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陳欣 柳玉鵬
站在寫有“中國、世衛組織、民主黨、奧巴馬和媒體”選項的轉盤旁,美國總統特朗普琢磨著“今天該罵誰?”這幅在推特上流傳的漫畫,將一心甩鍋的美國政府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20日,華盛頓選擇的是中國,策略是集中火力將攻擊推向新高潮。當天,特朗普連發數條推特指責中國。德國新聞電視臺稱,“瘋子”“笨蛋”等用詞令國際社會震驚,還從沒有一個美國總統以這樣的方式批評另一個國家。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極力模仿老板的腔調指責北京,白宮則發布一份16頁報告“全方位”攻擊中國。牛津經濟研究院最新的選舉模型預測,疫情造成的衰退將令特朗普在大選中遭受“歷史性失敗”。這為美政府何以歇斯底里般攻擊中國提供了最直接的注解。在美國一些政客眼中,選舉顯然比人命重要。21日新冠病毒已令超過9.3萬美國人失去生命。“我們奉勸美國的個別政客把時間、精力多放在應對疫情上,而不是一門心思玩弄指責游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1日的這番話顯得苦口婆心。
對中國“從早罵到晚”
“從早罵到晚。”臺灣《聯合報》發自華盛頓的報道這樣描述特朗普在推特上的一天。20日早晨,特朗普發推說,“中國一個瘋子剛發表聲明,將病毒造成數十萬人死亡的責任歸咎給中國之外的所有人”。當天,中國并沒有什么人發表這樣的聲明。這番荒謬言論令其推文的評論區成了大型“翻車現場”。指責特朗普糟糕抗疫表現的留言獲得大量點贊。有網友諷刺說:“現在這里就有一個瘋子正把他的責任推給中國。”
當晚,特朗普又將矛頭指向“中國發言人”,稱是中國的發言人散布虛假信息,拼命想掩蓋中國在全球范圍內造成的痛苦和傷亡。“誰在全力以赴維護人民生命健康,誰在竭盡所能推動國際合作?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世人會看得清楚。”趙立堅21日對這番無端指責淡然回應。
美聯社21日報道稱,在就應對疫情對中國發起猛烈抨擊之際,白宮20日發布報告詳數所謂“中國的惡意活動”。這份名為《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方針》的報告稱,中國給美國帶來經濟、價值觀和國家安全三大挑戰。特朗普政府認為與北京展開象征意義和充滿儀式感的活動“毫無價值”,“當安靜外交被證明是徒勞時,美國就將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紐約時報》援引一名匿名美政府高官的話說,這份報告不代表美國的政策發生變化,但它擴大了特朗普日益強硬的言論。他希望這能讓選民產生共鳴,將對疫情的怒火撒到中國身上。
這一連串動作充滿蓄謀已久的味道,蓬佩奧甚至為上述報告的發布提前造勢。《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在國務院20日的記者會上,蓬佩奧以一系列對中國的抨擊作為開場。他再次猛烈攻擊中國的政治制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臺灣、香港等問題上詆毀抹黑中國,并使用了“殘暴”等極端字眼。蓬佩奧聲稱中國承諾為全球提供20億美元援助與“中國給世界帶來的傷害相比微不足道”。英國路透社評論說,蓬佩奧說這番話時,世界多國正呼吁團結合作抗擊疫情,特朗普則威脅永久停止對世衛組織的資助。
“和以往一樣,蓬佩奧這次還是信口雌黃,把一個極端不負責任的政客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他所散布的一套謊言在國際上已經破產。”趙立堅21日奉勸在臺灣、香港問題上,蓬佩奧應該先搞清楚美國的國土范圍,不要動輒干涉別國的內政。“否則,他是絕對要碰壁的。”
20日晚些時候,美國國務院政治軍事局發布消息稱,批準以1.8億美元的價格向臺灣出售18枚MK-48重型魚雷。德新社說,這是美國對中國發起的最新挑釁,料將進一步加劇華盛頓與北京本已緊張的關系。中國21日對此表示堅決反對,稱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華盛頓郵報》提醒民進黨當局說,隨著美中之間的言辭越來越激烈,臺灣被卷入新的風險。
在為國內觀眾表演
失業人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消費支出正在消失,GDP走向崩潰。CNN報道稱,特朗普最大的政治資產——經濟可能成為他的最大弱點。牛津經濟研究院20日發布的全美選舉模型預測,疫情造成的衰退將令特朗普在11月大選中遭受“歷史性失敗”。該模型正確預測了自1948年以來,除1968年和1976年之外的所有選舉結果。不過CNN強調,基于經濟趨勢的模型并非“政治水晶球”。更何況特朗普還有6個月的時間與拜登辯論,并將疫情責任甩鍋給中國。
“中國散布大量虛假信息,因為他們極其希望拜登贏得總統大選,以繼續占美國的便宜。”20日,特朗普以這條推特“收官”當天對中國的罵戰,表露出他的真實用意。俄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專家彼倫日耶夫對俄羅斯“今日經濟”網說,發動信息戰的是特朗普。他將“中國牌”作為反拜登的秘密武器,并相信謊言可以幫助他贏得第二個任期。
蓬佩奧也有他的私心。《華盛頓郵報》21日稱,蓬佩奧推行外交政策時,腦子里想的都是國內觀眾。他用公款在國務院宴請億萬富翁、最高法院大法官、政界要人和駐外大使等。蓬佩奧在世界舞臺上代表美國,不幸的是,他似乎是在為國內觀眾表演。英國《泰晤士報》說,蓬佩奧被指在為自己角逐白宮鋪路。
《華盛頓郵報》說,蓬佩奧精明地與一位善變領導人相處,但越來越明顯的是,他既缺乏美國外交官的支持,也缺乏美國最親密盟友的支持。美國顯得很孤立。俄羅斯政治分析家米羅諾娃對“今日經濟”網說:“我認為,特朗普將有一個非常糟糕的結局。當真相大白時,他會受到世界的評判。”
大選深入,美國可能“更骯臟”
對華攻擊,美國的邏輯是什么?在俄羅斯政治學家米赫耶夫看來,美國認為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沒有發展的權利。他在接受“俄羅斯1”電視臺采訪時說,中國希望成為全球事務的參與者,美國的霸權主義模式和霸權戰略卻要阻止任何國家接近美國的水平。
“鷹與龍的爭斗”,德國《時代周報》21日評論說,在過去幾周中,美國總統對北京的態度已經走到極端。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美國大選的深入,這種態度將“更骯臟”。美國CN?BC網站也認為,美中之間的緊張關系可能會在大選前進一步惡化。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說,在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行動方面,他“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
美國會發起新冷戰嗎?提出這個問題的德國《焦點》周刊21日稱,美國政府正在襲擊中國,從疫情到華為,再到對臺售武等。中美關系緊張可能進一步危及本就脆弱的全球經濟復蘇。盡管受到國際批評,特朗普政府仍然覺得自己處于更有利的地位,甚至要讓美國經濟與全球脫鉤。這一切讓人擔心會引發新的全球冷戰。
但德國《時代周報》認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沖突不是新冷戰。該報說,與美蘇冷戰不同,美國與中國的聯系太緊密了,美國無法像對蘇聯那樣隔離和遏制中國。特別是,中國對冷戰并不感興趣。它正巧妙地利用對手的弱點,來應對這個搖擺不定的超級大國的攻擊。▲
環球時報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