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在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中,以湖南婁底養護所為縮影的廣大高速養路人,光榮地承擔起“逆行者”的職責。他們胸懷一顆顆赤誠之心堅守在幕后崗位上,默默為這場全民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力量必將從涓滴溪流匯聚成浩瀚江海,澎湃著公路人勇敢豪邁的聲音。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體婁底養護人義無反顧,光榮地承擔起“逆行者”的職責。
2020年的春節令人記憶猶新,與以往相比,它太特殊了。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絕大多數人都盡可能“宅”在了家里,朋友圈也紛紛倡議“不要出門”,更有網友戲言:要和“微信運動”排名前十的朋友“絕交”。
玩笑歸玩笑,所有人都知道,此次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待在家應該是最安全的選擇。但是,各行各業總有一群“逆行者”,冒著隨時可能被感染的風險,積極做好本職工作。公路口也不例外,就拿養路工來說,只要路上還有車來車往,就需要他們去維護、去堅守。他們身穿橘紅色的制服,每天跋涉數十公里、步數以萬為單位,只為一如既往地給廣大司乘提供一個“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對于他們的付出,相信所有人都會發自內心豎起一根大拇指。

責任編輯/陳露 美術編輯/李文華投稿郵箱:chinaexpressway@163.com
1月10日,一年一度的春運工作拉開帷幕,根據往年的經驗,這意味著高速公路不僅要承載巨大的車流,還必須應對大量的白色垃圾。為此,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婁底管理處婁底養護所(以下簡稱“婁底養護所”)在加大人員、機械設備投入,加強養護頻率和力度的同時,將高速公路路面保潔工作作為了重中之重。
1月25日,農歷大年初一,天還沒亮,養護工人們就已在院子里集合。與往常不一樣的是,除了要攜帶必備的養護工具,他們還戴了口罩、手套等防疫用品,由值班負責人以現場講解的方式進行了安全技術交底后,大家就冒著綿綿細雨,開始對轄區的白色垃圾進行清理。
婁底養護所管養的路段總里程為75.8公里,由于春運期間車流量陡增,路上的白色垃圾也達到平日的三倍之多,春節期間則更是“千里長路一片白”,清理壓力和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面對這種情況,轄區科學統籌,集中調配力量,將平時“一個人負責3公里”的保潔模式調整為由5名養護工人組成快速保潔組,不停穿梭在高速公路上,對沿線白色垃圾進行快速清理,全天候保障管養路段的安全、暢通、衛生、整潔。這種快速保潔的方式不僅大大提高了清理沿線白色垃圾的效率,也減輕了每位養護工人的總體勞動強度。
筆者在S71華常高速婁底段見到了今年54歲的養護工人宋堅強,當時,他正戴著口罩,左手提著蛇皮袋,右手握著火鉗,彎腰弓背,清理停車港灣附近的白色垃圾。本來今年春節,兒子要接他去新房子過年,卻被他一口回絕了。
“這不,今天一大早,兒子又來電話讓我別干了,要來接我回家,我沒同意。我這個人認死理,只要天還沒塌下來,路上還要過車,作為一名養護工人,該干的活兒我就得接著干好。你不干,我不干,大家都回去過年了,這路上得臟成什么樣啊?而且滿地垃圾,車來車往也不安全啊!”
老宋告訴筆者,當時看到武漢封城、有市民連夜逃離的新聞后,面對這些路面垃圾,他內心也曾特別糾結——到底撿還是不撿?撿起來吧,真怕上面攜帶病毒;不撿吧,這工作就沒做到位。“我低頭看著這身橘紅色的衣裳,很快就想明白了,該撿還得撿,咱加強防范意識就是了。現在全國人民都在打疫情阻擊戰,我是個老養路工了,也該為抗擊疫情做點事、出把力!”老宋嘴里說著,手邊的活一刻也沒停。

