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伴侶之間吵架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爭吵時的情緒失控,常常會對雙方都造成傷害,甚至導致昔日的愛人最終分道揚鑣。而現(xiàn)在,AI 已經(jīng)學會了察言觀色,幫助夫妻避免吵架,它能夠在夫妻爆發(fā)爭吵之前預測到并及時制止,檢測準確率達到 79.6%。
據(jù)說,再相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一百次想要離婚的念頭和五十次想要掐死對方的沖動。與戀愛相比,婚姻也許會少幾分浪漫和甜蜜,而多了一些瑣碎與拌嘴。有時候,朝夕相處的兩個人,也許僅僅因為一個擠牙膏的方式不同,都會發(fā)生一場“家庭大戰(zhàn)”。
數(shù)據(jù)顯示,自從1990年以來,我國離婚率漲幅大增,2000年之后,漲幅穩(wěn)定在5%~10%。這其中,有很多人在一次次的吵架中身心俱疲,感情逐漸破裂,最終選擇離婚。
2004年播出的電視劇《中國式離婚》,反映了中國現(xiàn)代社會,中年知識分子的婚姻狀況。劇中,林小楓與宋建平夫婦常常戰(zhàn)火四起,從而矛盾不斷加深,關系不斷惡化,最終走向離婚。
夫妻之間小吵小鬧沒有大礙,但如果經(jīng)常吵架,大動肝火,甚至動手,終會影響彼此感情。因此,到底如何避免吵架,是很多夫妻、伴侶都想要找到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微博、微信上就有不少情感專家、情感博主應運而生,知乎上也不乏這樣的問題。
美國知名咨詢師萊特夫婦研究婚姻30年,推出了《如何正確吵架》一書,總結出了15種常見的吵架類型,并教導伴侶們如何越爭吵越親密。但這個問題真的有答案嗎?恐怕所謂的情感專家,也難以給出完美答案。
也許世界上大多數(shù)夫妻的恩愛形式都差不多,但是吵架模式卻各有不同。有的喜歡冷戰(zhàn),有的大打出手,有的大哭大鬧……
對不同的夫妻來說,引起爭吵的矛盾也不同,所以“如何避免吵架”這個問題,也成了一個千古難題。如果利用AI算法來處理夫妻吵架這個問題,效果會如何?
一個由四名工程師和心理學家組成的小組,就聯(lián)手打造了一種AI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能夠預測夫妻之間即將爆發(fā)的“戰(zhàn)爭”,預測準確率高達79.6%,不僅如此,它還會及時勸架,可能比人類和事佬的勸架效果還好。
這幾位研究人員所開發(fā)的AI系統(tǒng),能夠使用語音模式以及可穿戴設備、智能手機中的生理、聲學和語言數(shù)據(jù),來檢測夫妻之間的沖突。
研究人員認為,用這類數(shù)據(jù)訓練的算法,最終可以預測沖突并在情況惡化之前提供干預措施。
德州農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助理教授西奧多拉·查斯帕里介紹說,利用此AI系統(tǒng),因為爭吵而精神高度緊張的一方,可能會收到一條短信,告訴他/她打架迫在眉睫,因此他/她應該暫停對話并花10分鐘進行思考。
該團隊在2017年提出的一項研究中就介紹道,六名研究人員追蹤了洛杉磯地區(qū)的19對夫婦,這些夫婦在一天內經(jīng)歷了沖突。
這些夫妻佩戴了追蹤諸如心率、排汗、體溫、嗓音和語言強度等變量的檢測器。從上午10點開始每12分鐘錄制三分鐘的錄音,直到上床睡覺。
他們的智能手機每小時提示他們報告一次自己的感受,并記錄音頻,然后分析音頻的音調和頻率等聲學特征,以及如動詞和代詞的數(shù)量等語言特征。
查斯帕里博士說:“使用第二人稱代詞的夫婦越多,比如‘你沒有洗碗’,表達出憤怒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對的,說‘我看到水槽里的碗時很沮喪’就會好很多。”
利用收集的數(shù)據(jù),研究人員能夠訓練算法以79.6%的準確性檢測沖突。該算法能夠識別正在進行中的“戰(zhàn)斗”,以及預測可能在幾分鐘之內引起爭論的具體模式。
查斯帕里博士說:“實時檢測和監(jiān)控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中斷、改變甚至阻止沖突發(fā)生。”
夫妻之間吵架,往往親戚朋友也難以勸和,計算機究竟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在幫助夫妻避免沖突方面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對于毫無情感的計算機來說,它具有以下兩個秘籍。
冰島的臨床心理學家弗約拉·赫爾加多蒂爾博士是人工智能治療組織的主管,該組織致力于開發(fā)自動AI程序來幫助患有社交焦慮癥的人。
赫爾加多蒂爾博士說,讓計算機參與夫妻之間的治療過程可能會有所幫助。她說,一個公正的來自機器的提示,可能比讓伴侶告訴你冷靜下來會更容易被接受,也更能讓人平靜下來,而后者反而可能引起防御性的反應。
因此,這也是計算機的優(yōu)勢所在,它不會讓任何一方覺得,勸架者是有所偏袒的。
赫爾加多蒂爾博士還表示,盡管自我報告中的數(shù)據(jù)仍存在局限性,但這些努力的結果還是充滿前途的。
2018年10月,在多模式互動國際會議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追蹤了87對夫婦,在他們的婚姻滿意度和依戀類型的基礎上,了解他們如何經(jīng)歷沖突。
總體而言,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焦慮型和回避型的夫妻中,言語和語調的速度是檢測沖突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該小組能夠利用這兩個重要因素,檢測到這些夫妻中的沖突,并通過后來與他們的交談證實這一點,準確率達86.9%。
不過,對于安全依戀型的夫妻(那些焦慮程度較低且婚姻滿意度較高的夫妻),聲音、生理和語言變量都同樣重要。這些區(qū)別可能有助于為特定類型的夫妻量身定制干預措施。
使用人工智能來檢測夫妻之間的沖突,是使用AI來檢測情感領域中的一部分。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名譽教授約翰·戈特曼,和其研究所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戈特曼博士以及他的妻子朱莉·戈特曼博士說,他們利用科學研究來幫助夫妻改善關系,并表示他們看到了AI等新興技術對夫妻的幫助方面的潛力。
“技術可以幫助衡量這對夫妻交談時體內的狀況,”朱莉·戈特曼說。她舉例說:“一對習慣表達輕蔑和批評的夫婦,可能需要參加一個心理治療課程,學習和練習新的溝通方式。”
而經(jīng)過訓練的AI工具,就可以識別這些特定的模式,并跟蹤心率和其他生理指標,及時作出報告。
展望未來,查斯帕里博士的研究小組計劃使用更少的自我報告數(shù)據(jù),而更多地依賴智能手機和健身監(jiān)視器中的傳感器。
她表示,“盡管是初步的,但我們工作的目標是創(chuàng)建提供反饋和提示的干預措施,以更廣泛地改善夫妻之間的關系和生活質量。最終,我們的方法也可以擴展到其他領域,例如親子關系。”
最后,祝所有的夫妻、情侶之間,都只有甜甜蜜蜜的小吵小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