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冬梅 肖文藝
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受持久動脈痙攣或者血栓堵塞所引起的心肌嚴重缺血類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發展到嚴重階段的一種類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為了能夠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成功率,減少有關并發癥的發生,需要人們掌握正確的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技能。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血管系統危急重癥疾病,這類疾病的主要病理改變是冠狀動脈血栓形成所造成的管腔嚴重狹窄或者完全鼻塞,最終導致患者因為心肌缺血壞死而死亡。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累及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統,嚴重的情況下會危及患者。同時,急性心肌梗塞在發生之后還會誘發心臟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疾病, 不利于人體健康。
第一,疼痛。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在胸骨后或心前區突然持續性壓榨性劇痛,并向上肢、頸部、上腹部放射。弊氣、胸悶多持續30分鐘,長則1~2天。第二,神態。口服硝酸甘油片無效者很可能是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會出現煩躁不安,出冷汗,面色蒼白的表現。第三,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會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快的表現。第四,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還會出現心跳過慢、過快或者節律不齊的情況,如果患者受冷、勞累、緊張、焦慮則是會在無形中加劇病情。
在急性心肌梗塞搶救之前醫院人員需要具備快速識別急性心肌梗塞的能力,在具體操作的時候不僅需要熟悉急性心肌梗塞典型的表現,還需要注重無痛性急性心肌梗塞的相關癥狀。在檢查的時候對于40歲以上的具備冠心病、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患者需要予以高度重視,趁早監測和發現急性心肌梗塞的前期征兆,如果出現突發性心衰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在經過診斷和鑒別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之后需要患者在第一時間臥床休息,同時禁止進行一系列活動,減少外界嘈雜因素對自己的干擾。第二,進行鎮痛處理。舌下含砂酸甘油片,或將亞硝酸異戊酯1支,用手巾擠研討會捂鼻吸入。有條件時,可用硫酸嗎啡2~5mg緩緩靜脈注射,每隔15分鐘重復1次,直到疼痛緩解;或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必要時在4小時后重復給藥。第三,進行吸氧操作。通過采取措施糾正低氧血癥、維持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動脈氧分壓能夠在最大限度上縮小梗死面積,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減少心率失常發生的可能。第四,及時糾正心率失常。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室性早搏或者=室性心動速度過快,需要立即應用50mg到100mg 的利多卡因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注射,每間隔5min到15min滴注一次,一直到室性早搏針狀消失。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發生室撲、室顫的現象需要及時通電解除顫動。第五,快速轉移。能夠進行轉運的患者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①患者的胸悶、胸痛癥狀基本得到緩解。②患者的病情基本穩定,血壓被控制在90/60mmHg以上,心率被控制在每分鐘60min-100min。在轉運患者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內容:第一,在患者轉運的過程中需要有專門的醫護人員護送,不間斷的持續性治療和監測患者的病情。第二,對于有心率失常的患者則是需要為其準備急救藥品。第三,患者平臥或者坐在椅子上。第四,和轉送的上級醫院首先取得聯系,盡可能減少患者搬動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第五,向患者的家屬說明需要上送的必要性,向醫護人員交代患者的病情,說明患者轉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第一,病情監測。患者在被送到醫院之后 需要在十分鐘以內完成臨床檢查。在常規導聯的基礎上加V7、V8、V3R、V4R以及V5R六個導聯進行綜合分析,完成持續性的心電監測。在心電監測三天之后對有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心率失常、梗死后心絞痛、冠狀動脈狀的患者需要在以往的基礎上進一步延長他們的監護時間,在出現頻發性早搏現象之后需要對患者的血壓情況進一步監測分析。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
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體會。在一般情況下,根據患者的病史、心電圖的表現可以診斷出急性心肌梗死,在不需要等待患者血清心肌酶學結果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緊急處理。如果心電圖如果沒有出現決定性診斷意義,則是需要反復監測患者的心電圖、肌鈣蛋白和心肌酶學變化情況。第二,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救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引導患者安全、順利的轉移到醫院,之后開展一系列的灌注治療。 從臨床醫學角度上來看多數患者最終的死亡原因是心率失常。為此,在院前急救時需要進行必要的心電圖檢查。第三,院內急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梗死關聯動脈的開通具有時間依賴性,越早時間關注最終可顯示出的灌注效果越明顯。為此,具有冠心病、腦卒中疾病歷史的患者需要盡早進行治療,并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更多冠狀動脈疾病癥狀的處理方式。第四,心理護理的必要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發病一般比較突然,伴隨還會出現壓榨性疼痛,在進入到醫院之后會表現為焦慮、緊張、急躁等心理狀態。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不利于手術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在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患者心態不積極則是會使得血壓快速升高,并引發脂肪和糖原的分解,在無形中增加了血液中的脂肪含量。為此,在接受急性心肌梗塞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患者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醫生開展一系列治療,從而有效提升治療療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第五,吸氧操作。在急性心肌梗塞自治療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保持不間斷吸氧,吸氧濃度為每分鐘2l左右,通過吸氧操作能夠提升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減少心率失常發生的幾率,降低患者的心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