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鸝
摘要:為滿足石油工程市場化運行和中石化精細化管理需要,造價管理研究人員,歷時3年,通過建立健全石油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在現行定額體系基礎上進行升級、完善、改造,建成涵蓋物探、鉆井、測井、錄井、試油及井下作業等6大專業的石油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體系,并同步配套建成應用管理平臺,實現了造價全過程管理的信息化。滿足了石油工程建設前期估概算、設計預算、攔標價、投標報價、工程變更及結算等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清單計價工作需要。
關鍵詞:石油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體系;工程造價;應用實踐
一、兩種計價模式綜述
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是指為完成一個工程的建設、預期或實際所需的全部費用總和。通常,工程造價有兩種計價方法:定額計價、工程量清單計價。
定額計價,指建設工程中,在正常的施工生產條件下,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須消耗的人工、材料、機械及其資金的數量標準。這種計價方式把本來千差萬別的各種量、價、費等造價要素,綜合統一于預算定額體系中,帶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應用便捷、效率高,但不方便市場化運作。
工程量清單計價:指招標人公開提供工程量清單,投標人自主報價或招標人編制標底及雙方簽訂合同價款,工程竣工結算等活動,是由投標人完成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所需的全部費用。其特點是自主報價。清單方式計價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
清單計價與定額計價相比優勢在于:1)按工序分層級構建工程量清單,工程量清晰;量、價分離,費用透明,與市場接近,有利于規范定價、議價。2)以往工程設計和預算編制分成兩步走,設計調整、優化的循環回路較長。實行清單計價后,可實現工程設計和和預算一體化,為優化、節約投資提供了便利工具。操作便捷高效、投資受控。
在我國,住建部早于2003年發布了《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已在建筑、市政、園林、電力、道路等行業推行多年。2013年規范中明確要求,凡使用國有資金的建設項目必須采用清單計價模式。
石油行業,中石油、中海油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探索。2017年,中石化在三大煉化工程中(中科、中沙、古雷)試行基于清單計價的EPC承包模式。2018年,中石化石油專業工程清單計價在上游12家油氣分公司全面上線運行。
二、石油工程清單計價體系介紹
(一)體系構建的原則
一是依法合規,有章可循。石油工程清單計價體系建設參照國家《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等有關標準規范,符合現行的工程技術規范、標準;二是堅持市場化導向。清單計價體系建設要做到量價分離,標定量、競爭價,有利于引導甲乙雙方建立規范、有序的競爭機制;三是標準化。按照清單計價的要求對現有定額體系進行標準化梳理和融合,完善預算價格形成機制,滿足清單計價運行需要。
(二)體系構建的思路方法
1、按照施工工序分層級構建工程量清單模板
清單費用=清單工程量×綜合單價。工程量清單是依據項目工程設計,按工序分層級確定明細清單。清單計價是按工程量清單,依據人、材、機的消耗量定額、預算價格編制出綜合單價,將綜合單價與清單工程量綜合形成工程造價。
由此可見,清單計價體系構建的核心及難點是工程量清單的構建、綜合單價的編制。
石油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有行業特點。石油專業工程包括物探、鉆井、測井、錄井、試油氣、井下作業等6專業。石油工程工程量清單項目的構建以《石油工程工程量清單計算規范》為基礎,依據石油工程技術特點、施工工藝、財務核算方式等,按施工作業工序分層級構建清單項目。按照清單計價原則、計算規范要求,工程量清單的構建,應滿足4個條件:看得見 --便于分項工程工程量的計量,界面清晰、不交叉、不重復;看得懂--清晰反映工程現場施工特點和工作內容,一目了然;算得清--能清晰的計算清單工作量并能單獨計價,與定額、價格相對應;算得準--各專業清單的構建要統一規劃,便于信息系統的開發。
以鉆井工程為例:鉆井工程清單按3級設置,其中一級清單13項,以鉆井主體施工時間為主軸,如鉆前工程、鉆井施工準備、一開施工、二開施工、完井開次施工、其他輔助工程等劃分。二級清單219項,以鉆井施工為主線,輔助工程為輔,能夠根據施工條件和生產組織模式單獨進行造價計算來劃分。三級清單785項,按“量”和“價”計算工程造價的最小造價基礎單元劃分。由此構建出滿足清單6要素(項目編碼、項目名稱、項目特征、計量單位、計算規則、工作內容),的合格清單。
