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江華
摘 要 隨著近年來我國城市范圍越來越大,各種新區、經濟開發區逐漸增多,各種政府機構從老城遷移出來,活躍城市的空間,全國高速鐵路的發展及高鐵站的建立也帶動了城市高鐵化的擴大,同時加上城市邊緣化的飛速發展,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工程在建筑工程領域占的比例越來越多,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隨著施工技術的進步,建筑事業的發展,在特殊地質條件下的建筑施工案例越來越多。本文以南昌市青山湖區沈橋村(漆村)安置小區城市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建設項目為例,從厚砂層的雜土垃圾堆積、老樁成群的建筑樁基施工特點、處理方法、施工工藝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雜土垃圾;厚砂層;老樁;建筑樁基;施工
1工程概況
南昌市青山湖區沈橋村(漆村)安置小區城市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建設項目位于京東大道以東、解放路以北,南北向長約670m,東西向長125~190m。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為339324.05m2,其中地上建筑總面積為 250851.02m2,地下建筑總面積為88473.03m2(地下車庫局部地下兩層,其他均為一層)。18棟6層至23層高層住宅建筑,一棟2層物業附屬用房和一棟3層幼兒園。住宅樓最高樓高33層,約95.7m。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結構形式為剪力墻和框架結構。該舊改項目原建筑為各類民房和廠房,由南昌市地質條件基本處于砂層區,高于3層的民用建筑需要樁基或者大承臺做基礎。場地內除民房和廠房外還有好多魚塘,隨著該舊改項目的推進,這些魚塘都被大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回填,給后期的基礎施工帶來了不少困難。本工程樁基共3664根,其中支護樁2114根、工程樁1550根,樁基工程相對較為龐大。因為該項目為舊改項目,原建筑房屋地質情況為表面覆土為0.5-5.5m的雜填土,砂層過厚,平均厚度8.44米,地下回填的魚塘較多,淤泥較多,部分區域存在舊鋼廠填埋的鋼渣,地下基礎和人工挖孔樁較多,分部較為密集,地質條件復雜。采用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地質條件對樁基施工質量的控制帶來挑戰[1]。
2施工準備工作
(1)地基勘探。確定該區域地質條件的方法主要由地質鉆探法和隨機抽挖法兩種。鉆孔施工中,必須參考設計提供樁基地質勘探報告,并結合厚砂層地區鉆孔施工經驗,準確判斷并及時處理鉆孔中遇到的流沙塌孔,為順利完成水下鉆孔灌注樁施工打下良好基礎。(2)設備選型。根據巖層地質條件復雜的特點,特別是厚砂層區中,鉆進速度不能太快,一旦出現漏漿、坍孔,容易造成樁基質量不合格或者廢樁,因此采用反循環鉆機成孔工藝,反循環成孔具有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動力消耗小,機械故障少等特點。(3)技術準備。施工前認真查閱圖紙(包括與建筑圖對應的情況)、相關安全質量規范,遇到圖紙上的問題提前與設計聯系解決;根據圖紙和規范相關技術人員編制技術交底及作業指導書,并對施工人員進行專項培訓。
3成樁風險
(1)地勘報告揭示地質情況復雜,地表覆有較厚的雜土層,地下有較厚的砂層區,一旦泥漿護壁未做好必將造成沉渣過厚甚至塌孔,不僅可以出現樁基爆肚、露筋、沉渣過厚、垂直度不夠,甚至斷樁現象。(2)根據隨機抽挖情況分析,地表雜填土不僅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淤泥,還有回填魚塘的鋼廠鋼渣、老樁,這對反循環鉆機的鉆頭的破壞是致命的,一旦碰到硬質東西鉆頭破壞可能會造成樁位偏移。
4影響樁基施工的要因
(1)碰到老樁、磚渣和鋼渣會發生卡鉆,導致無法成孔,甚至不得不變更孔位進行補樁,在已完成的樁基施工中,這種情況發生頻率較高。(2)易發生沉渣過厚,開挖導溝時,先把雜填土、磚渣和鋼渣挖除,如果老樁不深,甚至需要破除老樁并挖除水泥塊然后回填黏土,成孔的成本和時間大大加長。(3)厚砂層地區的清孔次數至少需要兩次,如果清孔次數和時間不對就容易造成沉渣過厚,影響樁基受力。同時鉆機鉆進速度不能太快,需要緩慢推進在砂層區形成一定厚度的泥漿護壁才能保證不塌孔,防止斷樁或其他的質量問題。
5影響樁基施工要因分析
(1)針對水下灌注樁的特點,鉆孔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10~1.25、含砂率控制在小于2%,才能形成最佳泥漿護壁效果。經過試驗鉆孔施工前經過試驗可以調節泥漿達到符合規定,但本地質是厚砂層段,致泥漿中含砂率比較高,從而泥漿比重就會降低,致孔內泥漿會變稀,泥漿黏結性變差,致孔內砂更容易下沉,易造成沉渣過厚。(2)在厚砂層段,由于孔內含砂率相對較高,如果孔內泥漿濃度不夠,相當于降低孔內水頭自重壓力;孔內水頭壓力降低后,降低護壁能力,也容易造成坍孔。(3)下鋼筋籠時多次碰撞孔壁,造成坍孔后孔底有沉渣;澆筑混凝土時鋼筋籠受到擾動后碰撞孔壁,造成坍孔。鋼筋籠的下放方式在松散砂層容易造成坍孔,造成樁基縮頸事故或孔底沉渣過厚。(4)終孔后,清孔時間過長或停留時間過長再清孔;加上停止反漿,水頭壓力降低,由于砂層自身穩定性較差,容易造成孔壁坍塌;或在清孔后泥漿變稀的情況再出現坍孔,致孔底有沉渣或澆筑混凝土時坍孔,造成縮頸事故或沉渣過厚。
6應對方案
(1)在需要換填的地基區域,提前堆碼好黏土,聯系好土方外運車隊,一旦開挖導溝挖到雜填土之類的差土立即拖走,減少倒運時間,及時聯系好鉆機進場時間。(2)對新進場反循環鉆機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報驗,對檢查不合格的鉆機不予準許施工,物質部門及時配合好工程部門做好材料和設備的跟進。(3)對每個樁必須做到樁樁旁站,試驗人員必須根據每個不同的巖層變換泥漿比例,特別是厚沙層區域,泥漿比例必須達到最佳標準。(4)混凝土灌注前對塌落度、水灰比等必須及時檢測,如果發現混凝土問題,必須和駐站人員聯系,調整好各項原材系數從而保證混凝土質量滿足現場要求。(5)同時在導溝回填段和厚沙層區域,必須使用鋼護筒,減少細砂流動回填到孔內,避免造成澆筑前沉渣過厚和蘑菇頭現象。總的來說,地表雜填土層的、地下厚砂層區和老樁成群的不良地質組合,極度增加了樁基成孔難度,通過采取多種不同的處治措施和方案,后保證了本項目樁基施工順利完成,經檢測樁基質量合格。實踐證明采取的應對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林濤.厚砂層地區灌注樁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0,(3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