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飛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西 撫州 344000
習慣性流產指的是連續流產3次或超過3次,也被稱作復發性流產,根據發病時間可將該疾病分為早期流產和晚期流產,前者通常出現在妊娠3個月內,與內分泌失調、遺傳因素和免疫學因素密切相關,后者的產生受子宮頸內口松弛的影響較大,也可能是由宮頸擴張或刮宮導致的子宮頸口損傷引起的,畸形、先天性發育異常、血型不合等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小,處理不當時,可導致不全流產、陰道大出血甚至是休克的產生[1]。藥物方案是現階段治療習慣性流產的常用措施,在緩解各項癥狀表現,控制病情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2-3]。為進一步探討藥物保守治療在習慣性流產中的應用價值,我院予以收治的部分患者烯丙雌醇與利托君聯合方案,現將研究詳情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在我院婦產科接受診治的80例習慣性流產者設為本次研究入選對象,按照所有患者藥物治療手段分成例數均等的對照組和觀察組(n=40)。對照組最小年齡和最大年齡分別為22歲和40歲,平均年齡為(30.7±1.5)歲,孕周10~18周,平均(14.2±0.7)周,8例早期習慣性流產,32例晚期習慣性流產,孕次1~5次,平均(3.2±0.4)次;觀察組最小年齡為21歲,最大年齡為39歲,平均年齡為(30.4±1.8)歲,孕周11~17周,平均(13.9±0.8)周;10例早期習慣性流產,30例晚期習慣性流產,孕次2~4次,平均(3.0±0.5)次。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符合習慣性流產診斷標準;②年齡不低于18歲;③無烯丙雌醇和利托君禁忌證;④入組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損傷明顯者;②正在接受其他治療或近期有其他治療者;③合并腫瘤或血栓性栓塞者;④存在精神病等溝通認知障礙者。組間基線數據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式對照組患者用烯丙雌醇(生產廠家: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0077),口服,每次10mg,每天用藥1次;至危象期1個月后,劑量改為每次5mg,每日用藥1次,直至妊娠時間達到20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鹽酸利托君片(生產廠家:海南中化聯合制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4050,規格:10mg×10片),將本品100mg與100mg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予以靜脈滴注,初始劑量為0.05mg/min,每隔10min,劑量增加0.05mg/min,最大滴注速度不超過0.35mg/min,滴注時間不超過48h,直至宮縮停止;滴注結束后前30min,指導患者口服利托君,每次10~20mg,每兩小時給藥1次,24h內結束。
1.3 觀察指標兩組臨床療效、病情控制效果和安全性。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經治療,患者臨癥狀和體征表現基本消失,子宮內膜抗體(endometrial antibodies,EMAb)和抗心磷脂抗(anticardiolipin resistance,ACA)轉陰;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得到控制,EMAb和ACA轉陰;無效:治療前后病情表情或不明顯,甚至進一步惡化。疾病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患者例數之和在總例數中的百分比。同時用包括物質生活、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四個維度在內的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對生活質量進行判定,患者生活質量與得分為正相關。
1.4 統計學方法在統計學軟件SPSS 22.0中錄入80例習慣性流產患者的研究數據,計數資料(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用百分數(%)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病情控制效果和生活質量評分)由(±s)表示,進行t檢驗,數據間的統計學差異以P值低于0.05為判定依據。

表1 兩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例(%)]
表2 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s,d)

表2 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s,d)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情況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習慣性流產治療總有效率間有統計學差異產生(P<0.05),如表1所示。
2.2 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觀察組陰道出血、下腹疼痛和妊娠物排除緩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層面的數據差異(P<0.05),如表2所示。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存在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上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例(%)]
2.4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觀察組患者在研究中的生活質量得分(233.2±3.8)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200.6±3.2)分,所得數據間有統計學差異存在(P<0.05),具體內容見表4。
表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情況(±s,分)

表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情況(±s,分)
習慣性流產的產生與黃體功能不全、先天性子宮畸形、甲狀腺功能低下、宮腔粘連、染色體異常等因素密切相關。該疾病在癥狀表現上與一般流產基本一致,需經先兆流產、難免流產、不全或完全流產等過程,發病初期以陰道少量流血、下腹隱痛為主要癥狀表現,持續時間在數日到數周不等,發展至晚期,出血量和腹部疼痛感明顯增加經檢查可見宮頸口擴張或胎囊堵塞宮頸口,若救治不當,可引發感染,損傷子宮內膜,甚至危及孕產婦生命安全[5-6]。
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應積極尋找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烯丙雌醇屬于合成類孕激素,對絨毛膜活性、內源性孕酮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著明顯的刺激作用,也可促進催產素酶濃度與活性的提升,在抑制催產素水平的同時,促進胎盤正常功能的恢復,在自然流產和早產的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利托君是常用的β-擬交感神經宮縮抑制劑,可在子宮肌層上直接發揮作用,可刺激子宮平滑肌細胞內腺苷酸環化酶功能的發揮,對子宮平滑肌的收縮去強度和頻率有著明顯的抑制作用[7-8]。江曼茹等[9]人對收治的40例習慣性流產患者予以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方式,結果顯示患者疾病治療總有效率和保胎成功率得到明顯提升,臨床癥狀積分下降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袁金蘭和楊嵐在研究中發現[10],予以習慣性流產患者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方案可在提高疾病治療效果的同時,對患者體內激素水平進行調節。
文中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疾病治療總有效率上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表明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習慣性流產效果明顯;觀察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所得數據間有統計學差異存在(P<0.05);對照組個觀察組存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的統計學差異(P<0.05),表明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習慣性流產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進行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存在統計學層面的數據差異(P<0.05),提示烯丙雌醇+利托君治療習慣性流產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總的來講,予以習慣性流產患者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方案,可促進疾病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也利于縮短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減少不良反應發生風險,推廣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