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方義

新冠肺炎疫情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精準脫貧的收官之年,在我省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之年,發生的一次突如其來的、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極大影響的公共衛生事件;既是一次大戰,又是對我省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檢驗和暴露出我省在公共衛生安全、基層社區治理、應急管理、法制建設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但絕不能因此而打亂我省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步伐。我們要始終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一手繼續抓好分區、分類、分級、科學、精準防控;一手切實抓好分區、分級、精準、有序復工復產,緊緊盯住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這同樣是一次大考。
復工就是穩就業、保民生,復產就是穩經濟、促發展。目前我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780戶,占規上企業總數的37%。從農業生產資料企業看,全省有化肥、農藥、塑料薄膜規上企業73戶,已開復工12戶,其中57戶化肥企業開復工10戶,12戶農藥企業、4戶塑料薄膜企業各有1戶開復工,復工率僅為16%。而橫向對比,規上企業貴州開復工率50%以上,廣西開復工率58%以上%,上海、江蘇開復工率80%以上,浙江開復工率95%以上,可見我省開復工率明顯偏低,需要迎頭趕上。
一是更好發揮政府在復工復產方面的主導作用。疫情防控措施的實施打破了已有的生產生活秩序,全國31個省區市都先后進入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的“戰時”狀態,企業之間的聯系、生產要素的流動被封城、封路、公共交通停運、員工放假、人員禁止自由出入等行政強制措施阻斷,企業處于停產狀態,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這個時候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難以發揮,需要政府出面恢復復工復產所需要的正常秩序。復工復產交通運輸是“先行官”,必須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要有序恢復省際、省內交通,恢復市內公共交通,讓人、財、物等生產生活要素流動起來。對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企業省外用工返崗,采取便捷安全措施,實行一企一策。成立由政府相關部門組成的復工復產專班,對重點企業派駐復工復產專員,幫助企業解決防護物資供應、復工復產審批流程等困難,理順生產秩序,激活生產要素。
二是解決好復工復產企業在用工、資金、物資、產業鏈對接方面的問題。疫情防控還在進行中,對工作中出現的矯枉過正、過度防控要進行及時糾正。政府要對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滿足其在招工、物流、資金、成本、租金、社保、土地等方面的需求,因疫情造成的水、電、氣、暖、場租等欠費、欠租保證不斷供、不收滯納金。
三是分類分批推進復工復產。優先支持防疫急需的防護醫療物資生產企業、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農業生產資料企業、“百大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單位復工復產,支持項目牽頭單位抓緊落實資金、土地、用工等要素,確保盡快復工復產。央企和地方國企要率先復工復產,發揮國民經濟“壓艙石”“穩定器”的龍頭帶動作用和對其他類型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醫用防護用品、消殺等用品是我省工業空白點,疫情發生后我省打破常規,哈藥集團等企業引進口罩生產線,晝夜組織生產。目前,我省醫護產品在產企業共有30戶,其中酒精企業14戶、口罩企業4戶、隔離衣企業5戶、防護服企業1戶、消殺用品企業5戶、測溫儀企業1戶。疫情發生以來累計生產酒精4.3萬噸、口罩65萬只、隔離衣2.95萬套、消殺用品890噸、紅外測溫儀40臺。這些產品的生產并投放市場有力支持了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填補了空白,形成了有巨大市場需求潛力的新動能、新產業、新經濟增長點,有利于實現我省動能轉換和結構調整,這也體現了危中有機。我省是農業大省,擔負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任務,當前正值春耕備產時期,農業生產資料企業應該及時復工復產,滿負荷生產,確保種子、化肥、農藥、農用塑料薄膜供應,使農民備足備齊春耕生產所需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同時,政府還要幫助解決有著就業主力軍作用的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所面臨的“五難”問題。
四是落實好中央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黨中央、國務院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部署指出,要針對不同區域情況完善差異化防控策略,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要吃透中央精神,依照《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要求,實行分區、分級、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推動有序復工復產,糾正影響復工復產的不合理規定。要按照高、中、低風險標準制定明確的疫情分區,根據不同區域和不同風險標準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不同的復工復產管理措施。低風險地區應全面復工復產,中風險地區在加強風險點控制的條件下復工復產,高風險地區加強防護,嚴格復工復產條件。
五是用好中央、我省鼓勵企業復工復產相關優惠政策。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我省發改委、工信廳、國資委、稅務、應急等部門紛紛出臺鼓勵企業復工復產政策。如工信廳為鼓勵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出臺了“六個一”工作機制,即:成立一個專班、建一個技術攻關小組、向重點企業派駐一名聯絡員、實行一個報表、制定一個進度圖、建立一張責任清單。復工復產企業要用好用足有關支持政策。我省要抓住營商環境好轉,“百大項目”開局良好等契機,加快推進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哈爾濱新區、“百千萬項目”建設,推進“六個強省”建設,實現“十三五”收官之年目標任務,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奠定基礎。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教授,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