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個漆黑的夜晚,美國東海岸海面上浮起了一艘龐大的潛艇,并向海岸接近。潛艇兩側敞開黑洞洞的大口,坦克、裝甲車以及大量士兵蜂擁而出。幾小時內,美軍在東海岸的有組織抵抗便宣告崩潰,這支裝甲奇兵直取華盛頓,摧毀五角大樓、白宮和國會山。
上述情節出現在前蘇聯總參謀部策劃的跨大西洋閃擊計劃中。為了實施該計劃,蘇聯不僅全力研制超大型運輸潛艇,還秘密訓練可忍受水下長期潛航的特種部隊。
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海軍在同美國海軍的對抗中處于全面下風,蘇軍水面艦隊根本無法逼近美國沿岸。時任蘇聯國防部長的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提出研制“大型核動力運輸登陸潛艇”,在需要時隱蔽接近美國海岸,突襲重要城市。研制項目代號為“648工程”。
1960年10月,“648工程”拿出了全部圖紙,但赫魯曉夫最終看上了戰略導彈核潛艇,于是“648工程”宣布下馬。
勃列日涅夫上臺后,水下運輸潛艇計劃又獲新生。1967年,蘇聯啟動新一代大型運輸核潛艇的研制工作,項目代號“717工程”。“717工程”的設計于1971年完成,但美國研制出可攜帶12個核彈頭的三叉戟潛射導彈,結果“717工程”只得讓位于核軍備競賽。
(摘自《新民晚報》 雷炎/文)