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平安小區是將智慧城市理念引入社區,以提升居民幸福感,為社區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讓其有歸屬感、安全感,在和諧社區、和諧城市的建設上,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區域社會的發展、進步,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目前,各個城市在智慧平安小區的建設上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分析了智慧平安小區的提出背景,探討智慧平安小區平臺的建設措施。
關鍵詞:智慧平安小組平臺;建設背景;建設措施
智慧平安小區平臺的建設,是進一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具體實踐,即在各個小區中設置車輛識別、智能門禁、視頻監控系統,從而全面采集各類要素信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對小區中的物、人、事、地等進行監控,從而全面提升小區安全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感。
一、智慧平安小區的提出背景
智慧小區與智慧政府、智慧城市一樣,都是舶來品,智慧平臺小區是新型技術支持下的小區形態,是傳統小區管理的革命性發展,真正做到了精準智能、互聯互通、深度感知,智慧平臺小區是基于人民的需求作為核心,以大數據、云計算、ICT技術作為工具,實現了信息共享、軟硬結合、線上線下一體化,能夠構建出精準化、集約化的小區管理模式[1]。
智慧平安小區是智能安防的載體,基于可視對講動態管控、人臉識別門禁、視頻監控系統等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借助各類傳感器采集居民數據,實現了安全問題的自動化檢測,上述幾類內容共同構建成數據采集網與風險防護網,大幅提升了小區安全性。
智慧平安小區實現了民生警務,通過綜合化服務平臺的構建,能夠為居民提供快遞服務、智能停車、水電繳費、家政服務等工作,有效降低了警務工作的壓力。
智慧平安小區做到了分工負責、職責清晰,通過構建街道網格化中心,將各類安防設備匯聚,對小區中出現的安全事件進行分流,上傳至公安大數據平臺,做到了數據共享、分工負責、職責明確。
二、智慧平安小區平臺內容分析
關于智慧平安小區平臺的主要內容,涵蓋四個方面:①安防管理平臺,為居民提供多元化安防服務,如智慧消防、電子巡查、車輛管理、人員信息管理、緊急報警等;②小區門戶平臺,匯聚各類信息服務設備、智能感知設備,如信息發布客戶端、便民設施、門禁客戶端、停車平臺端等;③大數據分析決策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對匯聚出的各類數據信息進行匯總、分析,為后續決策奠定基礎,其內容涵蓋緊急報警響應平臺、控制智慧中心等,能夠處理各類緊急情況;④綜合管理平臺,提供全面管理服務,將各類告警信息、設備狀態數據匯總,平臺內容包括居民自治、社區黨建、智慧物業、社區廣播等[2]。
三、智慧平安小區平臺的建設研究
(一)整體架構
在智慧平安小區平臺的建設上,將其整體架構分為幾個層次:
硬件層:硬件層包括“智能門禁”、“人臉識別”、“車輛識別”、“視頻監控”等感知設備;
網絡層:網絡層為小區自建局域網與WIFI;
數據層:將采集出的數據信息進行匯總、處理、分析,將其存儲至相應資源庫;
應用層:應用層能為社區居民提供的APP、管理服務平臺等;
用戶層:用戶層主要為社區、物業、社區民警以及業主提供服務。
(二)用戶權限
根據不同用戶需求,設置權限。對于小區物業,可基于平臺采集用戶、車輛、人臉、身份證、指紋等信息,發送至傳感設備,通過數據來滿足各類智能化操作功能,并匯聚、清洗前端采集數據,為應用層提供支持;對于社區民警,可基于平臺整合車輛、人口、房屋、門禁等信息,將各類信息關聯、綜合,上傳至公安系統,并根據使用要求查詢各類治安要素,關注監測對象,分析小區異常情況;對于社區使用者,可基于平臺調用經公安系統授權的各類信息,接收群眾、物業的反饋;對于小區居民,可使用APP接收物業、社區信息,提出意見、建議,打開門禁設備,登陸APP后,即可享受外賣點餐、健身娛樂、文化教育、郵寄、導航、水電費繳納、居家養老、社區黨建等服務[3]。
(三)傳輸鏈路設置
