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虎虎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江蘇 蘇州 215411)
深度學習是對學習狀態的質性描述,涉及學習的投入程度、思維層次和認知體驗等層面,強調對知識本質的理解和對學習內容的批判性吸收與利用,追求有效的學習遷移和真實問題的解決,屬于以高階思維為主要認知活動的高投入、有意義學習過程。
單元整體教學是為解決課時之間的零散性、知識之間的孤立性、單元之間的割裂性和學科之間的無關性等問題,以系統論和整體思維為指導,強調教學的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聯和統整,是從長程視野的高度進行教學規劃和貫通設計。單元教學目標是在對課程標準的深入解讀、單元核心內容和學生學情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的,每課時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都是從單元的目標和內容拆分而來,每一課時承擔單元整體教學的一個階段。單元整體教學具有層進性、關聯性、結構性、系統性和發展性等特征。
指向深度學習的單元整體教學是以整合的知識為內容,以提升思維品質和高階思維為目標,發展學生跨學科視野和綜合運用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進行某一單元或主題的整體規劃和貫通式教學設計,強調知識結構的整體理解、學生學情的整體把握、學習環境的整體設計、教學過程的整體構建。
Nelson Laird等學者基于深度學習量表分析,發現深度學習可以解構為高階性學習、整合性學習、反思性學習這三個相互關聯的部分,單元整體教學是促進高階性學習、整合性學習和反思性學習的必然選擇。
首先,單元整體學習是在對一章內容的綜合考慮和整體分析的基礎上確定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這樣就體現出了層進性和沉浸性,學生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有助于促進思維從低級向高級進階,屬于高階學習過程。
其次,單元整體教學以整合本章內或不同章節間的知識為教學內容,學生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有助于促進核心概念和物理觀念的形成,屬于整合性學習過程。
再次,單元整體學習的課時之間邏輯聯系緊密,貫通性強,學生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有助于促進批判反思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屬于反思性學習過程。
指向深度學習的單元整體教學可以分為分析階段、設計階段、實施階段和評價階段,實施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分析階段是單元整體教學的基石,這個階段首先需要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學情和學習興趣,以確定單元整體學習的起點;其次需要分析課程標準和解析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最終確定本單元的研究主題。
設計階段是單元整體教學的關鍵,這個階段需要確定單元學習目標和核心內容,并細化每一課時的目標和學習內容,在此基礎上整合教學內容,進行整體建構和教學設計。
實施階段是單元整體教學的核心,這個階段首先需要明晰每一課時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充當的“角色”和定位,然后分步靈活地實施課時教學,以貫通單元核心知識和內容。
評價階段是單元整體教學的導向,這個階段需要注重表現性評價,關注學生在每一課時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和思維發展情況,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促進思維品質和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
高中物理新教材對原來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和重構,從目錄上看,新教材的章節安排非常適合進行單元整體教學。下面就以選擇性必修2第一章“安培力與洛倫茲力”為例,探討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物理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途徑,教材中“安培力與洛倫茲力”一章包含: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質譜儀與回旋加速器四節內容,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時可細化為6課時內容,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單元目標、課時內容和目標、主要教學活動如表1所示。
6課時內容間有很好的關聯性和統整性,這為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基礎。第一課時內容以前面章節所學的“磁感應強度”為基礎;第二課時以第一課時為基礎,安培力是洛侖茲力的宏觀表現,洛侖茲力是安培力的微觀本質;第三、四課時是第二課時的延伸和拓展;第五課時是重力場、靜電場和磁場的綜合應用,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第六課時介紹了兩個儀器,是物理知識在工程技術中的具體應用,這充分體現了新課標STSE的理念。
單元整體教學強調層進性、關聯性、結構性、系統性等,有助于學生對核心知識、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和把握,是促進深度學習和培育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必然路徑,單元整體教學也能有效提升教師的知識整合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新教材的內容安排非常便于教師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希望廣大同仁精誠合作,共同研究探討單元整體教學的范式,并建立相應的教學資源庫。
表1 “安培力與洛倫茲力”單元整體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