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育翠
隨著臨床醫學護理模式研究的深入和更新,產科的護理模式也有了更多的種類,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能夠使產婦盡快康復,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則需要不斷的創新護理模式[1]。本次研究就針對90例初產婦,施以不同的護理方式,通過對比兩組產婦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產后自我護理能力,以探究優質護理對初產婦的應用效果。總結如下。
研究時間: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研究對象:在此期間來我院分娩的90例初產婦。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婦,其中有48例順產產婦,42例剖宮產產婦。將90例初產婦根據分娩時間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研究組的45例初產婦的年齡范圍是21~32歲,平均(26.72±4.21)歲;參照組的45例初產婦的年齡范圍是22~31歲,平均(26.25±3.35)歲,兩組初產婦的一般資料通過分析和統計,結果均顯示可比,P>0.05。
45例參照組的初產婦接受的護理干預是常規護理,包括預防產褥期并發癥、飲食指導、病房護理等。
45例研究組的初產婦接受的護理干預是優質護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優質飲食護理。在分娩臨近幾天,護理人員就要給予初產婦關于飲食方面的指導,保證產婦能夠攝入充足的營養,也要叮囑初產婦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防止影響產婦的狀態和胎兒的健康;分娩后,護理人員也要指導產婦的飲食要富含蛋白質等營養,保證奶水充足。(2)優質心理護理。由于研究中都為初產婦,難免會因為不了解和沒有經驗而在分娩前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護理人員要向產婦講解分娩的過程,及時疏導產婦的情緒,盡量安撫產婦,使其能夠用平和的心態去分娩[2]。(3)產中優質護理。在產婦分娩時,護理人員要盡量滿足產婦的要求,給予產婦必要的支持和鼓勵,在一旁安撫產婦,指導產婦進行正確的呼吸,安慰產婦盡量保持放松的狀態,以保證順利分娩;如果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出現不良事件,護理人員也要積極配合醫師進行處理,保證新生兒和產婦的生命安全。(4)產后優質護理。護理人員要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告知產婦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和意義,鼓勵產婦盡量進行母乳喂養,同時還要教給產婦必要的自我護理的方法,避免在產褥期出現并發癥,指導產婦進行正確的母乳喂養,以提升母乳喂養率[3]。
通過我院自制的母乳喂養認知度評定量表調查產婦母乳喂養認知度,總分為100分,80分以上視為掌握,80~60分為一般掌握,60分以下視為未掌握。
統計學軟件:SPSS 22.0 ,母乳喂養認知度用[n(%)]表示,X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母乳喂養認知度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優勢,P<0.05。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母乳喂養認知度(%)
人們的健康意識在不斷的提高,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水平和要求也隨之升高。尤其是在產科中,初產婦對分娩通常都有一定的恐懼心理和焦慮,產后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抑郁狀況,加上對育兒知識的缺乏,導致產婦在分娩后無法快速轉換角色,對新生兒缺乏自己照顧的能力。而傳統的護理具有不全面的缺點,自我護理能力也較差[4-5]。
優質護理主要以患者為中心,提倡護理人員要樹立服務意識,盡量滿足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合理要求,在本次研究中,給予研究組患者優質護理,從飲食、心理、產中、產后分別進行護理,飲食護理能夠使產婦攝入的營養較為充足,保證了胎兒在母體內的健康,也保證了新生兒接受充足的母乳,還能促進產婦在產后盡快恢復。心理護理避免了初產婦因為不了解而出現的緊張和焦慮,提升了分娩的成功率,也有利于產婦產后的恢復,避免了產后抑郁癥的發生,并幫助產婦盡快完成角色轉換;產中護理有利于提升分娩的成功率,使分娩更加迅速、更加順利,并且通過對產婦進行指導,也能有效減輕產婦所承受的痛苦;產后護理能夠保證奶水充足,促進了產婦的快速康復,產婦認識到了母乳喂養的重要性,也提升了母乳喂養率。此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產婦的母乳喂養認知程度97.78%優于參照組產婦73.33%,P<0.05。
綜上所述,給予初產婦優質護理,不僅可以促進初產婦產后康復,還能提升產婦對母乳喂養的認知程度。因此,優質護理的應用價值高,值得推廣。
[1]羅聞俊. 初產婦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中優質護理的應用[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8, 18(3):492-493.
[2]顧海靜.產科護理人員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認識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探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02):163-164.
[3]劉敏.產科護理人員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的認識及康復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0):260-261.
[4]陳新穎.優質護理干預在婦產科護理中的運用方式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3):202-203.
[5]孟丹妮.優質護理干預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