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強
多項研究報告顯示,科學的食療可以有效改善人體體質,促進疾病的康復。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甲狀腺腫大發病率的不斷提高,人們也充分重視到了科學飲食的重要性,并且正確認識到了日常飲食與甲狀腺腫大之間的緊密關系。基于此,本文章主要是帶領大家一起認識甲狀腺腫大患者在日常飲食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單純性的甲狀腺腫大具體是指人體自身甲狀腺功能在正常的情況下,因極度確碘而引起的甲狀腺腫物質或者是相關酶缺陷,具體表現出代償性甲狀腺腫大的一種疾病,同時也有部分患者伴隨不同程度的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者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癥狀,因此又被稱為非毒性甲狀腺腫,可能會誘發炎癥與腫瘤。
1.若患者為地方性甲狀腺腫大,就要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補充適量的碘,并在日常飲食中多吃一些含碘高的食物,例如,食用碘鹽。
2.若患者是因長時間食用碘化物或者是含碘有機物所引起的甲狀腺腫大,也就是指高碘性甲狀腺腫,該類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就要嚴格限制含碘食物與碘鹽的攝入量。
3.散發性甲狀腺腫大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引起的,這對該類患者,在飲食方面禁止盲目的補充碘,同時也可以避免食用容易誘發甲狀腺腫大的食物,例如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大豆、卷心菜、木薯與蘿卜等。
4.若人們日常生活飲水中的鈣、錳、鎂及氟含量相對較高或者是鈷含量較低時也有可能會引起甲狀腺腫大。同時,鋁、銅、鐵、鋰極易誘發甲狀腺腫物質,這可以與抑制患者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5.針對處于妊娠期或者是生產發育期而引起的生理性甲狀腺腫大患者,其在日常飲食中要確保營養的均衡攝入,合理調整飲食結構,例如,海白菜、海帶、蝦、海魚、蟹與貝類等食物。
1.熱量:由于甲狀腺腫大患者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因此要適當增加患者每日身體所學的熱量。
2.蛋白質:在日常飲食中,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添加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例如,牛奶、蛋類以及肉類,這些食物均可以為患者提供大量的蛋白質。
3.維生素:由于甲狀腺腫大患者的熱量消耗較大,這就要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維生素B群,以此來確保患者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4.碘:根據患者的病癥合理補充攝碘,在正常情況下,成年男性每日碘的需求量為120~165微克,成年女性每日碘的需求量為100~115微克。孕婦則要在正常基礎上增加10~15微克的碘。若女性處于哺乳期,就要在正常基礎上添加25微克的碘。在飲食中,碘主要來自于海帶等一系列海產品,同時部分碘也來自于綠葉蔬菜、蛋類、肉類、乳類以及五谷類。另外含碘的食鹽中也還有部分的碘。
5.甲狀腺腫大患者要原理刺激性較大的食物,例如,香煙、烈酒、咖啡與濃茶等。
1.對于甲狀腺腫大患者來說,水果與蘿卜不可以同時進食。這主要是因為患者食用蘿卜后,體內會分泌出一種叫做抗甲狀腺的物質,也就是硫氰酸。而蘋果、葡萄等水果的植物色素會被患者腸道內的細菌所分解,轉化成羥苯甲酸,該物質會進一步增加硫氰酸對甲狀腺正常功能的抑制,從而加重甲狀腺腫大患者的病癥。
2.甲狀腺腫大患者可以適當攝碘,但卻不能過量。對于甲狀腺腫大患者來說,其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出一些海類食物,例如紫菜與海帶;同時也可以在食物烹飪的過程中加入適量的碘鹽,但要合理控制碘鹽量,防止患者碘鹽攝入過多而引發其他類型的疾病。另外,患者也要吃一些較為清淡的食物,以此來有效調整體內的腸道菌群。
3.甲狀腺腫大患者要盡量少吃大豆、卷心菜以及土豆等食物,甚至是不吃。其中,卷心菜與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氰化物,該物質不僅會對碘化物的氧化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進而誘發甲狀腺代償性腫大;而大豆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的吸收,并會將其通過代謝快速的排出體外,這就會大大降低患者的甲狀腺素水平。
4.日常飲食中不用給甲狀腺患者進補過于精細的食物。與此同時,甲狀腺腫大患者在術后要適當控制營養的攝入,不要總是為患者提供熱量、蛋白質與維生素含量較高的食物,而是應該為患者提供能夠促進其身體修復的多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粗纖維食物,該類食物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的胃腸活動,確保患者腸道通暢,防止便秘。
5.甲狀腺腫大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切忌不可馬上進食,而是應該在一段時間后進食一些易消化,且較為清淡的流質食物,以此來有效減少對手術傷口的刺激。與此同時,針對部分年老體弱的甲狀腺腫大患者,由于其自身機能恢復較慢,因此要適當延長食用流質或者半流質食物的時間,以此來進一步促進老年患者的消化,減少飲食不當給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
總而言之,飲食控制對于甲狀腺腫大患者的康復與復發來說是十分重要,但甲狀腺腫大患者也不能因此只依靠飲食調理來達到疾病治愈的目的,而是應該及時就醫,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以防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