;規格:5mg/片),口服,起始劑量為5mg/次,1次/d,最大服用劑量為20mg/d.觀察組給予齊拉西酮:齊拉西酮(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1142,規格:20mg/顆),初始劑量為20mg/次,2次/d,隨著患者的病情,劑量可調整至80mg/次,2次/d。兩組患者持續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與判斷標準評定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痊愈:PANSS減分率在75%以上;顯效:PANSS減分率在50%~75%;有效:PANSS減分率在25%~50%;無效:PANSS減分率在25%以下。測定兩組患者心肌酶譜含量:空腹靜脈抽血4mL,取血清,并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進行檢測,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測定兩組患者神經遞質水平:利用腦電超慢漲落分析儀對其進行檢測,包括多巴胺(dopamine,DA)、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乙酰膽堿(acetylcholine,Ach)、深抑制遞質(inhibitory neurotransmitter,INH)[3]。統計兩組患者治療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對兩組患者的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進行測定。利用者臨床表現及PANSS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并采用個人和社會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_x±s)表示,計算結果以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計算結果進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分別為85.71%、95.24%,兩組數據對比,結果呈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例(%)]
2.2 兩組患者心肌酶譜含量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CK-MB、LDH、AST水平相當,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K-MB、LDH、AS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心肌酶譜含量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心肌酶譜含量對比(±s)
2.3 兩組患者神經遞質水平對比治療后,觀察組DA、GABA高于對照組,Ach、INH低于對照組,四項數據對比,均呈P<0.05,有統計學意義,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患者神經遞質水平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神經遞質水平對比(±s)
2.4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治療中,對照組:頭痛4例,惡心嘔吐3例、失眠4例,嗜睡2例,其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0.95%(13/42);觀察組:頭痛2例,惡心嘔吐1例、失眠1例,嗜睡1例,其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90%(5/42),兩組數據對比,結果呈χ2=10.695,P=0.0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5 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TC、FBG水平基本相同,對比呈P>0.05,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TC、FB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對比呈P<0.05,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觀察組TC、FBG水平變化程度較小,如表4所示。
表4 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對比(±s)

表4 兩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對比(±s)
2.6 兩組患者PANSS評分、PSP評分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PANSS評分、PSP評分基本相同,對比結果呈P>0.05,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PANSS評分低于對照組,PSP評分高于對照組,對比呈P<0.05,有統計學意義,如表5所示。
表5 兩組患者PANSS評分、PSP評分對比[(±s)分]

表5 兩組患者PANSS評分、PSP評分對比[(±s)分]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精神分裂癥發病率約為1%,并且逐年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在研究中發現,不良的生活實踐、病前性格、經濟狀況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誘發患者出現精神分裂癥。并且精神分裂癥具有較高的遺傳因素,患者親屬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并且親屬關系越近,其發病率也越高[4]。
臨床上,大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意識清晰,并不存在智力問題。但是患者在發病之后,常常會出現一定的障礙,如: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情感障礙、行為障礙等,給患者的家屬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必須要探索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5]。
目前,臨床上均是采用藥物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其中,以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最為常用。奧氮平屬于噻吩苯二氮?類衍生物,該藥物進入到患者的機體之后,會競爭性地與患者體內的DA、5-HT受體進行結合,進而產生拮抗作用,以達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目的。但是患者在長期服用該藥物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同時,患者在服用奧氯平的過程中,由于用藥劑量較大,患者的食欲、體質量也會隨之增加,進而對患者機體的糖脂代謝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致患者體內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出現了明顯的上升現象;而齊拉西酮則是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該藥物對D2、D3、5-HT2A、5-HT1D、5-HT2C、α-腎上腺素具有極高的親和力,藥物進入患者機體60min之后,血藥即可達到峰值,進而對突觸對5-HT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進行了有效的抑制,以達到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目的。同時,該藥物在使用的過程中,對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反應較少,且不會對患者的血、血脂代謝產生影響,具有極高的安全性。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在對患者進行齊拉西酮治療中,由于該藥物會導致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因此不可與卡馬西林共同使用[6-7]。
綜上所述,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給予齊拉西酮治療,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且不良反應較低,對患者機體影響較低,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