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超 黃政杰 徐崗富


摘要:在處理涉及車輛爆胎的道路交通事故過程中,不同的車輛爆胎原因對于交通事故得分析和處理具有重要影響,正確認識爆胎機理,準確分析爆胎原因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案例根據現場痕跡、車輛痕跡和輪胎、輪輞損壞形態分析確定爆胎的類型,為查明事故事實、還原事故過程、認定事故責任提供了客觀、科學的技術依據。
關鍵詞:交通事故;汽車;爆胎;痕跡
爆胎是指輪胎在極短的時間因破裂突然失去空氣而癟掉的現象。按爆胎原因分為主動性爆胎和被動性爆胎。主動性爆胎是指在車輛正常行駛過程中由于爆胎造成車輛失控,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主動性爆胎一般是由于使用維護不當、輪胎自身存在缺陷或陳舊性損傷等原因而導致的爆胎。多數主動性爆胎是由于車主對輪胎的保養不當而導致。被動性爆胎是指由于輪胎與路面凹坑、臺階或石塊、金屬、玻璃等堅硬物體的沖(撞)擊作用而導致的爆胎。主動性爆胎發生在事故之前,是導致事故的原因;而被動性爆胎發生在事故過程中,是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之一。準確區分主動性爆胎和被動性爆胎,是正確分析和處理涉及爆胎交通事故的關鍵。
一、背景介紹
某月某日下午,一輛小型普通客車由成都往樂山方向行駛至G0512成樂高速公路某處時,撞上高速公路中間隔離護欄并沖入對向車道側翻,造成駕乘人員受傷,車輛嚴重損壞,高速公路設施損毀的交通事故。為查明事故原因,XX交通警察大隊委托對肇事車輪胎的爆胎原因進行鑒定。
二、檢驗情況
(一)事故現場勘查
事故地點位于G0512成樂高速公路成都往樂山方向125km+700m處,路面為干燥瀝青路面,雙向六車道。從中間隔離帶起第一、二車道寬均為3.75m,應急車道寬為3.00m。中間隔離帶由道路中間綠化隔離帶和中間隔離護欄組成。成都往樂山方向路面從應急車道至道路中部雙黃實線處見多條黑色輪胎印痕,部分輪胎印痕存在交叉,起始于應急車道內的路面痕跡見硬物體刮擦痕并附著疑似銹跡的黃色物質。道路中間隔離護欄部分破損,其中部分金屬樁變形、撕裂、拔起。被鑒定車右側橫向側翻于樂山往成都方向路面,車頭靠中間隔離護欄;樂山往成都方向路面見大量隔離護欄碎片、玻璃碎片等散落物和硬物體刮擦痕。
(二)車輛痕跡檢驗
(一)車身痕跡
前保險杠破損脫落,中網損壞缺失;車前燈組損壞脫落;發動機艙蓋變形,表面見刮擦痕;前風窗玻璃破損、坍塌;車外后視鏡損壞缺失;左A柱、車頂、左側車門、車身左側后部損壞變形,車身左側的受損痕跡的受力方向由后向前;車身右側變形,見大面積粗糙挫擦痕跡;右后車窗玻璃破損缺失;左后燈組破損脫落、右后燈組外側燈罩破損;后門變形;后保險杠破損。
(二)左后輪痕跡
左后輪輪胎為子午線輪胎,品牌為MIRAGE牌,型號為MR-199,規格為185/65R14 86H。輪胎胎面花紋深度為5mm,輪胎外側胎壁多處見硬物體擦撞痕;爆裂口位于輪胎外側,以輪胎外側胎壁DOT標識后的徑向線為12點將輪胎進行12等分,可見一處爆裂口位于8點至10點處,爆裂口沿周向長約26cm,爆裂口于8點處外側胎壁處沿徑向撕裂,撕裂口距胎冠0cm-8cm,爆裂口于8點處胎冠撕裂,撕裂口距外側胎壁0cm-5cm;爆裂口斷口呈規則狀,斷口端面未見部件間的脫層、缺損現象,未見橡膠高溫、熔流、碳化現象;帶束層、胎體鋼絲簾線斷口整齊,呈撞擊切割狀;輪胎內壁未見輪輞邊緣與輪胎內壁接觸所形成的碾壓痕跡;輪胎內、外側均未發現存在明顯的陳舊性損傷。
左后輪輪輞外側輪緣翹曲變形;以氣門嘴為12點將輪輞進行12等分,外側胎壁徑向撕裂口對應其1點處;外側輪緣于1點5分至1點30分處向外彎折變形;外側輪緣于2點至4點處向內彎折變形,該處見粗糙擦撞痕跡;外側輪緣于5點至5點40分處向外彎折變形。
(三)右后輪痕跡
右后輪輪胎為子午線輪胎,品牌為TRIANGLE 牌,型號為TR-928,規格為185/65R14 90H。右后輪輪胎與輪輞大部分離。輪胎胎面花紋深度為2.5mm,輪胎外側胎壁未見明顯擦撞痕;以輪胎外側胎壁DOT標識字母“D”前端為12點將輪胎進行12等分,可見一處爆裂口位于5點至6點處,爆裂口貫穿整個輪胎斷面,爆裂口于胎冠處沿周向長約13cm,爆裂口兩側胎壁于6點處沿徑向撕裂至輪胎趾口處;爆裂口于胎面處斷口呈不規則、放射狀形態,同時斷口端面存在部件間脫層、氧化、缺損現象;胎體鋼絲簾線斷口不整齊,呈拉斷狀;輪胎胎冠中部對應輪胎內壁距爆裂口處約14cm-17cm見一長約3cm陳舊性周向裂口,該處鋼絲外露。
