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張強
距離高考不足100天的時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的高三學子仍居家備考,等待著返校的一天。如何不負青春?自律、勤勉、誠信、減壓……這些詞匯,承載著學子們青春的夢想。走近那些全力以赴“云備考”的少年,聆聽“不負青春”的鏗鏘腳步聲。
2020年3月6日17:00,北京市朝陽區的高三學生劉雨潼答完地理考卷,把答題卡給爸爸拍照,通過微信發給老師,最后關掉頭頂的直播鏡頭。北京“云高考”模擬測的最后一場考試結束了。
走出書房,劉雨潼坐在客廳沙發上,長舒一口氣,回看書房門上掛著的“考場”二字,她的目光遲遲不肯離開。一個月來的線上學習效果如何,她心里沒底。當眼神聚焦到書房門上高考倒計時牌上的字時,她轉過臉來,委屈地跟爸爸說:“我感覺自己走不出‘考場’了。”“那就留著‘考場’,高考完我們再摘下來。”爸爸的安慰讓劉雨潼會心一笑。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這場開始于3日上午9時的考試有點特別:考生在各自家中的書房、客廳模擬考試,在電腦前進入“云考場”,做了4天的“云試卷”。
2020年是北京、山東、天津等地施行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考試科目和日程安排都與往年不一樣。每個考生選考的等級考科目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日程安排。這場“新高考”的適應性測試,對于高三學子來說,顯得不可或缺。
為了模擬考試環境,莘莘學子各顯其能。北京市海淀區的許聰之在3日早上特意換上校服,手持身份證、“準考證”,提前10分鐘來到“考場坐區”。為了還原考場,許聰之有模有樣地在一張重復利用的舊答題卡上填涂自己的身份信息,答題時,也不忘填涂客觀題答案——盡管海淀區采取的是純網上測試。“硬核”考生從來不缺:有的考生在桌前擺放了一塊小黑板,把考試科目和時間寫在上面;有的考生主動上交了電子設備,在“考場”外等候入場;有的考生甚至備了防暑降溫茶——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盡量營造真實的考場氛圍。
許聰之說,這次語文考試的作文題目是關于春節的,不少同學都寫到了這個與疫情共處的假期。“我想這些難忘的記憶,也會伴隨我的一生吧。”
如果說“云考試”考的是考生的知識和誠信,那么空中課堂考的是考生的自制和勤勉。
湖北省武漢市高三學生劉曉斌的作息時間表生動詮釋了“網課十二時辰”——6:00起床洗刷、吃早飯,6:20背古文,7:00“早操”,7:30早讀,8:00線上升旗,8:10到12:00是空中課堂,中午午休兩小時,下午是體育課、心理課、線上輔導課,晚上習題課一直到凌晨1點。
一天下來,眼累心更累。“最初幾天,孩子新鮮感十足;一周過去,孩子在電腦前哈欠連天。”許聰之的家長坦言:專注力下降、自制力不足,這是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擔憂。
各地高中生的“硬核”學習,秀了一波“神操作”。
古有鑿壁偷光,今有“蹭”網上課。2月,“屋頂男孩”勵志視頻刷“爆”網絡。這名學生是河南省高三學生小通,因家里沒裝寬帶,手機網絡信號不好,無奈之下,每天早上8點,他就搬著小凳子來到屋頂,“蹭”鄰居家的網絡信號,收看學校網課。懷揣考上浙江大學的理想,他用堅強的意志鞭策自己。在他看來,多大的困難都阻擋不住自己前進的步伐,“哪里信號好,哪里就是課堂”。在寂靜孤獨的備考時光里,貧窮窘迫和疫情恐慌也無法阻擋一個寒門學子對知識改變命運的渴望。
古有程門立雪,今有登山求學。在云南省華坪縣紅椿箐村,早上7點,高三女生王成艷開始了一天的復習。書桌前,她捧起課本,大聲誦讀。“書山有路”,在她腳下,是真切的:為跟上網課進度和老師輔導,每天早上8點,王成艷收拾好書包走出家門,前往位于半山腰的“課堂”——因為那里的手機信號比較穩定,可以流暢收看學校的直播課程。瘦小的身影在空曠的大山間穿梭,如彩云追月。這條陡峭崎嶇的山路,重疊著一個不屈的意志;日復一日的腳印疊加,堆砌一級級走向理想學府的臺階。

他不是個患者,是個戰士。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區,來自江岸區的高三學生楊一帆,坐在板凳上專心上網課。他住在C區,媽媽住在A區,只有早上洗漱和中午、晚上吃飯時,他才能和媽媽匆匆見一面。除此之外,他都如饑似渴地投入到讀書學習中。楊一帆面對身體、心靈雙重考驗,選擇用網課填補時間。他明確知道,高考一天近似一天,他不能等,更等不起!病魔、思親、孤獨并沒有壓垮他稚嫩的肩膀。“我要利用這有限的時間進行沖刺,不能掉隊。”楊一帆很堅定,他把六門功課安排得滿滿的,爭分奪秒地進行復習。
據調查,34%的高三學子面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大部分表現為焦躁、心煩、失眠等。居家期間,各地中學生需要哪些排除消極心理的技能呢?
在一份《最受中學生歡迎的解憂排行榜》中,運動、傾訴、聽歌、做家務都榜上有名。而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沉迷網游、過度睡眠都會加重心理負擔。
“自律是所有美德的皇后。”對此,中國心理衛生學會委員陳虹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克制欲望。要按時完成學校或家中自己該做的事情,今日事今日畢。二是延遲享受。想要某件東西時,或現在不能做某事時,學會等待恰當的時機。三是控制情緒。控制自己很少或不發脾氣,生活中做到守紀律、守規范,注重禮儀。
這一屆學子的“人生大考”遇上國家的“疫情大考”,對于今年的畢業生來說,相信這一次特別的人生經歷,也將成為他們寶貴的人生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