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鵬
摘 要: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僅打破了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還使學生產生團結互助的積極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探討了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模式;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合作學習方式能夠彌補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方式的不足,貼近初中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心理特點,能夠針對初中生個人能力進行潛力的挖掘,體現了將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初中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中能夠得到思維的發散訓練以及個人學習能力、探索能力的提升。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學生個人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的發揮,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1 合作學習的互動作用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雖然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但還是以教師為主導,且教師會忽略學生之間的交流。很多教師認為上課期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會嚴重影響課堂紀律,因此教師會及時制止。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的互動交流為主,在沒有教師的約束下,他們能夠更快的發散思維。合作學習模式主要倡導的是一種比較全面的互動,能夠有效促進教學過程的推動。
1.2 合作學習的教育作用
一般學生在學習時,主要是迫于家長和教師的壓力,自身存在著抵觸心理,缺乏學習的動力。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創造合作交流的條件,讓學生感到有歸屬感,在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上,促進學生學習。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通過小組內的合作與交流,能夠感受到同學友善的關懷和幫助,從而增強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學生之間互相鼓勵,良性競爭,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
1.3 合作學習的教學作用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往往只注重教,而不關注學生如何學,而且一名教師要面臨多個班級的學生,很難針對性地發現學生問題。合作學習模式,主要通過小組內成員之間的合作進行學習,從而給教師留下了空余的時間觀察不同小組的學生。
2 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1 合作學習分組的科學性
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開展是在學生分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的。對學生的分組有嚴格的要求,教師在分組時保證學生分組的科學性,只有做到科學合理地分組,才能使合作學習有序進行,體現出合作學習的高效性。首先,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教學中依據學生座位分組的原則,改變過于簡單化的分組,體現合作學習的協調性,將合作學習的價值及意義發揮出來;其次,教師要按照學生的知識水平、小組成員交流水平、協助能力等因素合理搭配進行分組;最后,在小組合作中,將小組成員具體負責的工作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分配給學生,教師再加以引導,更好地展示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此提高初中的數學教學水平。
2.2 充分重視教學內容的選取
教學內容的選取直接影響著合作小組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首先要對教學內容的選取給予充分的重視。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取舍時,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根據學生現階段的數學基礎并結合課本內容及要求,選取適合學生學習的難度,有利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內容。小組合作式教學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因而,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具有學生進行探尋的空間和交流的價值。此外,教師要精心設計能夠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形成發散思維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的能力。
2.3 教師選擇合適的數學題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教師是整個數學課堂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在合作學習中起著關鍵的指導作用。在進行合作學習時,首先是教師要選擇適于學生合作學習的數學題,一定要明確每節合作學習課堂的學習內容,確保合作學習的價值和效果。同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探討學習的氛圍,引導小組內的每位學生在團結協作中完成題目的解答。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分享、合作來提高每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引導組內的每個學生集思廣益,對每一個題目要進行舉一反三的討論學習。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為以后的合作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2.4 指導學生合理建立合作小組,增強學生的參與度
教師首先要根據每節課程的教學任務以及要完成的教學重點來確定如何分組,當然重點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進行全體學生的成員分組,還要遵循組間異質、組內同質的分組原則,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意愿,可以在自由組合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來確定組內成員。合理地進行小組分配可以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小組的討論當中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能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如果出現某些學生的參與程度較差,教師就應當站出來鼓勵學生真正參與到小組的學習與討論中,這樣一來便能夠有效地幫助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培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樣的分組,學生同與自己觀點一致的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可以激發出學生的積極性和討論熱情,避免出現表面上的討論,這樣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5 系統科學的評價
對于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方式而言,教學評價對于整體提升具有極為深刻的影響。教師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學生個人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同時也會對小組探究最終成效產生影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將自身能力和特長發揮極致,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前進,但學生會因為各種原因形成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而使得小組前進速度不一。因此,教師就要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對于個體進步與小組進步共同給予表揚和肯定。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團結合作意識,還能夠引導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重點把自己的主導作用和監督作用發揮出來,適當的點播和引導學生,確保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得到更好的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賈素玲.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索和效果[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3).
[2]徐君臣.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7).
[3]秦海鳳.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