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榛

抗擊疫情、復工復產、完成今年預定發展目標,是當前和疫情過后需要協調而有序推進的工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一定能夠做好這幾項工作。我省雖然不是疫情中心區,但快速增長的確診病例一度給我們帶來不小壓力。現在,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我省確診病例連續多日為零。按照鐘南山院士預測,全國將在4月份結束疫情。復工復產以及后續的恢復經濟將成為更為突出的工作,需要繼續發揮疫情防控顯現出來的攻堅精神,打好我省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攻堅戰。為此,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分析我省受疫情影響的程度,為恢復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這場疫情給我省經濟帶來比較大的沖擊,復工復產和恢復經濟都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形勢。本次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傳播快、擴散廣的特點。因此,應對疫情采取的是嚴格的管控措施。實踐證明,這一措施對阻止疫情擴散起到十分良好的作用。但是,隨著管控期的持續,給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第三產業受到的沖擊更加明顯。就我省來看,一方面疫情降級較慢限制了復工復產的進度;另一方面,第三產業比重加大了疫情的損失。2018年,我省第三產業的比重達57.1%,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再考慮生產性服務業比重小的因素,使得疫情的影響更加突出。在這樣的形勢下,我省復工復產以及疫情后恢復經濟的任務更加沉重。在疫情還沒有最終結束的情況下,還需對疫情防控給予高度重視,但應該著手評估我省的疫情影響,為復工復產特別是疫情后恢復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二、找出我省疫情后的優勢產業,為恢復經濟注入強大動力
恢復疫情后的經濟,首先要發揮具有潛力的產業和企業的作用。從疫情發生的時間看,對第一產業的影響較小,疫情后可能有暴發式增長。養殖業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一方面是價格因素,另一方面是質量提升。這兩種趨勢會利好養殖業。價格會繼續維持高位,將拉動養殖業快速增長;對養殖業質量標準的更高要求,會推動養殖業質量升級。我省在養殖業上的優勢可以更好地把握這一機會,成為恢復經濟一個增長點。我省是第一產糧大省,抓好疫情后的糧食播種,為糧食生產開一個好頭,是保證今年糧食生產的關鍵。今年伊始,我們在全力防控疫情時,非洲及南亞大陸飽受蝗蟲施虐,糧食生產受到極大威脅。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向全球預警,蝗災會帶來嚴重的食物短缺,并引起糧價大漲。我國去年糧食價格微降會影響今年的糧食種植。綜合這些情況,必須高度重視糧食生產,使糧食生產成為我省的又一個增長點。疫情過后,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會得到國家更多支持,要發揮好我省國有企業優勢,使其在恢復經濟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三、對接國家在疫情后重點投資的領域,爭取更多政策性投資
疫情過后,國家為恢復經濟一定會推出實施一些政策性的重點扶持產業,發揮穩定經濟、推動增長的作用。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疫情阻擊戰勝利在望時,各省都在謀劃大型投資項目以恢復經濟。截至2020年3月2日,有7個省份推出25萬億元重點項目投資計劃。這預示疫情過后一定會有一輪大規模的投資,國家也會出臺相應的政策來為這些投資背書。我省也必須盡快出臺相關的重大項目投資計劃。這些項目,一是要符合國家政策導向,二是要對我省恢復和發展經濟具有重要支撐。盡快組織相關部門開展研究,提出一些科學合理有效的大項目,爭取被納入國家政策支持的范圍內。
四、適應國家在疫情后寬松的政策環境,獲得更多政策性紅利
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國家為防控救治、復工復產提供一些財政、金融方面的支持。在財政方面,不僅提供了大筆財政撥款,而且還在稅費、社保等方面予以減免。在疫情過后,這樣的財政、貨幣政策會進一步擴大,并呈現系統性寬松。2020年是具有重要節點的一年,受疫情影響,完成今年重大任務面臨嚴峻考驗。按照中央的部署,要順利實現今年制定的各項重要目標,必須有寬松的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的支持。我省必須要把握好這一形勢,利用好這一機會,為我省恢復經濟爭取更多的政策紅利。在財政政策方面,爭取更多大項目得到國家政策支持,獲得更多稅費、社保減免的國家財政支持,在地方政府債發行上爭取更大額度。在貨幣政策方面,除了利用好國家寬松貨幣政策外,要爭取更多國有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的貸款額度。在產業政策方面,使我省的優勢產業能夠更好地對接國家產業政策取向,利用好產業政策紅利。
五、把握疫情轉“危”為“機”的新機遇,拓展新型產業發展
任何危機都在帶來損失的同時,產生一些新的發展機遇。本次疫情屬于公共衛生領域的危機,對經濟社會運行和人們生活產生了許多限制性影響。無論是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還是努力解決疫情帶來的問題,都蘊含著轉“危”為“機”的機會。17年前的非典疫情推動了電商、社交和網游的暴發,產生了阿里巴巴、騰訊等給我們生活帶來巨大影響的公司。疫情過后,一方面會進一步推動電商、網絡工作平臺的升級和擴展;另一方面,會引發人們對一些新生活方式的追求。新消費、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助推消費優化、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將得到重視,健康養生行業將受到追捧,“互聯網+”的經濟業態將進一步推廣,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將加快實施,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加速發展。必須認清這一新趨勢,推動我省經濟更好地迎接這種升級與轉型。結合我省實際,立足公共安全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健康養生產業提質、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升級,構建我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劉淑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