2、規范現行專業定額,編制綜合單價
課題組充分利用已有的成型、成熟的石油專業工程定額,通過對定額構成要素進行梳理、完善,形成滿足清單計價需要的消耗量定額。
從原造價系統數據庫中,將各油區定額數據導出;將具體清單項目的定額數據表格按消耗量構成進行梳理,對不符合清單計價要求的,重新拆分、規范、細化、整合;將每個清單項目的定額構成的消耗量與相應的人、材、機預算價格的之間的對應關系,編制出邏輯計算公式,重新入庫。
例如,鉆井工程消耗量定額包含井間搬遷時間消耗量、鉆進作業鉆時消耗量等共計23項工程時間消耗量定額。需要分別整理各油區、不同地層、不同施工條件下的工作時間,并根據其規律,形成相應的工時消耗量定額。而井下作業消耗量定額的梳理重點是將同一作業項目在不同油區的消耗量內容進行融合,統一標準。
按照以上思路、方法,研究人員完成定額梳理,形成新的定額庫表354個。每個庫表由消耗量定額及相應費用構成,錄入信息約300萬條。
3、構建預算價格庫
清單計價中綜合單價由消耗量定額和預算價格組合而來。消耗量定額與工藝技術進步、施工組織管理密切相關,在一定時期內是相對穩定。體現清單計價對市場敏感的兩個因素:一是預算價格隨行就市,二是市場供需情況。
石油工程預算價格由人工單價、材料預算價格、施工機械使用價格、技術服務價格四部分組成。其中人工、機械價格相對穩定,技術服務一般是合同價,而材料費用在鉆井、井下作業兩大工程造價中占比55%左右,因此材料預算價格對工程造價的影響非常敏感,材料價格的管理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石化石油工程量清單計價體系,預算價格庫以物裝部BW數據庫為源頭,統一規范了價格構成(材料預算價格=采購價+運輸費+管理費)。將石油專業工程中較常使用的25萬多種不同品種、型號、規格的材料,按照管理界限分為A、B兩類。A類主要為油管、套管、汽油、柴油、重晶石粉、油井水泥、抽油桿,即將增加新增抽油泵、井口裝置等。由造價中心統一管理,其余為B類由各企業管理。兩類材料都存放在一個數據庫內,建立預算價格子系統,實現從編制、審核、發布等全過程動態、規范管理。
(三)體系的應用實踐
清單計價體系的應用功能必須通過信息系統實現,石油工程清單計價體系及應用平臺(ZJPT)于2018年全面上線運行。
應用平臺建成了基礎數據庫、成果數據庫、管理數據庫、系統數據庫等6類數據庫,總計551個庫表,300多萬條基礎數據。
平臺包含6個專業,實現了清單計價模式下包括設計預算、控制價、投標報價、施工報價、變更預算、工程結算等6項造價核心功能。還涵蓋了預算價格管理、定額維護、清標、對標、進度結算、全口徑造價歸集、個人測試、統計報表等輔助應用功能及流程管理、權限管理、組織信息管理、用戶管理等4項系統配套管理功能。
建成后的清單計價平臺主要有4個特點:1)從定額維護、價格管理,到預算、結算的編審等應用功能全部在平臺上實現,滿足石油工程造價業務全過程管理需要,功能齊全;2)采用多層架構設置、面向服務結構開發,處理繁多的造價業務數據運算快、效率高;模塊化開發便于造價業務功能拓展及調整完善;3)數據庫及應用系統集中部署在中石化云服務平臺勝利區域中心,實現定額、價格、成果、用戶等造價信息的集中統一管理。4)通過建立集中數據庫的方式實現ZJPT與其他業務系統數據共享。目前已在勝利、江蘇、江漢、西北實現共享。
三、石油工程清單計價體系應用初步效果
石油工程清單計價體系及應用平臺包含了物探、鉆測錄井、井下、試油氣等專業的清單編制、審核功能;同時實現了材料預算價格動態化、信息化管理,數據接口滿足了造價系統與其它經營管理部門的數據共享。基本滿足清單計價的工程造價管理需求。
清單計價體系及平臺的應用,規范了中石化各油田分公司造價管理流程、實現了造價信息的集中統一管理、為促進設計源頭優化提供了便捷工具,為促進各油田分公司提升造價管理水平發揮了支撐和服務作用。
結語
從體系建設到平臺上線歷時3年,中石化率先在石油工程領域建成了清單計價體系及應用平臺、推行清單計價,替代了沿用多年的定額計價模式,實現了計價模式的轉換和造價管理平臺的升級換代應了造價行業發展的趨勢,適應了市場化運行需要,走在了國內同行的前列。
通過2年的應用實踐,清單計價在生產經營建設管理中的作用初步顯現。后期,針對各油氣分公司特點、需求,進行功能完善,對ZJPT進行優化,使操作更加簡便,提高工作效率。按照中石化“兩個三年、兩個十年”發展目標,扎實穩步推進石油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在2018-2020年,全面施行清單計價;從2021—2023年,依托大數據,定額編制到造價管理全面實現信息化;力爭到2035年實現造價智能化。
參考文獻:
[1] 黃偉和.劉海.張關平.鉆井工程建設全過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則研究. 工程造價管理.2018年第5期
[2] GB 50500—2013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S]. 2013.
[3] 中石化石油工程造價管理中心.中石化石油工程工程量計算規范.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