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假期去各地旅游,而擁有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人文因素的蘇、徽州兩地則成為了國內旅游的熱門選擇地。現在許多地區越來越注重旅游文化的發展宣傳,本文將從蘇州徽州園林建筑風貌來進行論述其如何改善當地旅游文化氛圍。
蘇州園林與徽州園林建筑風貌文化特點
園林建筑是我國古代建筑富有藝術性的產物,它說明古代文人墨客士大夫等群體對生活充滿情趣,擁有較高的品味。通過對蘇州園林和徽州園林建筑風貌進行調查,可以感受到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以及濃厚的歷史底蘊。通過對每個景觀園林具體了解,我們可以分析出園林主人的生活理念、審美價值觀以及當時社會主流的建筑風格,為研究歷史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和明確的方向。
江南地區之所以適合打造園林建筑景觀,是因為江南地區擁有豐富的水資源以及大量的奇形怪石,同時還具備較為優越的氣候環境和大量的植物品種,多種要素集中在一起為我國古代園林建筑文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些富有文化氣息特色的園林景觀正是吸引大量觀光人員進行旅游的原因之一。
蘇州園林以及徽州園林的建筑特點相似之處在于,這兩種園林建筑早期都以皇家園林建筑風格居多,秉持的建筑理念都具有一定的對稱性,中規中矩,具有一定的結構規整美。但到了東漢時期,蘇州園林以及徽州園林的建筑風格都開始偏向“道家”的建筑理念,開始逐漸摒棄傳統的對稱性,轉換為用自然和諧的方式打造園林景觀。
蘇州園林與徽州園林的建筑風貌特點還是存在許多差異的。對于蘇州園林而言,它的建造者比較重視打造完美和諧的水流。許多蘇州園林的建設完全是圍繞著水源開展,建造師們會在園林的最中心處建立一處水源,之后將水源向四處擴展,隨著水源的行進方向建造其他景觀,例如假山、奇石布局等。而在水源上,蘇州園林也很重視水面的布局,他們會在水里種植一些荷花蓮藕,并在水里投入許多活魚,將園林打造的生機勃勃詩意盎然。
而在徽州園林這邊,建筑師主要是依山建造園林,根據山的走向進行設計。徽州園林主要是依靠大自然先天的布局進行園林打造,在自然的基礎上進行些許人工改造,他們通常會建立一些精致的橋,整體園林設計較為復雜。
蘇州園林與徽州園林建筑風貌的交互影響
雖然蘇州園林與徽州園林之間有著較遠的地理距離,但他們在文化上卻是相互影響水乳交融的。這是由于在歷史上兩地之間彼此交流活動頻繁,在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下,兩地的情況也很相似,這些都造就了蘇州園林與徽州園林建筑風貌之間相互影響。但蘇州與徽州兩地雖然園林文化相似,它們卻分別擁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兩地的園林景觀文化便形成了相似但又獨具一格的局面。
在藝術氛圍方面,無疑蘇州園林的藝術氛圍更加濃厚,對于我國的傳統園林建設影響力也更為深遠,因此徽州園林在很多技藝打造上都學習蘇州園林的建設方式。蘇州園林的建筑風格比較偏向雅致,整個園林打造都十分秀氣,而這種藝術氣息在徽州園林的建筑風格中也有所體現。兩個地區的園林建設都依山傍水,園林內部都合理打造了人工水流,并且大多園林都會引進假山怪石。不同的是,徽州園林一般是在自然景觀上直接改造,最大程度保留自然特點,使得園林更加富有實用性。
從蘇州徽州兩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在早期,蘇州的經濟發展一直十分優異,是我國經濟文化的重點區域,甚至成為了異國人民學習的對象。到了明代,蘇州的經濟文化發展仍然處在我國巔峰位置,而徽州的經濟文化,也開始逐步得到了發展,并在園林景觀設計上向蘇州借鑒了不少經驗。由于兩地地理位置實在靠近,致使蘇州和徽州的文化思想,人們生活習慣以及藝術審美能力,景觀建筑打造風格都頗為相似,徽州園林設計中處處可以找到蘇州的影子,但徽州園林也沒有全盤皆抄,徽州園林建筑風格隨著歷史的發展也一步步打造出自己的風格。
在地理環境方面,蘇州的地勢比較平坦,因此在打造園林時,經常需要利用人工技術來創造水源,之后再搬運人工假山和怪石,經過園林建筑師的設計布局后才能形成完整的園林。然而徽州地區地勢崎嶇不平,但卻因此使得其本身擁有較多的美景,這為徽州園林建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徽州園林建造者經常根據所處位置的自然風光順勢打造園林,使其與自然更加和諧。
蘇州園林與徽州園林建筑風貌對當地旅游文化的研究
蘇州和徽州由于其自然風光亮麗、地理位置較好以及擁有豐富濃厚的文化底蘊,因此這幾年一直成為我國的旅游中心。但目前,蘇州園林與徽州園林景觀建筑風貌對于當地的旅游文化影響力還是較弱,這主要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許多觀光人員自身對于園林景觀文化了解不夠深入。很多游客只是僅僅聽過蘇州徽州園林的名聲,但對其內在了解卻十分不足,更難以通過觀賞園林感悟到其藝術價值以及歷史意義。許多游客去觀賞園林景觀只是草草走個過場,對它的觀賞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了解到其真正內涵。其次,現在許多蘇州徽州園林觀光景點只注重打造符合游客口味的旅游項目,卻不去挖掘景觀建筑的文化價值,對蘇州徽州園林的藝術歷史文化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其不能從本質上吸引游客,更使得游客不能更加深入直觀地感受到兩地文化特色和魅力,降低游客對兩地旅游的滿意度。最后,現在蘇州徽州兩地成為了旅游熱門地區,但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旅游亂象,例如在園林觀賞景區,充滿了大量的垃圾,甚至還會有許多小商小販對游客胡亂收費,嚴重影響了兩地的旅游形象和城市魅力,更對兩地的園林景觀建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兩地旅游管理部門應當加大宣傳,建立起各自園林景觀的特色,幫助游客了解其園林景觀的文化價值,并對蘇徽州的園林藝術特性和歷史內涵進行大量的宣傳,使人們意識到是為了來了解其內在含義而進行旅游觀光,而不是將其作為了一種表面的旅游打卡地,增加蘇州園林以及徽州園林建筑的游客粘性。
政府可以開發出一些蘇徽州園林景觀的相關文創產品,這一方面可以幫助游客更好地了解當地旅游特色,宣傳自己的園林文化,同時,較好的品牌還可以幫助園林建筑更好地進行宣傳。最后,蘇州園林和徽州園林是兩個較好的旅游IP,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其旅游價值的挖掘,一方面促進蘇徽州旅游經濟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宣傳了園林景觀文化藝術觀賞價值。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將旅游作為休閑放松的一種方式,而富有文化底蘊的地區將是人們重點旅游地區。蘇州園林和徽州園林作為我國主要園林建筑發展地,擁有較深的歷史底蘊以及藝術觀賞價值,它們兩地的景觀建筑風格大體相同,卻由于各自文化經濟和地理位置等特點各有特色。對于旅游發展文化而言,兩地旅游部門未來應當更加注重挖掘其園林建筑的文化價值,使其可以更加高質量地吸引觀光人群,為兩地旅游經濟效益的提高和文化特色的宣傳做貢獻。
作者單位: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