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謀
(廣東省陸河縣人民醫院,廣東 汕尾515400)
肩周炎是臨床常見疾病,多發生于50歲左右的人群,是肩關節囊及肩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肉、肌腱和滑囊產生的慢性損傷性炎癥,主要臨床表現為肩部疼痛,且夜間尤為明顯,女性高于男性。若不及時治療,會對肩關節的功能活動產生嚴重影響。肩周炎患者肩關節可出現廣泛的壓痛,并向頸部和肘部放射,嚴重時三角肌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較大影響。臨床上傳統西藥口服與藥物局部封閉注射療效不甚理想,患者接受度不高。為提升臨床治療肩周炎的療效,本研究采用白芍總苷膠囊聯合復方硫酸軟骨素片治療肩周炎患者,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陸河縣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2例,男18例;平均年齡(51.36±5.33)歲;平均病程(1.57±0.27)年;左肩16例,右肩14例。觀察組男14例,男16例;平均年齡(51.44±5.29)歲;平均病程(1.63±0.25)年;左肩17例,右肩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肩周炎的診斷標準[1];均為單肩;存在肩周疼痛,以夜間為甚,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誘發,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肩部肌肉萎縮,肩前、后、外側均有壓痛,外展功能明顯受限,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
1.3 排除標準 藥物過敏者;具有精神意識障礙者;中途退出或轉院者。
2.1 對照組 給予復方硫酸軟骨素片治療。給予復方硫酸軟骨素片(江蘇普華克勝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2025701,規格:1.0 g/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連續治療3個月。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白芍總苷膠囊治療。給予白芍總苷膠囊(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058,0.3 g/粒)口服,每日0.6 g,早晚2次服用。連續治療3個月。
3.1 觀察指標 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肩關節功能、日常生活質量及疼痛評分。①肩關節功能:采用肩關節功能評分標準(JOA)評估,評分越高表明肩關節功能越好[2]。②日常生活質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估,ADL評分為20~80分,正常評分為20分,評分與生活質量呈反比,>20分則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3]。③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滿分為10分,評分與患者疼痛感呈正比。
3.2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關節痛感徹底消失,雙肩功能徹底恢復正常;顯效:關節痛感大部消失,偶現輕度痛感,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與生活;有效:關節痛感及雙肩功能有所恢復;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甚至病情加重[4]。總有效率為痊愈率、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肩關節功能、日常生活質量及疼痛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JOA、ADL、VA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JO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ADL、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肩周炎患者治療前后肩關節功能、日常生活質量及疼痛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肩周炎患者治療前后肩關節功能、日常生活質量及疼痛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JOA評分 ADL評分 VAS評分觀察組 30 治療前 57.57±5.13 30.37±3.55 4.28±0.46治療后 75.69±7.44△▲ 22.75±2.41△▲ 1.54±0.15△▲對照組 30 治療前 57.44±5.19 30.42±3.63 4.33±0.41治療后 67.25±6.43△ 25.36±2.67△ 2.39±0.22△
(2)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肩周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肩周炎是一種慢性炎癥,由肩關節周圍軟組織不斷退化導致,其主要影響因素包含慢性勞損、肩部受涼、內分泌紊亂及外傷等,以軟組織發生炎癥性、退行性病變為主要臨床特征。目前,肩周炎患者基數較大。疾病的發生、發展不但影響患者心身健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癥治療意義重大。硫酸軟骨素是臨床治療肩周炎較為常見的口服西藥,其可為疾病的治療提供墊襯作用,緩和行動時的沖擊和摩擦,減少骨關節炎患者疼痛,還能緩解患者的僵硬癥狀,但其療效常無法達到臨床預期目標。隨著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不斷發展,其成為目前臨床治療肩周炎的主要方式。中醫又將肩周炎稱為“老年肩”“肩凝癥”“結肩凝癥”,中醫辨證認為該病屬“痹證”范疇,其發生機制多由慢性勞損、骨衰筋疲、營衛虛弱、腎肝虧損、局部復受風寒濕邪所致。主要表現為肩關節的運動功能障礙與肩周痛,治療主張審因求本,結合證候與兼證情況論治。
本研究中,觀察組在硫酸軟骨素治療基礎上給予白芍總苷膠囊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JOA、ADL、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JO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ADL、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白芍總苷膠囊是從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是目前治療關節炎慢作用藥中安全性較好、毒副作用較輕的藥物,其主要成分為芍藥苷、羥基芍藥苷、芍藥花苷等,具有抗炎、鎮痛、免疫調節和保肝等作用,可作為免疫調節劑用于肩周炎的臨床治療[5]。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白芍總苷膠囊具有多途徑雙向調節自身免疫反應及細胞因子的分泌,以及抗炎、止痛、抗應激等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與抑制脂質過氧化、恢復抗氧化酶活力有關[6]。白芍總苷膠囊聯合硫酸軟骨素治療肩周炎患者,療效確切,對關節功能與臨床癥狀有積極改善作用,對疾病轉歸、改善日常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但本研究納入的病例數較少,為盡量提升樣本評估總體的準確性,盡可能降低抽樣誤差率,下一步研究需擴充樣本量,開展多中心病例研究。
綜上所述,采取白芍總苷膠囊聯合硫酸軟骨素治療肩周炎患者,可顯著提升臨床療效,改善關節功能、生活質量,減少關節疼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