陳世平正在對公共區域進行噴灑消毒
1月23日,收到婁底管理處下發的《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婁底養護所立即結合自身特點開始行動。他們第一時間組織對所有養護人員進行逐一排查,確定近14天內有無人員到過湖北地區或與湖北地區人員有過接觸,核查疑似病理情況,每天三次報告疫情防控工作進展。各養護工區也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在得知防疫物資緊張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多方聯系,多渠道采購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資并及時按需分發到位。養護所要求全體職工每天上班期間必須佩戴口罩,每天對轄區港灣、收費站內外廣場、辦公樓、宿舍、食堂等場所進行噴灑消毒,還定時對養護工人進行體溫測量,并通過微信、QQ等媒介向養護工人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
被工人們親切稱為“后勤部長”的陳世平,掌管著大家的吃、住、行,還負責材料、物資的采購。家住湖南益陽的他,每年允許自己休假的天數少之又少,難得陪伴家人。今年也是如此,他農歷大年三十下午才回家,初一就火急火燎地趕回了工區。他告訴筆者:“我真是放心不下大家,我們的養護兄弟每天24小時都工作、生活在一起,現在是特殊時期,作為后勤管理工作者,這個時候我必須和大家在一起并肩作戰!”
疫情期間,采購防疫物資對哪家單位來說都是巨大的難題,在全國各地都面臨物資緊張、貨源短缺問題的情況下,陳世平一不氣餒,二不厭煩,想盡了辦法,確保工區防疫物資充足,讓每位兄弟都有口罩戴。他每天都會安排專人對食堂、公共區域進行清洗消毒,科學采取分餐制,確保大家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盡可能地把交叉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全力解決好養護工人們的后顧之憂。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讓陳世平的心里沉甸甸的,他一直在想,沿線那么多垃圾,帶不帶病毒,觸碰撿拾安全不安全?看著大家忙了一天,下班后走路累得直不起腰,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養護兄弟們更輕松、更安全地開展工作。
俗話說:辦法總比困難多。1月27日,陳世平從鄰市籌集到多功能吹風機,在轄區內首度開啟“機械化清掃”。具體操作上,由一名養護工人背著多功能吹風機將停車港灣的白色垃圾吹至水溝,堆成一堆,再由另一名同事背著消毒箱對成堆的垃圾統一進行噴灑消毒,然后收集上車。這種清掃方式的改變,不僅讓養護工人們全程幾乎無需彎腰,操作起來也比以往人工清掃更省時、更輕松、更安全。
陳世平介紹說,春運期間,原來由5名養護工人組成的快速保潔組,要想將G60滬昆高速婁底段的停車港灣清掃一遍,怎么也需要4個小時以上。自從使用機械以來,快速保潔組只需3個人,一上午就能把全線80個停車港灣、3個收費站全部清掃一遍。


他們冒著隨時可能被感染的風險,活躍在高速公路上,積極做好本職工作。
華常高速婁底段屬于新通車路段,路基和邊坡的穩定度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尤其在汛期,部分路基和邊坡被雨水浸泡、沖刷后,常會出現路面沉降、邊坡塌方、滑坡等現象,給車輛通行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2月6日10時53分,婁底養護所接到轄區路政通知,其管養路段華常高速婁底段南往北257公里處邊坡有石頭掉落至應急車道,影響行車安全。接到通知后,婁底養護所立即安排應急搶險組趕赴現場進行處置,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對高速養護人來講,道路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保安全就是保生命。為此,婁底養護所一直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以“加強巡查、快速處置、保通保暢”為工作重點,隨時做好應急搶險各項準備工作,始終保持應急物資、應急人員處于齊裝滿員、常態準備的狀態。養護工人們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嚴寒還是酷暑,一聲令下便能火速趕往應急現場。一位應急搶險組的隊員告訴筆者,大家每晚睡覺前都會將裝滿水的水壺、手套、手電筒整齊擺放在床邊,睡衣則是一身干凈的工作服,為的就是能隨時整裝待發。
當晚21時32分,轄區路政又來電話通知,滬昆高速婁底段西往東1184公里處的行車道上有個輪胎。陳世平接到電話后心想,一個輪胎而已,自己完全可以前往處置,工人們辛苦了一天,現在都已經休息了,大冷的天,實在不忍心再叫他們起床,于是便自己驅車趕赴現場,迅速將輪胎清理完畢。
烈火煉真金,危難顯英雄。疫情之下,婁底養護人主動謀事,擔當作為,人人搶當突擊手,個個爭做好標桿,他們胸懷一顆顆赤誠之心堅守在幕后崗位上,默默為這場全民疫情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力量必將從涓滴溪流匯聚成浩瀚江海,澎湃著公路人勇敢豪邁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