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勇
(中鐵十六局集團鐵運工程有限公司, 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1)施工時不會額外增加設備的投入應用,可以應用傳統的液壓起道機等工具。
(2)不用拆解舊道岔,可以整體進行移動,節省鋪設施工時間。
(3)施工速度加快、效率較高。
(4)可以滿足實際施工要求,不需要進行總體封鎖。
提前調查鐵路利舊道岔鋪設位置,主要調查內容有線路兩側通信情況、電力情況、信號情況等各類現場條件,根據施工方案做好時間的安排,按照工藝流程縱移走行線,確保滑軌和滑輪整體移動至鋪設位置,然后對其進行檢查,達到相應的開通條件后證明道岔鋪設作業任務順利完成。
(1)現場施工調查。仔細調查施工現場,為后續道岔橫縱移打好基礎,明確會影響道岔整體橫移的障礙物,比如在道岔咽喉區調度車輛的信號較多,為了避免影響信號傳遞,可以應適當墊高道岔,科學、合理地進行縱移走行線。本文道岔長為37.907m,應用鋼尺等工具測量利舊道岔尺寸,和設計文件進行比對,確定最佳的道岔開向和長度。表1 為施工時應用到的大型設備及小型機具。
(2)施工方案及封鎖時間安排。提前調查施工現場,對施工文件進行會審,確定具體的封鎖時間,另外根據設計文件研究項目施工是否可以在180min 的施工天窗封鎖時間內完成。通過嚴格仔細的會審確定封鎖點內橫、縱移工作量,各個部門做好配合,確保各個工序有序銜接。

表1 主要使用的大、小型機具
正確地選擇縱移走行線是整個道岔縱移過程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內容,為了達到節省人力成本的目的,同時也為了給后續施工提供便利,縱移走行線一般需要應用直線段、平坡或下坡路線[1]。選用縱移走線時綜合考慮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在現場施工中較為常見的路線有三種:
(1)選線時盡可能保證不會對行車造成影響,新鋪走行線的投入較小,可以優化整體施工方案,便于后續的轉線施工步驟,節省施工時間。一般來說,可以利用改擴建工程中還沒有開通的線路當做走行線。
(2)如果區域內沒有可利用的線路,為了后續施工需要應新鋪走行線。完成路基的填筑和整平施工后,應用枕木、鋼軌、連接件等鋪設成為簡易走行線路。
(3)將臨近的線路作為走行線,如果應用這種方式注意封鎖,同一個封鎖點內將利舊道岔縱移至設計位置,這時往往需要較大的插入工作量,一般需要適當分解轉線步驟。
不同的走行線形式具有不同的特點,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走行線方式,確保可以達到施工目的。
(1)對道岔岔前、岔后以及接頭位置進行全面的檢查,以確保所有的螺栓已經被拆除,提前涂油。針對插入軌排做好引樁標記,并且備齊軌料和設備。
(2)封鎖前提前按施工計劃做好車站登記,接到施工命令后,防護人員按照規定要求設置好防護標志,防護人員到位后方可開展施工作業。
(3)固定尖軌位置,旨在固定尖軌。徹底清理枕木盒、枕木頭的道砟,既有道岔整體的提升過程需要應用的設備主要是液壓起道機,在提升的時候務必保證道岔整體的抬升高度符合相應的設計要求,道岔整體狀態穩定后就可以開始搭建枕木跺。
(4)完成枕木跺的搭建工作后,滑軌抽入的方向和走行線方向相互垂直,一共需要設置6 道滑軌,合理控制滑軌之間的間距為6.5m,采用長度為7m 的鋼軌,按行軌方向設2%下坡。完成滑軌坡度調整后設置滑輪,確保滑輪和滑軌面處于同一條直線。準備工作完成后觀察道岔下方是否存在作業人員、工作設備以及工作材料,緩慢將道岔緩放置到滑輪上開始橫移。推移人員聽從指揮人員的統一指揮,合理控制推動力度,確保可以控制道岔整體的兩端平行勻速地前行,直到達到預定位置。
(5)完成橫移后開始進行縱移,抬起道岔將枕木跺以及橫向走行軌拆除,然后將滑輪設置在縱向走行軌上,掉轉滑輪方向,檢查道岔下方確保無工作人員、無施工機具以及施工材料方可進行作業,將道岔設置在滑輪上,并提前做好縱移的相關準備工作[2]。
(1)嚴格按照相應的工序做好分工,施工人員需要在各個施工位置進行站位,起步時通過撬棍增加兩側推力。利用人力牽引棕繩,再加上后方的推動作用,前后方統一指揮、統一發力,共同促進道岔向前移動。
(2)嚴格控制道岔縱移行走速度,不宜過快,滑輪移動時注意隨時走、隨時利用撬棍進行敲打,及時進行糾偏,以避免掉道問題的發生。道岔上坡時,需要在左右兩方分別設置一條牽引繩,為每根繩子配置10~15 人一起向前拉動,旨在增強牽引力。
(3)在走行線行走的過程中,需要配置專人負責觀察滑輪,如果出現偏斜類問題應該立即停止行走,及時進行調整和糾偏。如果走行線行走過程中出現滑輪掉落的問題,立即停下并適當抬起岔道,適當抬起道岔掉道位置,將滑輪重新安裝上繼續前行。
(4)提前確定道岔縱移就位的位置,并且做好相應的標記,為了防止推力過大從而影響縱移過程,應用木枕對道岔縱移終點進行阻擋。
針對無縫線路區段,對插入道岔位置分散應力,按照具體的設計要求提前準備好軌料。接到封鎖命令后技術人員按照相應的位置標記,徹底拆除既有的線路,對道砟進行充分、全面的整理和整平,測量道砟高度。在道岔重鋪施工的過程中,為了避免造成道岔、轉轍機等部位的損壞,應用人工的方式對道砟進行回填,完成后對道岔進行全面的檢查。
完成道岔鋪設施工后,開通道岔前半個小時,需要再一次對道岔整體的尺寸進行測量、檢查和確認。另外,還要對道岔其他參數進行檢查,確保達到相應的設計要求,比如軌距、支距、接頭錯牙、軌縫、滑板、膠墊、其他連接件等,一旦這些參數的任何一項超出設計范圍,施工人員應該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調整。完成檢查工作后聯系工務、電務等相關部門,再次檢查開通條件,開展相應的連鎖試驗,共同簽字確認才能開放道岔。開通后,首列列車經過后施工單位需要再次檢查規矩、道岔水平等相關參數,適當進行加固養護,以提高線路穩定性,保障行車安全。
單獨拆解、運輸、重組的過程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操作的過程中還可能出現配件丟失或者損壞的情況,不利于鐵路站場改造。道岔在整體橫縱移及重鋪操作可以節省大量的施工時間,提高重鋪施工質量,避免了扣配件的缺失,值得被廣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