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寧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糖尿病患者大國,同時糖尿病每年的增長速度也都位列于世界前列。在我國,甚至出現了“十老六高”的現象,糖尿病已經成為當下大多數老年人的“標配”,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糖尿病也逐漸開始年輕化,青年甚至小兒也出現了糖尿病。很多患者在生活中對如何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不太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是當下對人們造成危害極大的病癥,其能夠引發很多并發癥。。糖尿病會導致患者身體上出現各種慢性以及急性病發癥,嚴重損害到患者的各方面器官,對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生存年限以及生活質量都會形成嚴重的威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往往會對患者以及其家庭造成嚴重的生活壓力,同時給國家以及政府增加巨大的社會負擔以及經濟負擔。雖然,很多人在生活中都能夠意識到降低自身糖分指標能夠有效的預防糖尿病,但是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之內,針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卻遠遠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還未能實現對糖尿病患者糖分情況的有效控制。導致患者出現2型糖尿病難以控制的原因多種多樣,不合理的使用胰島素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胰島素的合理使用問題一直是目前治療2型糖尿的大問題。
糖尿病目前正以一種爆發性的勢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蔓延,有相關單位進行過調查,目前全球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延時,2015年全世界各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已經到達了驚人的5億,并且這個數目目前一直在呈現增長的勢態。糖尿病的危害性在于它可能會引發很多并發癥,但是當下在全球范圍內,還不能有效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而導致患者血糖水平難以穩定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胰島素的不合理使用。因此,怎樣有效的促使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是當下醫療領域中重要的任務。
就目前我們掌握的所有降糖藥物中,單單降糖強度目前位居榜首的毫無疑問就是胰島素。但是我們應當意識到,所有的事物都具有明顯的兩面性,胰島素也不例外。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島素是導致患者血糖降低并且體重增加的重要因素,但是除了低血糖與體重增加之外, 還需要注射給藥并且給予密切的檢測,這些繁瑣的治療手段也是導致患者不愿意一直接受胰島素治療的重要原因。
患者出現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人體中對于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以及負責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功能出現損傷。而其中核心環節是患者自身胰島細胞功能的下降,繼而導致患者糖尿病癥狀不斷的演變。因此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當優先以延緩患者胰島細胞功能的進行性衰減的速度來延緩糖尿病病情的進展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目標之一。但是現在的醫療研究而言,現代醫療技術難以讓患者接受到更加科學的治療,進而起到有效的延緩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功能衰減的作用。但目前的醫學現狀中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為逃避注射,很多患者對于胰島素治療的認識還不夠深刻,甚至存在很多方面的誤解,他們更愿意使用口服胰島素的方式進行治療,對及時啟動胰島素治療有著非常嚴重的抵觸情緒。
胰島素制劑分為很多種,不同種類的胰島素的作用也不一樣,其中有一種短效胰島素,這種胰島素類似于餐時胰島素,患者應當在餐前進行服用,患者的餐后血糖能夠得到明顯的控制。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在睡前使用胰島素,這樣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白天的基礎血糖情況以及空腹血糖情況。對于這種預制胰島素,其中含有餐時以及基礎胰島素,患者應當在晚餐前以及早餐前進行使用,這樣能夠保障患者的空腹血糖情況以及晚餐后的血糖情況得到有效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于混胰島素相對比較復雜,若使用不當很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因此應當謹慎的進行使用。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關于胰島素的應用也到了醫學領域的高度重視,很多新型的治療裝置都不斷的升級與優化,糖尿病的血糖檢測手段也在不斷的更新并且逐漸開始普及,關于使用胰島素進行2型糖尿病治療的臨床經驗也在不斷的提升。對于患者而言,應當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采用口服降糖藥的方式進行治療,當自身的血糖情況一直難以到的可以控制的目標情況下,建議使用口服胰島素或者是降糖藥物進行治療。
對于一些早期的患者而言,若患者出現明顯的機體癥狀,尤其需要注意自身高血糖癥狀。部分早期患者而言,會出現酮癥或者是酮癥中毒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都可以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當患者自身的血糖情況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緩解線管的糖尿病癥狀之后,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盡心治療。其次,新診斷的的糖尿病患者在一開始難以真正明確分型,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首選胰島素進行治療。當患者情況逐漸穩定的情況下對患者的糖尿病進行分型,選擇合理治療方案進行治療。
以上就是關于2型糖尿病應當如何使用胰島素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您起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