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西城區發布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西城區將實行多校劃片入學。西城區,這個全北京優質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地方,一套房鎖定一個學區的時代或許已經結束,學區房的價值正面臨重估。但此舉能為學區房真正降溫嗎?
學區房概念逐步弱化——“多校劃片”新政實施后,以目前西城區的房價水平,一旦學區被打散,10%的房價波動就是價值百萬元的差別。因此,西城區邁出這一步,想必是沖破了難以想象的阻力。這有助于公立教育資源更加均衡平等,對樓市調控也將大有裨益。
信號清晰,風向標意義——實際上,“多校劃片”在北京也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西城區一直到今年才采用“多校劃片”,其學區房的“硬核”程度可見一斑。這一新政也釋放出更加清晰的信號,風向標意義更強,未來引發全國其它主要城市效仿的可能性很大。
“教育均衡”才是根本——“多校劃片”為學區房降溫,效果的確值得期待。不過只要學區房這個概念仍然存在,“多校劃片”只能降低由房子拼學位的概率,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學區房的附加值。畢竟,學區房至少還代表了抽簽搖號的資格。因此,學區房真要降溫,“教育均衡”才是根本。例如,把好的老師、好的校長調配到弱質學校;公辦中小學教師在不同的學校輪流教學,以保證最大程度的教育公平。
(綜合央廣新聞、新華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