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守忠 杜國棟 丁利霞 張峰
摘要:油田采油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種類繁多,如果管理不善將造成設備老化嚴重,甚至報廢。因此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其高質量運行,設備的維護保養目前是現階段采用現場容易疏忽的環節,如何提高維護保養質量,提高設備高質量運轉采油三區做出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設備維護保養;高質量運行
采油三區管理著抽油機設備346臺套,其中游梁機282臺(8型游梁機55臺,10型游梁機183臺,12型游梁機43臺,14型游梁機1臺),皮帶機64臺,泵類設備43臺,其他設備26臺,設備新度系數0.36。如何提高設備在現有的人員與資金基礎上高效運轉,我們做出了針對性的研究。
一、梳理完善設備管理制度,豐富培訓形式,提高全員素質
依托“信息化”移動巡檢系統,建立設備巡檢管理制度;明確設備節點保養標準,建立設備保養管理制度;按照“三定一巡”要求,建立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營造責任追溯內部競爭氛圍,建立設備故障考核制度。改變之前重處罰輕激勵考核機制,建立新的故障考核細則。重在形成“有獎有罰”的責任考核體系,營造內部管理競爭的有利氛圍。將責任單位的處罰作為激勵獎金,獎勵給其他未發生設備故障的單位,做到獎罰分明,只要管理好就能掙獎金。該區按照“層次清晰、責任明確、制度完善、追究閉合”的原則,建立健全理責任體系,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職責范圍、權限和任務,著力解決“誰來抓、抓什么、怎樣抓”的問題,實現設備安全生產層級管理,一級對一級負責。要求各注采站把安全責任層層分解,細化到每個班組、每個人,做到“事事有人問、處處有人管、時時有監督”,不留盲區和空白點,真正把設備安全工作的壓力層層傳遞下去。
二、強化設備過程管理 提升基礎管理水平
工作中,該區認真做好設備調查摸底工作,嚴格按照設備“三化三零”管理規定和設備保養規程及產量緊張形勢,始終堅持“內外兼修”的工作思想,嚴格按照“十四字作業法”的要求,對設備進行全面仔細的“問診把脈”。在檢修保養中,該區還開展了“三嚴”活動:即嚴查、嚴抓、嚴改,對設備進行臺臺過濾檢查。檢查到的“低、老、壞”現象要求徹底整改。重點做好螺栓緊固,變速箱、電機及各部軸承異常檢查,保持抽油機清潔。在此基礎之上,該區還進一步加強設備巡檢力度,嚴格落實點檢制度,完善設備維護整修規程,對所查出的問題列出清單,做到有問題,有整改,有落實,有反饋,對檢查出的問題,制定嚴格的整改措施,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按照設備的完好程度,我們對設備進行ABC分類統計,詳細摸排設備運行狀況,制定詳細的檢修計劃,強化設備過程管理,有針對性的按照隱患治理的“輕重緩急”逐步消除,不斷減少A類設備數量,從根本上消除設備重大隱患。
2019年以來,通過常態化巡檢及隱患排查,及時發現更換曲柄銷子26個,換毛辮子33井次,整改剎車24井次,爬梯6井次,調平衡19井次,調四點一線17井次,添加補充機油34井次,緊固潤滑連桿銷子4井次,加固電機控制箱4臺,換毛辮子17井次,校機校正井口9井次,新井投產上抽油機5臺、管理區內部轉機1臺次、換水泥基礎4井次,換減速箱7臺,緊固各部位螺絲124余處,調整更換電機13臺次、更換電機軸承13臺次。在春季設備保養整修活動中,按輕重緩急,作業停井、熱采轉軸、電檢、管線補漏、換皮帶、毛辮子、一保抓住有利時機進行維修和保養,在保養過程中做到嚴細、認真,嚴禁漏修、漏保,切實把好設備修保質量關,杜絕敷衍了事,對管理區所轄設備臺臺過濾,不留一處安全死角,實現全覆蓋,設備綜合完好率達99%以上。為原油生產的正常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合理優化資金投入,開展專項治理,提高設備本質安全
變設備故障后搶修為事前維護預修,因設備老化,設備存在隱患較多,如爬梯腐蝕斷裂、剎車失效等,這些小隱患容易造成大事故。上半年我們花小錢、防隱患,對去年未治理完成部分抽油機附件,今年已徹底全部治理完畢,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安全系數。因皮帶機超期服役,存在導向輪損壞、滑車架及曲拐軸承異響等問題,我們對小故障及時搶修,避免大故障的發生,減少大修投入。截止目前,皮帶機維修7臺次,換減速箱、項鏈論、軸承、支架,滑車架、導向輪等,針對位于抽油設備敏感區域、爬梯銹蝕、剎車失效、連桿彎曲、泳梁踏板缺失、減速箱三孔合一蓋板等,統一進行了整改安裝19臺次。
四、優化設計,合理匹配電機功率
在采油生產中,因電機配置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大馬拉小車現象,一直是制約油井高效生產的“頑疾”,不僅耗費電能,增加電費成本,還可能造成供液不足、油管和抽油桿干磨而躺井作業。
我們結合抽油機型號、電機的負載率、功率因數、電流等要素,建立了動態跟蹤表、繪制曲線圖,打破12型抽油機配備55千瓦電機、10型抽油機配備37千瓦電機的生產慣例,嚴格根據曲線圖來選用電機。調換電機20臺,基本消除了“大馬拉小車”現象,既保證油井高效生產,又節約了電能節約了用電成本。
五、應用功率法測調抽油機平衡
在采油生產的過程中,由于原油物性的變化,油層供液能力的變化及油井工作制度的改變,都會破壞抽油機原來的平衡狀況。為了保證抽油機安全運行,必須隨時對平衡率不達標的抽油機井調整。
傳統上采用的是電流平衡法,但是電流法不能區分有功電流和無功電流,只是假象平衡,因此應用功率法測平衡較電流表測平衡更為科學。截至目前我們應用功率法測調平衡22井次,平均單井日節電17.8kwh/d。
六、未雨綢繆做好設備雨季八防工作
這個區未雨綢繆,嚴格按照“雨季八防”要求,開展了自查自改活動,對變壓器、控制柜、電機等各個部位進行了緊固、封堵,包扎電動機接線盒、電纜接頭架高及輸油泵站防雨等,將安全工作真正落實了到實處。
通過上述一系列方法與制度,這個區的設備完好率達到90%,所有運行設備都高質量運行,促進了采油生產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袁謀等.《采油隊工人操作手冊》石油工業出版社.1991
[2].羅英俊等.《采油技術手冊》石油工業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