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磊
因護理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所以帶教實習生在學習中不僅要熟練掌握護理知識,還要具備較高的實踐技能,將所掌握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1]。但在具體的帶教中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臨床護理需求,實習生所掌握的護理知識和實踐技能也無法滿足患者對護理服務的各項要求,從而導致實習效果和日后的臨床護理效果受到影響。若想改變現有的帶教方式,提升實習生的綜合能力,就要將合理的教學手段進行運用。對此,本文對臨床教學路徑在普外科帶教實習生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應用進行探究。
選擇前來我院普外科實習的36名實習生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18年9月~2019年9月。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n=18)。納入標準:(1)所有實習生均符合普外科用人要求;(2)對普外科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3)儀表端莊、儀態良好、綜合素質較高。15名實習生中,男5名,女10名;平均年齡(22.13±1.71)歲;學歷水平大專6名,本科及以上9名。比較兩組實習生基礎資料中的各項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習生實施常規教學法,其中包括自我介紹、科室參觀、教學設計、知識考核等。
研究組實習生實施臨床教學路徑:
(1)成立臨床學習小組。在了解實習生人數、學歷水平等基礎資料后,科室要成立臨床學習小組,成員為有著豐富經驗的帶教教師和3-5名實習生。小組成立后,每組的帶教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制定詳細的帶教計劃,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學習時間、實踐操作時間、帶教內容、后續的教學評價等。
(2)臨床教學內容。因為實習生剛剛來到科室,所以他們對周圍的環境和所要學習的知識是陌生的。這時,帶教教師要帶領實習生熟悉科室環境,向他們講解實習要求、考核方式等,同時要引導其定下學習目標,鼓勵他們朝著所制定的目標努力奮斗[2]。在為期1個月的學習中,帶教教師要帶領實習生了解護理患者的流程,即入院—術前護理—術中、術后護理—病情監測—出院指導。此外,帶教教師還要向實習生強調護理中的基礎操作,如胃腸外科中的飲食護理、健康宣教等,并通過實際案例或實踐活動增強他們的認知,促進實踐能力的提升。在每周實習結束后,帶教教師要對上一周的教學內容進行回顧,讓實習生示范普外科不同疾病的護理流程及方式,考核他們對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對考核結果進行評價。當學生對護理知識和技能實踐有一定的了解后,則要帶領他們進行臨床護理操作,在實踐中考查他們對護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在實習期結束前,科室還要組織統一的考核評估,內容為護理知識和技能實踐,以此作為檢驗學生實習期間的成果和收獲。
兩組實習生的技能實踐和護理知識得分情況(分值為100分)。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過程中生成的數據進行分析,組間檢驗以t和X2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實習生在普外科臨床帶教中的技能實踐與護理知識考核結果細則如下表所示。

附表 比較兩組實習生的實踐操作與護理知識考核結果(x±s,n=18)
臨床教學路徑是基于傳統帶教理念所誕生的一種新型護理教學模式,是指在帶教中讓實習生盡早地接觸到臨床實踐中,在檢驗知識水平的同時,還能夠促進護理能力的提升,以為日后的正式工作奠定基礎[3]。相比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臨床教學路徑不僅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且重視實習生在實習期間對護理技能的掌握,使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為體現臨床教學路徑所具有的價值,本文將36名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對臨床教學路徑在普外科帶教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究。
研究結果顯示:在臨床教學路徑的影響下,研究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成績與實踐操作能力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教學路徑應用于普外科帶教中具有較高的價值,應在日后的帶教中大力推廣和廣泛應用。
[1]陶平.臨床路徑聯合討論式教學在普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5(01):86-87.
[2]王貴軍.病例導入式教學在普外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3):7-9.
[3]梁 勇,李志超,丁 亮.案例教學法在普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09(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