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飛 張志生 路輝 李冬梅
摘要:為解決目前云南電網公司配網網架結構薄弱、裝備水平較低、管理相對落后、供電可靠性不高等問題,本文引入網格化管理思路,通過對省-地-縣-班四層級管轄區域劃分管理網格,進行配網全維度管控及對標管理研究工作,提出一種配網運營網格化管控的管理新模式,并將這種新模式應用到配網運營精益化管控平臺,實現配網業務可觀、可測、可控,為各層次、各環節提供全景化的監測、運營監控、輔助決策的配網立體支撐。
關鍵詞:網格化管理;配電網;全維度管控;對標
配電網直接面向客戶提供服務,是聯系人民群眾的“傳感器”。當前,由于配電網規模越來越大,網絡結構越來越復雜,且配網管理薄弱,停電多、電壓低、搶修慢等問題長期存在,供電可靠性、電能質量和服務質量等主要生產指標提升面臨瓶頸,已無法滿足各方各面要求,“獲得電力”指標差距較大。而配電網常規、傳統的管理方法和手工管理手段已經難以滿足配網發展需求。為此本文引進配網網格化管理思路,構建配網運營精益化管控平臺,實現配網的全景監測、輔助分析、協同解決、全景可視。
一、配電網管理現狀分析
目前配網管理者主要職責是分析收集本單位配網規劃、建設、生產運行中的問題,關注重點問題,跟蹤治理。但由于目前配網管理要求的內容多,數量大,信息碎片化,表單繁瑣,管理人員深陷繁瑣的業務中,反而無暇處理做好關鍵事項的計劃安排,布置實施以及跟蹤檢查。主要表現為:
(1)配網管理點多面廣,數據量大,很難全面分析配網完整的運行情況;
(2)各類分析報告內容繁多;
(3)海量數據的統計分析工作量大;
(4)配網管理人員忙于上報統計和計算報表分析。
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6+1”業務應用體系,包括一體化生產、營銷、GIS,以及公司自建的配網搶修指揮系統、電壓監測主站等系統,構建了配網運營管控的基礎應用體系,具備了為智能配電網全過程管理建設提供數據、流程服務的基礎能力。但是隨著業務管理重點的持續變化和協同需求增多,系統建設廠家各異、數據規范差異、同一數據副本多源頭維護,重復投資明顯,難以完全發揮信息系統統籌規劃能力。具體表現為:
(1)相關業務需求因業務管理條塊分割、管理邊界重疊交叉、管理方式各異等原因導致系統功能重復且零散建設,各單位的建設成果難以推廣和復用;
(2)部分系統數據未共享,導致數據錄入重復、數據不一致,或者不同業務間數據標準統一程度不高導致數據難以共享;
(3)以上信息化的問題,導致配網各層級管理無法深入、分析內容不細致、綜合分析不到位、分析維度不全面、流程狀態不明確,作業人員位置不清楚、工作反饋不及時、工作痕跡輕記錄。
二、配電網網格化管理思路探索之路
(一)網格化管理
網格化管理是一種“借用計算機網格管理的思想,將管理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若干網格單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各網格單元間的協調機制,使各個網格單元之間能有效地進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組織資源,以最終達到整合組織資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現代化管理思想。”
網格化管理在資源共享和問題的協同解決上發揮作用。在計算網格、數據網格、存儲網格等多種網格中,網格化管理能夠將分布在不同領域的資源進行統一的協調調度,有效避免各單元的重復建設而造成的浪費。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網格化管理能夠建立組織各單元間的整體觀念,促成相互協作,協同解決問題。
(二)配電網網格化管理思路
以計劃為龍頭,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為抓手,整合離散的配網的業務數據,利用大數據平臺數據分析技術,構建運營監控平臺與各業務域之間的數據共享,通過配網的運營監控和業務穿透,以省-地-縣-班四個維度劃分網格,以班組為最小劃分網格單位,對配網全過程進行分析及可視化管控,以精確定位異動問題,助力配網管理提質增效,最終實現配網的全面監測、輔助分析、協同解決、全景可視。
三、基于網格化管理的配網運營精益化管控平臺建設
(一)平臺目標
平臺以配網全過程管控為主線,大數據分析手段為核心技術,基于GIS地圖,以網格管轄區域為基礎,利用以電網資產模型為主的設備數據、以空間位置信息為主的圖形數據,為各級人員提供一個實時可觀、可測的配網設備運行監控畫面;充分運用配網規劃、基建、生產、營銷等多專業信息傳遞和業務聯動、信息共享、數據融合及數據應用,建成“設備狀況一目了然”、“決策指揮一體作戰”的配網生產管理體系;為各層級、各環節打造全景化的監測、運營監控、輔助決策,支撐公司實現省-地市-縣區-班組四級配網生產業務以及對配網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設備維護、運行監控、作業管控、指標管理和分析等核心業務的精益化管控;應用大數據技術以及智能分析算法,開展配網故障原因的深層次挖掘,實現配網報表、計劃等配網全流程管理業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二)配網網格化全維度管控
平臺依托省-地-縣-班四層級網格劃分,分別從網格基本信息、績效指標、資產規模、停電情況、作業情況、搶修情況、負荷情況、電能質量等幾個維度開展配網網格化管理,抽取各維度核心指標,開展指標分析及監控預警,通過多維度指標的分析及預警,整合發現整個配網異動問題,并與GIS地圖聯動,發現電網網架薄弱環節,并結合異動情況,綜合分析各指標異動情況,制定不同策略,跟進落實問題閉環反饋,以改變傳統的單一問題單一處理的思維方式,進而提升公司整體運營分析和協調管控能力。
(三)基于配網網格的對標管理
平臺以省-地-縣-班各級管轄區域為基礎網格,開展核心業務、核心指標的對標工作,其核心業務包括配網關鍵指標、預安排停電、故障搶修、運維管理、電網網架五大業務,圍繞五大業務的核心指標開展同質對比、目標對標工作,以指標為基礎,用分析結果說話,不同層級的網格的分析結果對各家單位都能起到不同的指導作用,更能保證各家單位找準自己在公司中所處的位置,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特別是能找準自己的差距,揚長克短,通過查找歷史和標桿數據,明確目標,追趕目標。
四、總結和展望
配網運行管理需要一套智能化、科學化、精益化的管控思路,以實現配網現場作業透明化、業務管理可視化、運營決策智能化,并有效提升配網全方位管理。故而,本文引進配網網格化管理思路,以全面提升配網精益化管理水平為目標,充分運用網格、大數據等新技術,擺脫傳統生產模式在信息獲取、狀態感知及作業方式等方面困局,實現關鍵指標、流程等信息的網格化實時監控,提升設備狀態感知、輔助決策及生產指揮能力,打造省、地、縣、班四級網格聯動監控指揮體系,提高公司運營分析和協調管控能力,促進生產管理由“被動”向“主動”轉變,引領配網生產管理模式智慧化轉變。
平臺利用網格化管理思路,強化核心指標、業務流程管理能力,基于指標分析及監控預警等功能與應用,發現問題并跟蹤閉環,進而提升配網專業管理水平。利用網格化管理模式,合理安排巡維計劃,提高運維效率和巡視質量,有效緩解人員緊張程度。
參考文獻:
[1]. 《配電網全過程網格化管理實踐》
[2]. 《配網運行“云導航”:精確定位異動問題,助力配網管理提質增效》
[3]. 《電網設備運維服務的網格化管理模式概述》
[4]. 《一種輸電線路網格化運維策略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