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鐵毅

自2019年年末,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及時應對,科學部署。習近平總書記于1月7日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月20日專門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批示,1月22日明確要求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控制。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又于正月初一和2月3日兩度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決定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并針對疫情防控工作發表了重要講話。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系統總結了2019年年末以來黨中央對于疫情形勢的準確判斷和科學應對,并對如何將防控工作的關鍵問題抓實、抓細、抓落地提出了明確要求,進行了總體部署,為我省的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總體部署要圍繞“中心”
自疫情暴發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命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繁榮發展的重要保證,亦是與世界其他制度形式的本質區別。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還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于“人民”這個中心,無論是黨和國家的頂層設計還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具體落實,其衡量和評價標準都在于“人民”這個標尺。所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也必須要對防控工作和經濟發展、嚴格執法和人性關懷等重大關系進行考量和平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能夠在防控工作的總體部署中正確處理和平衡各方面的重要關系,而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要求,正是我省各級黨委和政府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合理的和科學的部署的“定盤星”。
二、疫情防控要把握“重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事關我國對外開放”,明確了“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強重點地區疫情防控”“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等四項重點工作。這四項重點工作的提出,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我國疫情防控工作主要矛盾的精準把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結合具體實際精準把握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矛盾,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落細。要明確全省一盤棋的總體防控思路,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的具體部署上來;以避免人員聚集為重點,有效解決我省“聚集性”傳播的特殊性問題,并落實和運用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策略,為有效加強我省重點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保障;切實完成各地入戶排查工作,排查潛在風險,有效提高收治率,并發揮各地醫療系統援鄂工作隊的重要作用,總結重癥患者治療的寶貴經驗,有效提高治愈率;依托我省科研機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作用,在我省醫療、民生、社區工作等領域內發揮專長,為各項工作提供新的技術和理論支持。
三、維護秩序要著眼“大局”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了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之間的辯證關系,指出 “做好維護社會穩定,是有效應對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自疫情暴發以來,全國上下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來,勠力同心向新冠肺炎發起了阻擊戰、殲滅戰。但是,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愈是聚焦于新冠肺炎這個具有非常規性和不確定性的中心,那么,當下社會整體的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就愈加凸顯出來;反之,一旦從根本上遏制了當下社會整體的不穩定因素的萌芽,那么,就會對有效應對重大疫情形成重要保障。然而,在特殊時期,社會不穩定因素具有多發性、復雜性等特征,因此,如何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切實處理好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之間的辯證關系,是當前時期對各級領導干部能力的重大考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尤其是要做好“全力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維護醫療救治秩序”“扎實做好社會面安全穩定工作”和“切實維護正常交通秩序”等四項工作,不但為我省各級領導、各個部門正確處理這一關系明確了方向,更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我們要切實明確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以及提出的思維方式,從疫情防控這一大局著眼,在整體上形成和樹立大局觀念,圍繞疫情防控工作構建主次矛盾清晰、各領域分工明確、各方面有條不紊的維護社會穩定工作體系。
四、輿論引導要堅定“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一些群眾存在焦慮、恐懼心理,宣傳輿論工作要加大力度,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一旦輿情出現問題,勢必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與當前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形成相互疊加,掣肘疫情防控整體工作,如果不能對之進行有效應對,甚至會激化矛盾,對意識形態陣地構成威脅。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強化顯政,堅定戰勝疫情信心”“把握主導,壯大網上正能量”以及“占據主動,有效影響國際輿論”正是當前切實做好宣傳教育與輿論引導工作的“高招”。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正確把握主客體實際因素之間的張力,以實際行動和客觀現實為基礎,不斷增強自信,以充分發揮主動性為路徑,形成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的主導權和主動權。要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疫情防控的專業知識,高密度、多層次發布權威信息,以事實和真相為依據,有力回擊各類謠言;推動提振信心,鼓舞士氣的宣傳報道,形成有力的正向引導;同時也要主動發聲,回應國內外關切,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全方位展現我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擔當和貢獻。
五、經濟發展要確保“穩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疫情對經濟運行的影響還會持續,主要會體現在加劇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延緩投資項目建設進度、抑制內外商務經貿活動、加大穩就業壓力等方面。對這些現實問題和潛在影響,要做到心中有數,積極進行應對”。從歷史上看,2020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從現實中看,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此意義上,疫情防控工作亦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交匯點,即通過當下的疫情防控工作,保衛過去的奮斗成果,并為未來的繼續發展奠定基礎三個維度的交匯。可以說,只有牢牢把握住“穩定”這個核心,才能夠有效促進過去、現在、未來三個維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歷史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著力穩定居民消費”以及“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等四項要求,不僅揭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現實維度,同時也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中指明了確保經濟穩定發展的實招。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在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進行并盡快取得最終勝利的同時,積極鞏固經濟成果、謀劃地方的經濟發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制定有序推動企業復產復工的時間表;能夠通過對特殊時期居民生活方式的深入分析,預見經濟業態的發展趨勢,挖掘和釋放居民消費潛力,從而穩定居民消費;此外,人類的實踐歸根結底是以經濟行為為重要體現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因此,我們還要對此次疫情防控中所暴露出的治理能力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及時填補對相關違法經濟行為監管和治理不善的漏洞,在根本上夯實推動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從而把這次疫情阻擊戰作為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和我國社會整體進步的重要突破口。
六、具體落實要強化“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基層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而不是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方式來給基層增加負擔、消耗基層干部的抗疫精力”。任何有效的“高招”“實招”最終都需要通過扎實嚴謹的實際工作才能夠成為現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關鍵在于我省各級領導干部要能夠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領導和決策部署上來。就我省當下的疫情防控工作形勢而言,在源頭上對居民聚集和人員流動的管控是決定疫情防控工作成敗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我們能夠盡快解決基層工作與基層干部精力之間的矛盾,將戰力迅速投放和科學配置在防控一線,在各級黨員干部下沉社區的工作中壓實責任、強化擔當,以優良的作風和實際行動為保障,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具體要求落在實處,轉化為我省上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現實力量。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責任編輯/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