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苓苓
消化內科腫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是其常見表現。普通惡心嘔吐癥狀一般自行緩解。但消化內科腫瘤患者受到化療藥物影響,惡心嘔吐具有反復性、頑固性且呈進行性發展等特點,對患者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本文探究消化內科腫瘤患者惡心嘔吐的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消化內科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腫瘤患者,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常規組,每組25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34~78(61.28±3.45)歲。胃癌9例,肝癌15例,胰腺癌11例,結直腸癌14例。病程1~6(2.96±1.84)年。所有患者經消化道X線檢查,均符合腫瘤診斷標準[1],化療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予以入組。排除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排除精神障礙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兩組患者自然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常規心理護理,指導患者適當運動,出院后指導家屬做好生活護理,合理膳食等。
在此基礎上,護理組給予綜合護理,具體如下:
⑴風險評估:做好首次及再次化療患者的惡心嘔吐高危因素篩查,包括年齡、行唄、化療方案、身體狀態、基礎病等,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
⑵健康宣教:通過耐心、親切的交談,告知患者疾病產生原因、治療手段、化療的必要性、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等,幫助患者正視疾病,提高化療積極性。明確告知患者化療后出現惡心嘔吐為正常反應,消除其恐懼、不安情緒,并告知其止吐治療方式,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同時通過發放宣傳手冊、開展集體講座等方式,增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
⑶環境護理:嚴格控制來院探視人員,營造安靜的病房休息環境,定期通風,調節病房適宜的溫濕度,保證病房光線柔和。叮囑患者做好個人衛生,減輕異味刺激。若嘔吐后及時處理嘔吐物,病床間設置隔簾,避免相互影響。
⑷飲食護理:根據患者飲食習慣為其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以清淡飲食為主?;熐翱蛇m當進食蛋類、豆制品、牛奶、瘦肉等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化療當天,進食蔬菜稀飯或小米粥?;熎陂g以少食多餐為原則,補充易消化、補充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忌食油膩、辛辣食物。餐后慢走15~30min。用藥與飲食間隔4~5h。必要時給予靜脈營養支持。
⑸用藥護理:明確各類止吐藥物的使用原則,嚴格遵醫囑給藥。根據患者的惡心嘔吐表現確定給藥時間,嘔吐頻繁者餐后2h給藥或化療。用藥后做好不良反應監測,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⑹心理護理:治療全程做好密切監測患者心理狀態,通過與患者交流,鼓勵患者說出自身顧慮,疑惑等方式幫助患者疏解情緒,必要時配合心理輔導,給予鎮靜藥物達到穩定情緒目的。通過音樂療法、漸進式肌肉放松訓練、系統脫敏療法、自我催眠法、運動指導、意象放松療法等方式幫助患者放松心情。
比照WHO規定標準(1998年),評估干預后惡心嘔吐程度。共0~Ⅳ級。其中無惡心嘔吐為0級;僅惡心,無嘔吐為Ⅰ級;輕微惡心伴有輕微嘔吐為Ⅱ級;有惡心感,偶爾嘔吐,需要治療為Ⅲ級;明顯惡心感,劇烈嘔吐,且嘔吐次數較多且持續,需服用止吐藥物為Ⅳ級。
研究數據運用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行X2檢驗,計量資料(x±s)比較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護理組0~Ⅰ級患者占比高于常規組(P<0.05),Ⅱ~Ⅳ級患者占比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干預后的惡心嘔吐程度對比[(n,例),%]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善,消化內科腫瘤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化療為消化內科腫瘤常用的治療手段,但化療后出現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加重了患者不適感,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影響治療效果,針對性護理干預結合患者病情、年齡、身體狀態給予心理護理、行為干預、飲食指導、藥物護理、健康宣教及惡心嘔吐護理等綜合護理手段,以緩解患者化療后惡心嘔吐癥狀,提升患者舒適度,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優化治療效果[3]。
本文研究顯示,干預后給予針對性護理手段的患者惡心嘔吐分級為0~Ⅰ級的患者占比高于給予常規護理的患者,Ⅱ~Ⅳ級患者占比低于常規組。提示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適度,增強機體免疫力,減輕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降低惡心嘔吐發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消化內科腫瘤患者惡心嘔吐情況,提高患者舒適度,可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1]楊雪蘭. 50例惡心、嘔吐患者的消化內科護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9):197.
[2]陳國萍,周瑞芳,李淑琴. 腫瘤患者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護理干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04):10-12.
[3]楊雪潔,孫迪. 腫瘤患者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護理干預[J]. 智慧健康,2019,5(0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