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蓉
慢阻肺就是臨床上所說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當病情發作的時候,需要到醫院接受治療,這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對于慢性疾病而言,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護理,才能讓患者身體保持相對健康狀態,減少病情造成的傷害。慢阻肺應該怎樣去護理呢?具體的方法有哪些?接下來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患者有長期咳嗽的情況,尤其是早上起床之后更加嚴重。病情較輕的患者在冬季和春季的時候容易咳嗽,夏秋季節咳嗽會減輕或者消失。病情較重的患者一年四季都有咳嗽的現象。患者咳嗽后會吐痰,主要發生在清晨這一段時間,因此要特別注意。呼吸困難一般在從事體力活動后發生,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癥狀會慢慢加重,患者即使在休息的時候也會感覺到氣短。喘息和胸悶是慢阻肺的特殊性癥狀,很多患者會感覺到焦慮不安,被負面情緒所影響。除了這些常見的癥狀外,還有一些其他癥狀,例如體重在短時間內大幅度下降、食欲不振、精神狀態不佳、咯血等。慢阻肺癥狀發生時患者會感覺到很難受,因此日常護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減少不適感,對病情進行有效控制。
禁煙、戒煙。根據專業醫療機構研究發現,慢阻肺的發病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和抽煙有關,主要是因為煙草中含有有害物質,例如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對肺部健康會產生影響。尤其是男性朋友,在接受治療期間,一定要戒煙,保持自身健康。戒煙對很多煙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處于自身健康考慮,必須要堅持下去。除此之外,二手煙也會對患者造成傷害,患者家庭中要做到無人吸煙,創建出健康的生活環境。很多人有錯誤認識,覺得只要吃藥就可以繼續吸煙,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戒煙是防止病情惡化的唯一途徑,因此不僅要自己戒煙,還要減少二手煙的吸入,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防止傷風感冒。當氣溫突然降低的時候,病情就非常容易發作,另外身體過度勞累、煙塵刺激也是重要的誘因。通過臨床觀察發現,患者以老年人為主,他們的身體抵抗力都比較差,病情發生幾率也會有所增加。當處于室內的時候,要保持開窗通風,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冬天溫度比較低,一定要注意保暖,及時的增添衣物,避免出現感冒的情況。建議冬季室內溫度在18℃-20℃最為合適,太冷或者太熱對患者病情都是不利的,所以要進行有效控制。對于慢阻肺患者,冬天盡量減少外出,如果必須要出去,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很多人覺得感冒并不是什么大病,所以在生活中也不太注意,等到發現時,病情已經變得非常嚴重,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
參加體育鍛煉。患者要積極參加鍛煉,可以提升自身的免疫能力,讓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對于病情恢復是非常有利的。適合慢阻肺患者的運動項目有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散步等,在運動的時候要注意,如果感覺到疲勞要立即停止,不能出現過度運動的情況,否則會加重病情。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是不建議進行體育鍛煉的,當病情趨于穩定的時候在開始鍛煉。運動量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而定,時間不能過長,要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患者非常害怕寒冷,當室外溫度比較低的時候,可以在室內進行鍛煉。體育鍛煉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實現疾病的完全康復,所以過程中應該堅持服藥。制定一份體育鍛煉計劃,患者要增強自律性,堅持下來就會看到效果,身體狀態會明顯有所好轉。
飲食護理。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大蔥、大蒜、辣椒等,會損傷氣管粘膜,引發更多的癥狀。不能吃油量過大的食物,容易導致患者上火,因此要特別注意。不能吃產氣的食物,例如紅薯、韭菜、大豆等,適當多吃一些堿性食物。適宜吃瘦肉、動物肝臟、豆腐、豆漿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鐵元素,可以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豬肝、蛋黃、魚肝油、胡蘿卜、韭菜、南瓜等;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有紅棗、番茄、青椒等;含鈣的食物有豬骨、青菜、豆腐、芝麻醬,注意不能和牛奶。多喝水有利于痰液稀釋,患者一天之內要定期喝水,可以保證氣管通暢。吃菌類能夠調節免疫功能,例如香菇、蘑菇等,有助于增強人的抵抗力,減少支氣管哮喘的發生。在疾病治療期間要養成健康飲食習慣,保證營養成分的攝入。
心理護理。慢阻肺是一種慢性疾病,持續時間比較長,而且會反復發作。受到疾病的困擾,患者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悲觀的情緒。因此要積極開展心理護理,醫護人員和家屬要多和患者進行溝通,通過引導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兒女常年不在家,自己一個人會感覺到很孤獨,所以要多多陪伴,才能感受到愛的溫暖。給他們說一些疾病治療成功的案例,有利于增強自信心,更加勇敢的去面對疾病,配合接下來的治療。緊靠藥物、飲食、運動護理是遠遠不夠的,要意識到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在整個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精神面貌。同時患者每天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晚上睡覺之前要減少活動量,讓內心平靜下來,才能更好的入眠。以上是慢阻肺護理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廣大患者有所幫助,通過護理實現對病情的控制,早日恢復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