在網絡數據的設置上,遵循就近化原則,接入公安系統,能夠實時傳輸各類結構化數據與圖片,為了提高基礎設施利用率,在傳輸鏈路設置上,應用租用專線,采用安全防護措施,保障數據傳輸的安全和質量。在數據信息上傳至平臺后,由公安局系統統一匯聚,進行實時應用、共享。對于小區的數據類型,劃分為兩類,即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結構化數據是門禁、卡口、人像抓拍后識別的數據和信息,非結構化數據是視頻監控設備中的各類視頻流和數據信息。
在數據匯聚過程中,也會出現各類問題,如果數據不完整,平臺會自動退回,由物業、公安來補充,如果數據的傳輸出現中斷,由后臺監控、解決。針對傳輸鏈路不統一問題的解決,將鏈路數據接口打通,實時匯總至平臺,在平臺設置上,嚴格遵循《智慧平安小區數據標準》來優化前端感知設備,統一數據采集標準,以提高數據采集質量[4]。
四、智慧平安小區平臺功能的實現
(一)智慧安防
智慧平安小區平臺的主要功能就是智慧安防,具體內容包括:
設置社區安全防線:在小區易攀爬部位、水域等,應用微波、紅外、生物磁場感應等技術,設置報警裝置,構建安防聯網,如果出現非法侵入,平臺會發出警報,生成預警信息。在機動車出入口與行人出入口,設置通行安防系統,通過密碼、人臉、身份證、門禁卡、訪客呼叫系統等方可通行,匯聚訪客信息。
公共安全防線:在小區出入通道、兒童游樂場、配電間、水泵房等區域,安裝視頻監控,在公共區域,安裝物聯網設備,感知各類數據的異常,消除安全隱患。
住戶安全防線:設置門禁系統,在平臺中,可以實時顯示視頻監控、門禁刷卡數據,應用大數據,針對異常刷卡、尾隨人員能夠及時發出警報,保障住戶安全。
(二)智慧分析
結合用戶需求,將智慧停車、人臉識別、智慧感知等子系統融入平臺,針對出行數據、出行軌跡進行分析,設置軌跡分析模型,通過無線上網系統、門禁出入系統以及車輛管理系統,對人員出入信息、基礎數據、車輛出入數據、用電量等進行分析,針對其中的異常,發出警報。同時,在重點區域、出入口,設置人臉抓拍系統,與公安系統聯網,對重點人員進行布控報警。
(三)智慧服務
以社區數據出發,結合業務需求,構建智慧化服務平臺,從小區治安、數據采集、智能判斷、事前預防著手,實現了治安管控的智慧化,構建二維碼門牌與電子巡查系統,通過智能平臺發布政務信息,并接入特殊人群,包括兒童、老人、精神異常者,若出現障礙,物業人員可以上門處理,真正的實現服務民生。
五、結語
智慧平安小區建設,是將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到社區,以社區居民的幸福感為出發點,通過打造智慧社區為社區百姓提供便利,智慧平安小區的建設能夠充分挖掘各類治安要素,兼顧到人防、技防,實現了各層次之間的數據整合與融通,能夠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的安防服務[5]。目前,智慧平安小區的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各個大中城市開始普及,當然,由于資金、技術水平的限制,智慧平安小區平臺的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是一個長期、漸進性過程,要構建智慧平安小區,既要從技術層面著手,還要創新思想、觀念、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出各個參與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肖文平. 淺析智慧平安小區建設[J]. 通訊世界,2020,27(1):40-41.
[2]申三燕,方正. 智慧平安小區的建設及運營探索[J]. 信息通信,2019,(1):281-282.
[3]黃程. 余杭區試點智慧應用,助力小區平安建設[J]. 杭州(周刊),2018,000(024).62-62.
[4]王曉艷,呂先進. 智慧臨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及其應用[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2):4124.
[5]劉巖,邱蘭. 智慧水務平臺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010):262.
作者簡介:
朱彩霞(1975.01.08),中國電信婁底分公司政企客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