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倫皓
摘要:不斷提升井下作業的質量,避免安全事故產生是井下作業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井下作業企業必須要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通過多方努力實現施工質量的優化。石油企業在極力提升自身施工技術的同時必須重視井下施工安全,堅持科學施工和安全施工并行。
關鍵詞:井下作業;施工過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途徑
引言
石油井下作業的修井作業施工,是油田生產的一項必備的施工項目。通過井下修井作業,恢復油水井的正常運行狀態,保證油田生產的順利實施。加強對修井作業施工現場的管理,杜絕發生安全風險事故,才能保證修井作業施工的質量,更好完成石油井下修井作業施工的任務。
1石油開采井下作業的風險
1)井下作業中有幾種是比較頻繁的,起下作業就是其中之一,進行起下作業之前,由于沒有事先對剎車系統進行檢查,作業過程中由于剎車失控造成安全問題,或者由于超速起下引起頓鉆或者落物事故。在重負荷作用下,如果事先未對提升系統進行詳細檢測,易導致大繩斷落事故的發生,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不甚熟練導致在井口操作時單吊環傷人。操作者未取得相關操作許可證,操作技術不熟練或者違規操作,都會導致惡性事故的發生,危及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2)井下作業的另一重要過程是射孔作業,射孔作業是導致井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壓井液的選配不合理會誘發井噴,射孔方式的錯誤選擇會使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增加,未檢查防噴裝置,未進行試壓檢驗,工具及配件未準備就緒都會影響施工正常進行,導致安全事故的產生。3)填砂、防砂、沖砂、壓裂等都屬于帶砂作業的范疇,填砂后上起管柱達不到要求高度會使填砂過程出現砂卡管柱問題。防砂工具不慎掉落、攜砂液被破壞導致砂卡管柱等是防砂過程中易出現的事故。施工過程中油管或油管套等環形空間是地層砂和工程砂都必須經過的,這一環節非常容易出現沉砂卡鉆的問題。如果沖砂施工的排量不足,接單根速度跟不上,循環沖洗無法完全進行,會誘發這一事故。過快的加砂速度、過小的排量、過于猛烈的放壓、砂的比重過大都會使壓裂過程出現事故。4)氣舉、封堵、壓裂、氣井作業等是高壓作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不當的放噴會阻礙氣舉作業的正常進行,嚴重的可能造成事故。封堵劑的性能被破壞,施工時間過長、管柱滲漏等都會使封堵作業失敗。由于高壓施工自身有其特殊性,要求井口裝置、地面管線、施工管柱等均能承受一定程度的高壓。閘閥滲漏、管柱彎曲、管線刺漏等問題可能受試壓、安裝、選擇、檢查、固定等各個環節影響。
2井下作業安全管理的問題
2.1缺乏完善的運行體系
雖然我國石油井下開采工作正常進行,但是有些企業的石油井下開采工作的安全體系還沒有實行,企業的管理重心在于提高工作速率和工作質量,因此安全體系和制度的施行較為困難,很多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被束之高閣,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阻礙安全管理工作順利展開。
2.2沒有科學、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度
經過調查發現,很多石油企業對井下工作的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視,整個工作環境中沒有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一般是由一些具有高資歷的員工兼任,既要做好管理工作,也要做好生產工作,容易混淆每個員工的工作職能和工作范圍,簡潔來說,在井下工作中,沒有完全量化員工工作崗位責任制,員工分工不明確,并且資源分配不合理,為未來工作埋下隱患。
2.3設備安全系數和員工綜合素質不高
石油井下開采使用的設備經常會因為挪動和環境問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這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是一大隱患。除此之外,由于井下工作的工作人員學歷較低,當工作量大時,企業會大量招聘外來員工,很多都沒有工作經驗,對儀器的操作技術不熟練,這也是一大隱患,最嚴重的是員工的安全意識淡薄,管理人員對于整個環境的安全監督力度不夠,這樣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起到副作用。
3井下作業安全管理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
安全管理體系是進行石油開采井下作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理論依據,通過分析井下作業風險發生特點,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覆蓋到石油開采井下作業的全過程。企業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并將石油井下作業指揮系統作為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實行責任制管理,將各項工作細節的權責明確到個人,通過井下人員間的有效配合,保證作業實施細節的規范性與安全性,進而減少作業風險的發生。此外,安全管理體系中要強調人員安全管理意識的提升。通過開展安全管理教育、選取石油井下作業事故經典案例進行實例講解等方式,提升人員對井下合規操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主動風險防范意識。在工作中嚴格約束自身行為,積極配合井下安全巡查工作,提升石油井下作業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體系當中還應結合具體石油工程的特點,制定常發生風險的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將預案的內容細節傳達到每位員工,以便當安全風險發生時,人員能掌握正確、有效的處理方法和逃生方法,最大限度地減輕風險造成的損失。
3.2強化井下設備及技術管理
除人員之外,機械設備及技術是開展石油開采井下作業的另一項必須因素。井下作業難度大、危險指數高,高質量的機械設備和先進的作業技術是保證作業過程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石油企業應加大對設備購買的投資力度,積極使用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加強對現有設備的保養及升級,對于損壞比較嚴重以及故障頻發的設備予以更換處理。從而為井下作業創建一個安全、高效的作業環境,減少因設備問題而引發的安全事故。對于作業技術來說,除了積極研究新技術、使用新技術以外,企業還應加強人員的技術培訓,例如,邀請下井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員工舉辦技術指導講座,傳遞安全生產方式方法,提高人員技術水平,從而全面提高井下作業的技術性,保證石油開采井下作業安全。要求下井作業的參與者必須持證上崗,并定期組織技術能力考核,不斷加強人員的技術水平。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要注意作業人員間的合理配置,保證人員的技術能力與工作內容要求相匹配,從而保證井下作業的各項工作都能按要求高質量完成。
3.3培養專業的安全管理團隊
在如今的石油企業中,油田井下工作一般都具有操作性強、實用性強的特點,所以要求企業工作人員都具有較好的專業素養和安全意識,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多數油田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都有著安于現狀的心理,綜合操作能力也不斷的被消耗,安全意識薄弱,安全體系建立落實不當,最后增加了事故幾率的增加。因此,企業應該將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作為工作重點,培養一個專業的安全管理團隊,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可以定期指派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綜合能力。
結束語
石油井下開采作業一般在野外開展,工作條件艱苦,涉及到的工藝技術復雜。再加上石油、天然氣等本身的易燃性特點,使得井下作業面臨諸多危險因素。若不加強安全管理,一旦發生事故,會對相關工作人員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并影響工作進度。因此研究石油開采井下作業風險,分析安全管理措施非常必要。
參考文獻:
[1]孫紅佳,李明強.石油井下修井作業及現場管理的優化[J].化工設計通訊,2017,45(04):251.
[2]魏翔.試論石油開采井下作業的風險與安全管理措施[J].決策探索(中),2017(02):18-19.
[3]劉旭.石油井下作業安全管理問題分析[J].石化技術,2017,25(08):244.
[4]馬海禹.淺析井下作業時的井控安全管理[J].石化技術,2017,25(08):287.
[5]湯海濤.提升井下作業安全系數的措施探討[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7(06):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