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琴 章靈君 戴秋君 孔振芳
基金項目: 2016年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運動處方對結直腸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預研究》,立項號Y201636918。
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日益上升,一般需根治術后行6~8次化療,其中有70%~100%的患者在治療過程會受到癌因性疲乏的影響[1]。有30%的患者在治療結束后幾年仍感覺到疲乏的持續存在,可能導致身體機能的顯著下降。本研究以結直腸癌化療后期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癌因性疲乏及身體機能狀況,為干預提供參考。
方便取樣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某院進行術后第8次化療的結直腸癌患者。入選標準:(1)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化療者;(2)了解自己病情;(3)能正常交流;(4)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不能合作;(2)輔助放療;(3)有其他嚴重軀體疾病。入選患者57例,其中男26例,女31例;年齡48~84(67.67±8.42)歲;小學及以下28例,初高中27例,大專及以上2例;醫保34例,農保23例。直腸癌35例,結腸癌22例。TNM分期,Ⅱ期37例,Ⅲ期20例。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手術加區域淋巴結清掃治療,其中腹腔鏡12例,非腹腔鏡45例;造瘺13例,無造瘺44例。均采用化療方案:奧沙利鉑+卡培他濱32例,奧沙利鉑+雷替曲塞方案18例,其他方案8例。
1.2.1調查工具? ①卡氏功能狀態評分(KPS)[2]:主要測量癌癥患者的身體機能,依據患者能否正常活動、病情、生活自理程度,把患者的身體機能狀況視為總分100分,10分一個等級。分數越高,身體機能狀況越好。②Piper疲乏量表中文修訂版(RPFS-C)[3]:包含行為、情感、感覺、認知/情緒四個維度,各條目和維度得分為0~10分,分數越高表示疲乏越嚴重。疲乏程度分為4個等級,0分為無疲乏,>0分至≤3分為輕度疲乏,>3分至≤7分為中度疲乏,>7分為重度疲乏。
1.2.2資料收集? 化療第一天收集問卷,當場發出當場收回。共納入57例,問卷有效率100%。
1.2.3統計方法? 錄入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疲乏得分和卡氏功能狀態評分用x±s進行描述,用單因素方差分析、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直腸癌化療后期患者均進入中重度疲乏。年齡、性別、疾病分期等對整體及四個維度疲乏得分均無顯著影響(P>0.05)。化療方案對整體和四個維度的疲乏得分有顯著影響(P<0.01),奧沙利鉑+雷替曲塞化療者疲乏得分顯著高于奧沙利鉑+卡培他濱化療者(P<0.05),見表1。卡氏功能狀態評分70~90(81.93±4.80)分,與整體和4個維度疲乏得分之間呈中度負相關,見表2。

表1 不同化療方案整體和四個維度疲乏得分比較(x±s)
注:P1值為奧沙利鉑+卡培他濱方案和奧沙利鉑+雷替曲塞方案比較;P2值為奧沙利鉑+雷替曲塞方案和其他方案比較;P3值為奧沙利鉑+卡培他濱方案和其他方案比較。

表2? 疲乏得分與卡氏功能狀態評分的相關關系(n=57)
變量 卡氏評分 整體疲乏得分 行為維度得分 情感維度得分 感覺維度得分 認知/情緒維度得分
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更容易發生的營養不良[4]及奧沙利鉑等化療藥物不斷蓄積的不良反應,使結直腸癌患者化療后期疲乏不斷加重,進入中重度疲乏狀態。從卡氏評分結果看,結直腸癌化療后期患者一般勉強進行正常活動,許多患者表示在疲乏時出現“走路沒有勁”等表現,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從相關性分析結果上看,身體機能狀況下降與疲乏之間關系非常密切,因此,癌因性疲乏應成為癌癥患者治療與康復的核心要素之一[5]。然而,以往研究顯示只有10%的患者會就疲乏問題求助醫護人員 [6],醫護人員往往也不夠重視疲乏及其對身體機能和生存質量帶來的負面影響。此外,本研究也顯示采用奧沙利鉑+雷替曲塞化療的患者疲乏得分顯著高于采用奧沙利鉑+卡培他濱化療的患者,這與張蓓[7]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但兩種化療方案都具有很好的近期療效及安全性,患者對兩種方案的不良反應基本上都可耐受。
綜上所述,今后醫護人員應更加關注結直腸癌化療患者的疲乏及身體機能狀況,尤其是采用奧沙利鉑+雷替曲塞化療的患者和多次化療患者,不能因為患者可耐受或認為化療后期患者已有一定經驗而疏忽關注[8]。目前癌因性疲乏的干預措施主要包括運動訓練、社會支持、心理干預以及營養治療等,其中運動是經一級證據證實的唯一有效的癌因性疲乏的干預措施[9],建議醫護人員應主動學習有氧運動、運動處方等知識,更專業地指導患者通過運動訓練等方法緩解疲乏、提高身體機能,以進一步提高結直腸癌術后長期化療患者的生存質量。
本研究局顯現在于結直腸癌化療后期癌因性疲乏的影響因素僅做了一般資料與疾病相關資料的分析,未涉及到情緒困擾、疼痛等對癌因性疲乏的影響的資料,對影響因素的探討比較淺顯,今后可進一步探討。
[1] Maughan TS,James RD,Kerr DJ.Comparison of survival,palliation,and quality of life with three chemotherapy regimens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00,359:1555-1563.
[2] Karnofsky DA. The use of nitrogen mustards in the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carcinom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bronchogenic carcinoma[J].Cancer,1948,1(4):634-656.
[3] So WK,Dodgson J,Tai JW.Fatigue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hinese Patients with hematology malignancy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J].Cancer Nurs,2003,26(3):211-219.
[4]楊靜,張麗娟.消化道腫瘤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8,21(1) :61-63,84.
[5]孫薇薇.66例癌因性疲乏胃癌患者進行系統化護理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263-264.
[6]程康耀,楊姮,呂偉波等.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現狀及中西醫護理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32-34,40.
[7]張蓓.雷替曲塞與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治療老年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9):99-101.
[8]吳曉琴,夏海鷗,孔振芳等.結直腸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多維度縱向研究[J].護護理學雜志,2015,30(4):21-25.
[9]張麗娣,李樂之.運動處方在癌因性疲乏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7):1735-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