右后輪輪輞外側輪緣周向均見粗糙刮擦痕,外側輪緣鐵銹擦脫;以氣門嘴為12點將輪輞進行12等分,外側輪緣于6點45分至8點10分處見長約14cm沖擊狀平面變形,內側輪緣與之對應部位見長約10cm沖擊狀平面變形。
三、分析說明
(一)被鑒定車運動軌跡分析
事故現場路面痕跡的起點位于成都往樂山方向應急車道內,刮擦痕跡起始段為硬物體刮擦痕并見疑似銹跡的黃色附著物,且被鑒定車右后輪輪輞輪緣見沖擊狀平面變形痕跡,外側輪緣周向均見粗糙刮擦痕跡,外側輪緣鐵銹擦脫等,結合事故現場路面輪胎痕跡的分布狀態分析,符合被鑒定車右后輪爆胎后,輪輞直接與路面發生滾動刮擦、撞擊所形成。
成都往樂山方向路面從應急車道至道路中部雙黃實線所檢見的多條黑色輪胎印痕,部分輪胎印痕存在交叉等痕跡,表明被鑒定車由應急車道沖向道路中間隔離護欄的過程中,被鑒定車存在側滑、旋轉的現象。
被鑒定車的車身變形,其左側受損痕跡的受力方向由后向前,車身右側見大面積挫擦痕跡等車體痕跡,結合事故現場中間隔離護欄的損壞痕跡及對向車道內的散落物及路面刮擦痕跡,表明運動過程中的被鑒定車左側后部由后向前沖撞中間隔離護欄并導致被鑒定車向右側翻、旋轉。
(二)被鑒定車輪胎損壞痕跡分析
被鑒定車右后輪輪胎未見異常磨損,其爆裂口位于胎面部位,胎冠脫層方向與輪胎行駛方向相反,胎冠脫層位置為金屬簾布層,爆裂口附近簾布層分層爆開,胎體鋼絲簾線斷口不整齊,呈拉斷狀,且輪胎內壁距爆裂口約14cm-17cm處見一長約3cm陳舊性周向裂口,該處鋼絲外露等痕跡,符合被鑒定車右后輪輪胎內部存在陳舊性損傷致使輪胎強度顯著降低,在高速行駛過程中,由于胎體簾布層受到循環擠壓,其強度不斷降低, 自胎冠部位突然爆裂,進而引發本次事故,即被鑒定車右后輪輪胎損壞痕跡具有主動性爆胎的輪胎損壞特征。
被鑒定車左后輪輪胎未見異常磨損,其外側胎壁見多處硬物體擦撞痕跡,左后輪輪胎爆裂口位于輪胎外側,其爆裂口斷口呈規則狀,斷口端面沒有部件間的脫層、缺損現象,也沒有橡膠高溫、熔流等現象,輪胎內、外側均未發現存在明顯的陳舊性損傷,其帶束層、胎體鋼絲簾線斷口整齊,呈撞擊切割狀等痕跡,結合事故現場中間隔離護欄的金屬樁變形、撕裂、拔起等損壞痕跡分析,符合被鑒定車左后輪外側胎壁與中間隔離護欄相刮擦、撞擊所形成,即被鑒定車左后輪輪胎損壞痕跡具有事故導致的被動性爆胎的輪胎損壞特征。
(三)被鑒定車輪輞損壞痕跡分析
被鑒定車右后輪輪輞內、外側輪緣均檢見沖擊狀平面撞擊痕跡,且輪輞外側輪緣周向均檢見粗糙刮擦痕跡,符合被鑒定車右后輪爆胎后,輪輞直接與路面發生滾動刮擦、撞擊所形成,即被鑒定車右后輪輪輞損壞痕跡具有主動性爆胎的輪輞損壞特征。
被鑒定車左后輪輪輞外側輪緣不規則翹曲變形,除輪輞外側輪緣局部的粗糙刮撞痕跡外,輪輞外側輪緣周向其余部分及內側輪緣周向均未見粗糙刮擦痕跡,且輪胎內壁未見輪輞邊緣與輪胎內壁接觸所形成的碾壓痕跡,符合被鑒定車與中間隔離護欄刮撞致左后輪爆胎后,由于被鑒定車向右側翻,左后輪輪輞邊緣與路面接觸較少,不具有明顯持續性損傷變形,即被鑒定車左后輪輪輞損壞痕跡具有被動性爆胎的輪輞損壞特征。
(四)分析結論
被鑒定車右后輪輪胎因其內部存在陳舊性損傷導致爆胎,為主動性爆胎,即被鑒定車右后輪輪胎爆胎是導致本次事故的原因。被鑒定車左后輪輪胎為事故過程中與道路中間隔離護欄刮撞導致爆胎,為事故所導致的被動性爆胎。
四、總結
道路交通事故中車輛爆胎原因的鑒定,主要根據交通事故中車輛的運動軌跡、車輛受損形態、輪胎爆裂口斷口形態及輪輞受損形態等的綜合分析,得出車輛爆胎為主動性爆胎還是被動性爆胎,確定爆胎是導致事故的原因,還是事故所造成的結果,從而提高涉及爆胎交通事故處理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許洪國.汽車事故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160.
[2]陳憶久、陳建國.交通事故中非機動車駕駛者交通行為方式鑒定 [J] .法醫學雜志,2004,(1):2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