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出色表現的蒙哥馬利被調到坎伯利參謀學院,暫時擔任教官一職。蒙哥馬利初上任,查閱了大量以往的訓練記錄,并認真考察了學員們的各項素質指標,制訂了一份科學嚴謹的訓練計劃。
蒙哥馬利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對學員的高要求讓很多學員叫苦不迭。有一次野外訓練時,一名學員沒按要求著裝,蒙哥馬利生氣地對他嚷道:“你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嗎?簡直太無紀律性了!”學員委屈地辯解:“對不起,我保證下不為例。”“知錯就好。”蒙哥馬利板著臉說,“不過,懲罰一定不能少,罰你做其他學員三倍的訓練量。”野外訓練的難度本就大,三倍的訓練量更是難上加難。蒙哥馬利的副手替學員求情,蒙哥馬利一本正經地回答:“野外訓練,著裝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在戰場上發生這種失誤,可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深刻地記住教訓。”副手忍不住說:“難道你不知道你只是暫時擔任教官嗎?不久后你就會被調走,何必這么認真呢?再說這些學員本就是軍官,畢業后也許會成為你的同事甚至是上司,你沒必要得罪他們吧。”“我當然知道這些,教官是暫時的,但我的責任卻是永遠的。我不能因為自己要調走或者怕得罪他們而丟開自己的責任,這不僅是對我自己不負責,更是對學員們不負責!”副手慚愧地低下了頭,他對蒙哥馬利肅然起敬。
素材解讀
歌德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蒙哥馬利對學員們負責的背后,更多地體現出了他對學員們的愛。在交際中,只有真誠地付出責任付出愛,才能贏得他人的尊敬和愛戴。也正因為如此,蒙哥馬利才在其光輝的一生中留下了赫赫威名。
“責任”是指“分內應做的事”,大至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小至集體榮譽,家庭和諧,個人前途等都有我們“應做的事”,都有我們應盡的“責任”。在和諧社會發展的今天,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時代的需要。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應分別承擔起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祖國、對人類的不同層次的責任。
請以“責任意識”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寫自己的經歷,也可以寫別人的事;可以從正面寫,也可以從反面寫;可以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