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虹 楊帆 王曉平


在黑龍江援助湖北醫療隊中,有這樣一位醫生,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抗震救災、2009年甲流防治都曾留下過他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他又主動請纓支援武漢,全力救治重癥患者……
半個多月來,哈醫大二院呼吸與危重癥二病房主任陳宏的名字多次出現在各類媒體中。那么,就讓我們全方位地了解一下這位在疫情面前敢于“亮劍”、甘于奉獻、勇于拼搏的“老兵”。
落地即戰
救援“老兵”帶隊率先進艙
13日午夜12時,載著哈醫大二院160名醫護人員的飛機降落武漢天河機場;14日凌晨2時,醫療隊抵達駐地。
陳宏跟隨醫療隊隊長蔣傳路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參加會議,了解醫院布局、科室分配和醫療流程,全面對接工作,準備當日接管病區。全部160名隊員開始進行集中培訓。醫療隊召開臨時黨總支會議,醫療隊共成立四個臨時黨支部,陳宏被任命為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兼隊長。
晚上,陳宏帶領第一小隊醫護人員率先進艙,與在艙外負責病歷書寫和醫囑錄入的第二小隊并肩戰斗,連續奮戰了6個小時,而陳宏從開始培訓到走出隔離病房,已經連續工作18個小時。此刻,距離醫護人員們抵達武漢不到20小時,他們真正做到了落地即戰!
陳宏參加過2003年非典防疫、2008年抗震救災、2009年甲流防疫,作為抗疫“老兵”,擁有豐富的救援經驗。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的隊員來自不同的科室,為了使大家能夠更好地使用無創呼吸機,了解新冠肺炎的救治過程,他為隊員們編寫了簡明版《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常規診療流程要點》,從如何詢問病史、診療、復查肺CT及病毒核酸指征、危重患者評估及死亡患者確認、病程記錄和病人分組管理六個方面進行培訓。
為了方便隔離病房內外溝通,陳宏貢獻出了自己的一部手機,用于患者情況反饋和醫囑溝通交流以及緊急情況會診。解決了艙內艙外溝通不暢的問題,各組的醫療隊員就變成了一個整體,能夠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專家意見與治療方案。
做患者的貼心人
提供有溫度的治療
與患者們一起共渡難關,也讓細心的陳宏成了他們最貼心的人,醫患關系特別融洽。48床的羅阿姨,老伴因為新冠肺炎在樓上病房住院,羅阿姨一直很惦記。每次查房,陳宏都會第一時間把羅阿姨老伴的情況告訴她。一位80多歲的患者牙齒不好,吃飯困難,陳宏就每天給他準備軟爛的食品。護士王建和王巖經常照顧一名無法自主行走的老大媽吃飯、如廁,大媽隔著口罩動情地說:“姑娘們,大媽現在不能抱你們,如果可以,我一定要抱抱你們。”
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會這樣配合治療。患者張某來院時,伴有嚴重的呼吸困難,情況非常危急,經過隊員們的奮力搶救,病情很快好轉。在后續治療中,張某逐漸變得焦躁和易怒,好幾次自行摘除無創呼吸機改為鼻導管吸氧,理由是“我現在感覺沒有那么難受了,這東西可以不用了。”陳宏苦口婆心地勸,說輕了擔心患者不聽,就拿出東北人特有的幽默:“你體驗過呼吸困難那個階段,你是不是不想再復習一遍?”
患者:“不想。”陳宏立馬跟上:“吃完飯一定把呼吸機戴上,這是保咱命的啊。給別人寫都是堅持就是勝利,給您寫‘再接再厲,不知道咋回事兒啊?”“軟硬兼施”下,患者開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繼續努力,早日出院”“新冠必敗,您必勝”“堅持就是勝利”“期待彼此的擁抱”……在武漢市第一醫院16樓重癥病區,幾乎每位患者床頭都貼有一張寫著鼓勵話語的淡粉色紙卡,卡紙上溫暖的話語都是陳宏醫生針對病人的不同情況親手寫下的。
每天超負荷運轉,為啥還要寫這些小卡片?陳宏用心良苦:“患者天天看著這樣提示性的文字,好像我們在查房,在溫柔地告訴他,這個疾病并不可怕。所以,他們焦慮的情緒大大緩解,對于戰勝疾病的信心也大大增強了。”
治療體會
戰“新冠”要有新思路
作為呼吸科專家,從抵達武漢那天起,查房、診療、解決重癥病房里棘手的疑難問題就成了陳宏每天的日常。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有40多名患者從重癥轉成輕癥。
陳宏強調,關注患者原發疾病和呼吸衰竭誘發的并發癥是治療的根本。20日,病房收治了一名患有風濕性心臟病的女患,入院后即出現左心功能不全和房顫,導致不能平臥,無法睡眠。經過哈醫大二院多學科專家的會診,給予強心、利尿、擴血管和輔助通氣等一系列治療,病情和睡眠質量明顯好轉。很多病情復雜的患者,患有糖尿病、腎病等基礎疾病,需要進行補液、糾糖、抗凝、抗感染等一系列綜合治療,這要求醫生具有全面的專業知識,給予精準的診斷,才能確定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陳宏談到,根據此次新冠肺炎的特點,醫生們已經總結出一套包括呼吸機參數調節和小劑量、短療程藥物沖擊治療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黨旗飄揚
抗疫戰斗是最好的試金石
抗疫戰斗是最好的試金石,可以試出黨員對黨的信仰和群眾對黨的熱愛。“有陳老師在,我們就覺得有主心骨了。”哈醫大二院感染科醫生黃海英剛剛提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她介紹,作為醫療隊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在病房里,陳宏主任帶領醫護人員全力救治患者,是患者的貼心人;出了病房,他還是隊員們的貼心人。
“在黑龍江,我們是同事;在武漢,我們就是戰友,是家人。”在與黨員和群眾的談話中,陳宏詳細詢問了大家目前的困難和問題。從工作到思想再到家庭,無論有什么后顧之憂,臨時黨支部能解決的堅決解決,不能解決的向上級黨委反映解決。所有的醫護人員要相互關心,守望相助。
沒有蛋糕,沒有蠟燭,2月16日一早,隊員們用蘋果擺了一個極簡的“生日蛋糕”送給陳宏,他說“蘋果寓意很好,我一定把你們平平安安帶回去,明年的這個時候,我請大家吃飯!”
面對肆虐的疫情和艱巨的任務,老黨員陳宏的付出與擔當,時時刻刻影響著周隔的醫護人員。感染科醫生黃海英更加堅定了要成為一名黨員的決心,寫下了戰地入黨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