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偉
摘要:火災一直以來都是屬于嚴重的災害事件,一旦發生了火災會對群眾的生命和財產造成重大的傷害。所以防范火災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平時一定要做好防范火災的安全措施,最大的程度上減少火災的發生。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視消防安全工作,在《消防法》和公安部61號令的實施,使國家的消防工作變得有法律可遵循。雖然現在有關于消防法律,以及各級消防部門的監管,但是各種火災事故依然頻繁的發生,消防安全工作依然面臨著很嚴峻的形式,而且一些基層單位對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視,導致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規落實不到位,沒有清除單位的消防隱患。本文將從實際的情況的出發,簡要分析一下基層單位應該怎么樣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關鍵詞:火災;消防安全;消防隱患
一、增強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
首先人們要意識到消防安全工作重要性,認識到火災事故給人們的財產和生命帶來的巨大損失,每一次火災事故都是一次血的教訓,因此人們一定要有消防安全意識,要意識到安全是生產力,保障安全就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發生火災安全事故就會對生產力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一家單位不重視消防安全,一旦發生了火災,就會把多年的苦心經營毀于一旦,火災的發生,會把一個單位的廠房、車間、倉庫等等一切都付之一炬,嚴重的甚至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消防安全,預防火災的發生,基層單位必須要改變重視效益不重視消防的安全的意識,每一名員工也要從思想中重視消防安全[1]。
二、消防隱患的特征
如果想要做好消防安全的工作,首先就要了解消防安全的隱患的特征,只有消除了消防安全隱患,才能杜絕火災事故的發生。消防隱患具有以下四個特征消防隱患的隱蔽性:消防隱患是潛在的災難,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潛伏性,消防隱患經常會讓人無法察覺出來,沒有感覺到消防隱患存在的危害性;消防隱患的危險性:消防隱患的存在是發生火災事故的前兆,而火災事故的發生往往就是消防隱患發展的結果,大部分的火災事故大都是因為消防安全隱患造成的。如果人們不能清清楚的認識到消防安全隱患的危險性,就不會去認真的檢查消防安全隱患,更不會查出和整改消防安全隱患,所以人們一定要認識到消防安全隱患的危險性;消防安全隱患的重復性和季節性:消防安全隱患的清除不是一件能夠一次性解決的事情,一些消防安全隱患會反復的出現,這樣就要要求管理人員要經常的進行檢查。而且消防安全隱患還帶有季節性,它和季節的變化密切相連,消防安全隱患的季節性特點也導致了季節性火災的多發[2]。
三、單位要落實消防安全職責
(一)成立消防安全領導小組
基層單位要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做好消防安全的工作,根據單位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對策,設置一個專門由領導負責的消防安全領導小組,并且還要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規程,這樣可以使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有序進行,同時也對單位和職工的安全有所保障。
(二)逐級落實消防安全責任
單位要確定消防安全責任制,讓每一級別、每一職位的工作人員都認識到自己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應該去做的工作是什么,只有確定了消防安全責任制,才可以在單位中形成一個人人都有責任的局面,消除單位中人們對消防安全的忽視。
(三)開展消防安全教育
單位還要對工作人員定期開辦消防安全教育講座,單位應該注重消防安全教育的方法,要讓職工明白安全的理論知識、學會安全操作技能、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要讓工作人員時刻記住消防安全。
(四)配置好消防器材
單位必須要配備好必要的消防設施、滅火器材、消防安全標識,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基礎保障,一旦發現有火災時,能夠迅速撲滅小火災,或者說能夠抑制住火勢的蔓延。單位還要定期對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進行保養和更換,從而保證這些設備都可以使用。
(五)確保安全出口暢通
單位的緊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最重要的綠色通道,這里是絕對不可以堆放任何雜物,更不可以封堵上,一定要保持安全出口的暢通,以便在發生火災的時候,可以迅速的疏散人群和物資,在最大的程度上減少損失[3]。
四、單位要對員工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和宣傳消防知識
基層單位應該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滅火的應急預案,以防止意外的發生,同時也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火災疏散演練,使得單位的員工在火災發生的時候不會慌亂,能夠有秩序的撤離,并且能夠按照演練中掌握的技能投入到滅火和疏散的工作之中。同時還要對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要教會工作人員“三懂和四會”,三懂就是懂火災危害性、懂預防措施、懂撲火方法;四會就是會報警、會使用消防器材、會撲救初期火災、會組織人員和物資疏散,這樣會使職工更好的做好本職崗位的防火任務。同時也要在單位里面廣泛的宣傳消防知識,因為用火用電的廣泛性、普遍性,導致了發生了火災的時間和地點不確定性,所以員工在企業的消防安全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作用,員工在生活中要來隨時隨地的注意消防安全,達到人人學習消防知識,時刻遵守消防法規的安全意識。
五、單位要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和組建義務或專職消防隊
基層單位中應該設置專門的人員來負責管理消防安全,不定期的對單位的場所進行安全檢查,檢查各個場所里面的滅火設備是否齊全可以使用,檢查消防通道和緊急出口是否暢通,還要仔細檢查有沒有火災的隱患,把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時期,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火災事故的發生。單位還可以根據情況來建立消防隊義務或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的隊員要根據單位崗位的變化而調整,但是消防隊整體人數應該保持一定,而且義務消防隊一定要掌握著一定消防技能,以便火災發生時可以滅火。單位是否組建專職消防隊,是要根據單位的生產和生活區域的大小以及單位的人口密度來決定的,專職消防隊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訓練,并且還要進行滅火演練[4]。
結語:消防安全的工作大如天,絕對不可以有任何的懈怠,只要基層單位的員工們的思想高度統一,從根本上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認真落實消防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提升單位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堅持把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位認真監督,還要對消防安全隱患大力排查、逐個清理,只有未雨綢繆才可以穩操勝券,絕對不可以漏掉任何一處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景長江. 新時期我國消防安全保障體系改革的對策分析[D].重慶大學,2008.
[2]詹瑜璞. 安全生產領域人權保障立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
[3]張文山. 消防改革的對策研究[D].鄭州大學,2004.
[4]徐彥華. 企業安全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