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興安嶺地區委員會


大興安嶺是國家重要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和與俄羅斯毗鄰的邊境地區,肩負著生態安全和國防安全兩大責任。我們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定的具體任務,結合實際、對表對標,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扎實推進林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中國之治”的林區樣板。
一要健全完善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經濟體系。堅持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產業振興,實現動能轉換,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要固根基、擦亮底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繼續堅持政企防火“三同”原則和指揮體系聯合辦公,確保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行為,保質保量完成森林撫育任務,加快推動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清倉見底。要揚優勢、做出特色。旅游經濟重點圍繞“北、冷、大、愛、源”等特質性資源開發文旅產品,大力發展特色民宿,叫響“神州北極·大美興安”品牌。農業經濟重點實施“四化四鏈”融合發展和農業組織化提升落實行動,努力實現種得好、產得優、賣得俏。礦業經濟重點推進松嶺鉬鉛鋅多金屬礦項目核準和采礦證辦理,力爭年內破題。要抓創新、促進轉化。實施發展電商網紅經濟落實行動,努力培養一批網紅達人和網紅林場、網紅村;制定出臺支持民營經濟和“雙創”升級的政策包,不斷壯大民營經濟。要補短板、縮小差距。實施人才振興落實行動,補齊“三缺”短板;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制度機制,補齊營商環境短板;打好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加強“鐵公機”、通信、供電等項目謀劃儲備,夯實發展基礎。要善借力、乘勢而上。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規劃盤子;扎實開展項目建設年,以有效投資助推林區振興發展。
二要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圍繞林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重點領域體制機制和關鍵環節改革,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要重構體制機制。打好重點國有林區改革攻堅戰,通力做好林業集團組建工作,建立政企協調配合共享的融合發展機制,打好防范重大風險攻堅戰,確保改革平穩有序推進。要建設美麗城鄉。做好城鎮、鄉村、林場存量再規劃,傾力打造“最北、最冷、愛情、古驛”等特色小鎮;加強城鎮精致化建設精細化管理,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升級、“三供一業”及綠化、夜景亮化工作;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落實行動,打造“高品質”鄉村。要創新社會治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健全完善林區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認真解決群眾合理合法利益訴求,依法打擊違法信訪行為;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建設高水平“平安興安”;推動公共資源、服務、管理重心下移,以“一核三治”打通基層“善治”之路,優化基層治理結構、提升治理能力。要著力改善民生。繼續打好穩定脫貧攻堅戰,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養老保險擴面提質保支,設立特殊困難人員救助基金,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三要健全完善林區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體系。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鞏固發展林區良好政治生態。要抓思想固根本。完善加強理論學習的制度機制,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推動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化。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要抓文化提自信。實施文化振興落實行動,籌建大興安嶺(林業)博物館,舉辦慶祝建黨99周年系列文化活動,抓好內外宣傳,大力弘揚新時代大興安嶺精神,激發振興發展的精神動力。要抓班子帶隊伍。認真落實《2019-2023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開展“本領提升年”活動,建立干部正向激勵和澄清保護機制,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要抓基層強堡壘。全力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繼續實施融合黨建三年工程,嚴格落實黨內基本制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要抓民主聚合力。全力支持人大、政協、統戰工作,健全完善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監督制度、政協專門協商相關制度、黨外代表隊伍建設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形成振興發展的強大合力。要抓廉政守底線。嚴格執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實施辦法,推動審批監管、執法司法、工程建設、資源開發等重點領域制度建設,繼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建設乾坤朗朗的清廉興安。
責任編輯/王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