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欣 張楨 連云雁
摘要:京津冀協調發展是中國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明確這一重大戰略的表現,了解這一進程背后的機制,對區域可持續發展、實現中國國家戰略至關重要。因此,以曹妃甸地區2016年至2019年間區域發展為例,探討曹妃甸地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所受的影響。結果表明,本地區在推進城市化、建設交通網絡、保護環境、提高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該地區的協作發展也受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影響,人均固定資產投資或財政支出均等化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京津冀;曹妃甸;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曹妃甸的具體影響
1.為支持京津兩地的經濟活動,河北承擔著污染物排放和經濟效益不平衡的問題。作為京津的腹地,河北作為供應商,對北京和天津的供應依賴較少。2010年,河北的消費和出口占京津冀排放總量的22-27%和34-48%,其中97-99%的排放量由河北自己生產。京津冀產量排放量的 55-62%,但占 京津冀國內總產量的 54%。在出口中,三個污染最密集的部門(金屬和金屬產品、非金屬礦物產品和化學品)占 京津冀出口相關污染物排放量的 49-69%,但僅對相關附加值貢獻了 25%。為了減少這些不平衡的環境損失,BTH 應側重于通過工業升級來減少這些部門的出口量,并清潔這些部門的生產鏈。為了清理其生產結構,京津冀必須從清潔其能源消耗結構開始。快速城市化導致大多數城市的綠地減少,破壞了城市和農村生態系統的結構和進程。對綠地時空變化的準確識別,對未來的管理和規劃具有重要意義。根據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海拔資料和土地利用/覆蓋情況,對京津河北地區的綠地類型進行了調查。對1995年至2015年期間確定的這些綠色空間的時空變化以及消失和不穩定的綠色斑塊的空間熱點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1995年至2015年期間,平原、森林耕地和中高山區耕地是京津冀地區的主要綠地類型。在過去20年中,大城市周邊地區的大量綠地,特別是耕地被建筑工地所取代。不穩定的綠地熱點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區的西部和北部山區,綠地類型由一種向另一種轉變。這些研究結果為京津冀地區土地綠地的管理與規劃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任何規劃研究都必須從數據收集到實施。全面加強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嚴格落實各項減排措施,淘汰改造鍋爐,完成氣代煤、電代煤年度改造任務,“散亂污”企業動態歸零,PM2.5平均濃度下降19.2%,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同比增加34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市首位。加強土壤治理,完成12家重點監管企業土壤監測,啟動土壤污染詳查及治理修復,土壤環境持續改善。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全年造林綠化1.3萬畝,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問題有效解決,自然生態得到恢復。 任何規劃研究都必須從數據收集到實施,包括土地利用、住房、城市交通、城市間規劃。曹妃甸地區一直在加強土壤治理,已經完成了12家重點監管企業土壤監測,啟動土壤污染詳查及治理修復,土壤環境持續改善。全面加強了生態保護,全年造林綠化1.3萬畝,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問題有效解決,自然生態得到恢復。
2.自由貿易試驗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享有更大改革自主權,入區企業可享受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等多項自貿區政策紅利。總的來說,自貿區的政策在保證環境的前提下,對城市地區的規劃和發展是一個積極的政策。作為當地生產最重要的驅動力,出口及其對當地環境影響的貢獻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包括社會經濟和生態影響以及溫室氣體排放和耗水量。出口生產創造了就業機會。例如,2013年,出口占中國總產出的24%。它們已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從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而生活水平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環境促進和經濟增長對社會發展的同等重要性,以及出口在環境和經濟中的突出作用,決策者必須充分考慮發展、執行和主要考慮環保貿易調整政策。
3.作為沿海城市中一個典型的快速發展的海港地區,如曹妃甸,增強對城市土地利用及其周邊農村地區的時空變化對我國類似沿海地區未來的城市規劃和土地政策具有重要意義。城市地區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建筑的發展是迅速的,這主要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地區主要采用優先排序組織方法促進經濟發展、政策指導、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措施,特別是以政策為指導。因此,沿海城市應擴大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范圍,從三個方面結合地方特色發展。
4.在中國,京津冀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和長江帶城市群是國家發展戰略的前三大戰略。京津冀航空物流業協調發展水平是衡量區域產業鏈創新合作的重要指標,對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京津冀有11個城市,包括首都北京、港口城市天津。截至2019年2月,京津冀共有9個機場。2018年,這些機場的航空貨運總周轉量為240.7萬噸,幾乎占中國大陸航空貨運總量的14.38%。京津冀航空物流的協調發展直接影響到國家發展戰略的實現。京津冀航空物流產業的協調是指區域航空物流產業在演化過程中的獨特關聯與協調,最終來促進區域航空物流產業的發展。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協調發展的京津冀航空物流系統指標體系,是評價該行業協調發展程度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鄧朝雅.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問題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07):190-191.
[2]周一軒.以京津冀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天津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J].產業創新研究,2019(05):2-4.
作者簡介:
郝敬欣(2000-),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本科,研究方向:經濟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