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麗鴻
肺炎屬于臨床中十分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以小兒多發,且起病緩慢。主要由于肺炎支原體或病毒而引起,臨床癥狀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的咳嗽、發熱、肺部聽診出現啰音、膿性痰等,胸片未見典型的肺部特征,經常會累及全身多個臟器。近幾年由于環境污染、肺炎的感染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進而誘發支氣管哮喘的加重和發作,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
肺炎指的是肺間質、肺泡腔以及終末氣道出現的炎癥。而引起炎癥的主要原因是寄生蟲、真菌、細菌以及病毒等致病的微生物、放射線、化學過敏等。肺炎的臨床癥狀主要是發熱、咳嗽、咳痰或者痰中有血,經常伴隨著胸悶或者呼吸困難。從發病的病理以及臨床醫生的診斷分析,可以將肺炎劃分成典型肺炎和不典型肺炎兩種。典型肺炎通常是起病突然,伴有咳痰、胸膜炎、寒顫以及咳血癥狀,而引起病癥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克雷伯桿菌以及肺炎球菌等。不典型肺炎指的是支原體肺炎與軍團菌肺炎,起病比較慢,傳染性極強,病人會通過人傳人的方式傳染,因此,該病的肺外癥狀比較多,咳血現象極少,咳痰量較小。
(1)按照病因學可以把肺炎劃分成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真菌性肺炎、細菌性肺炎、變態反應性肺炎、理化性肺炎、免疫性肺炎以及其他病原體肺炎等,日常最為常見的肺炎是細菌性肺炎,在成人肺炎中占比70%以上。
(2)按照病理分類可將肺炎分為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和大葉性肺炎等。小兒中以支氣管肺炎最為常見。
(3)按照病程將肺炎進行分類,可分為急性肺炎,病程在1個月內;慢性肺炎,病程在3個月以上;遷延性肺炎,病程為1-3個月。
(4)按照病情將肺炎劃分為輕癥肺炎,以呼吸道的肺炎癥狀為主;重癥肺炎,除呼吸系統嚴重外,其他系統也受累,感覺全身中毒癥狀,較明顯。
(1)腺病毒肺炎,多見于6個月-2歲嬰幼兒,該癥狀較為流行,病死率也高。臨床特單為起病急,體溫居高不下,2天內可達39℃以上,重者會持續到2-3周,輕者持續7-10天開始退熱。表現為頻咳、陣咳,并呈陣發性呼吸困難、憋喘等。早期的癥狀有嗜睡、煩躁、面色發白、精神狀態萎靡等。
(2)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見于2歲以內的嬰幼兒,尤其是2-6個月的嬰兒較為常見,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起病急,表現為憋喘、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體征以喘鳴,肺底部可聽到細濕羅音。臨床上常見的有病情嚴重和憋喘表現兩種類型。
(3)支原體肺炎,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各個年齡段的小兒發病較為常見。本病常伴有發熱,熱程1-3周,熱型不定。常伴的癥狀有咽痛和肌肉酸痛。除發熱外,還常伴有刺激性的咳嗽。有些患兒甚至會伴有胸痛、食欲不振、嘔吐、惡心等癥狀。肺部的體征不明顯,少數的可聽到干、濕羅音,部分的患兒會出現多系統的損害,如肝炎、腦膜炎、心肌炎、腎炎等。
(4)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新生兒及嬰幼兒較為常見。本病發于肺部,也有可能是其他部位感染灶的金葡菌經血行播散入肺。金葡菌會產生多種毒素,使肺部出血、壞死和多發性小膿腫,會引起病變。臨床起病急,進展快,病情較重,甚至會有中毒的癥狀。肺部體征出現較早,雙肺可聞及中、細濕羅音。容易并發膿胸、肺膿腫、肺大泡、膿氣胸等。
(1)急性肺炎應臥床休息,降低機體的耗能,注意保暖。
(2)良好的住院環境,病室環境要溫濕均衡,勤通風。
(3)高熱期間,進食要選擇營養高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流食或半流食為主。若患者進食困難,要考慮適當的補液;在恢復期可進食高維生素、高蛋白的食物。
(4)要加強口腔的護理,肺炎患者的體溫較高,若口腔內殘留食物殘渣,會促使細菌的滋養從而引發口腔炎。患者在飯前、飯后要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潔還可以促進患者食欲。
高熱的護理:在體溫超過39°時要及時的進行物理降溫,在頭部放置冰袋或者用溫水對前額、腋下、背部等進行2-3次的擦拭,半小時后測量體溫。在排汗時,要及時擦干,勤換內衣,并注意好保暖。要多喝水,飲水量在1-2升,必要時要進行靜脈補液。每天每隔4個小時要進行體溫測量,觀察熱性的變化規律。并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或退熱劑,并對藥效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在患者退熱后,要鼓勵患者增加呼吸運動,促進痰液的排出,防止并發癥的出現。胸痛護理:協助患者進行側臥,來降低胸廓的活動度,減少疼痛;若疼痛狀況明顯,則需要按照醫囑服用止痛劑,時刻觀察止痛的效果。
咳嗽、咳痰的護理:觀察痰液的量和顏色,要按照醫囑及時的收集痰液樣本并送檢做痰細菌培養,了解病原菌并做藥物試驗以提供指導治療。要指導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協助患者排痰,比如翻身、拍背等均可,每天保證在2-3次即可,要多飲水、保持氣道的通順、濕潤;劇烈刺激性的干咳要遵醫囑服用糖漿,每天2-3次,并觀察療效。
用藥觀察:用藥的過程中要對患者的體溫、咳嗽、胸腔疼痛情況等進行觀察,若發現體溫不降,要及時的做進一步檢查,避免病變。感染性休克觀察:要密切的觀察患者的體征及病情的變化情況,尤其是老年患者,若發現體溫驟降或脈壓變小、煩躁不安、呼吸淺快、肢冷出汗等休克征象時,要立即與醫生聯系并配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